清乾隆大学士刘墉轶事
清朝大清官刘墉(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省诸城(今属高密市)人,是清朝闻名的政治家、书法家。
史书记载:“刘墉机敏绝伦,忠君爱民,正直不阿,是一个清官。”
刘墉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升督察院左都御史,又升三通馆总裁。
刘墉为官公平廉洁,既受皇帝赏识,又受百姓爱戴。后被任命吏部尚书(部长)兼国子监事务、工部尚书,仍兼都御史,并充任上书房总师傅、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
刘墉最大的辉煌,是嘉庆朝查办大贪官和珅案。
嘉庆四年(1799年)刘墉加太子少保,奉旨办理和珅贪污案,为国家为人民除了一大祸害,因而受到朝野广泛赞扬,刘墉的清正名扬四海。
嘉庆九年(1804年)刘墉逝世,享年85岁。往世当天,他还到南书房值班,晚上又设宴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可谓无疾而终。
刘墉往世后葬于原籍今高密市汪沟镇逄戈庄。
“文化大革命”时期,刘墉墓被挖开,发现刘墉身高1.9米以上,绝不是一个矮小驼背的小老头。墓中没有发现金银珠宝,仅有玉片一块,可见其为官清正廉洁,名不虚传。
既然刘墉身高1.9米以上,是一个高大魁伟的美男子,为什么影视资料和轶闻野史,都说他是罗锅呢?刘墉的罗锅是先天带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无人说得清楚。
传说,刘墉成为罗锅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刘墉的先人往世后,安葬南方客人选赠的风水宝地,在下葬挖墓穴时,挖到一尺深,下面是一块五六尺见方的大石头。陆续挖吧,有坚硬的巨石,已不可能。不挖吧,墓穴太浅,还不到棺材的一半深,这时有人意见,挪到距此不足三米的庄稼地里,那里长着繁茂的作物,证实土层深,挖穴轻易,并且距风水先生指赠的穴位很近,影响不大。也有的人认为,挪了位置就偏离了地脉,怕不灵验了。经过一番研究,最后决定掀起石头,在原地深挖。
展开全文
大家取来了铁锹、镐头、木杠等,齐心合力撬墓穴中的巨石。刚撬起半尺高,看见巨石底下是一汪清水,水中还有三条鲜活的大鲤鱼,其中一条受惊后奋力往外窜,大家硬是把它挡回水中,看到这一幕,人们才真正熟悉到这里确实是一穴风水宝地,怕破了风水,大家迅速把巨石放下,重新盖在水汪上面,并把逝者灵柩放在石头上运土筑坟,形成大墓。
第二,刘墉身高1.9米以上,是一位魁伟英俊的大帅哥,他比1.8米的乾隆皇帝还高半个脑袋。为了不影响万岁爷形象和情绪,每当与乾隆在一起时,刘墉都有意缩脖子低头,尽量比乾隆矮一点儿。由于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宰相,几乎天天都和乾隆在一起。天天躬腰低头,日久天长,习惯成自然,堂堂美男子成了刘罗锅。
传说究竟是传说,很难保证是事实。据专家考证,刘墉绝对不是罗锅。因为古人选贤为官时,向来以“身、言、书、判”为四要素,就是选用官员,身材要周正笔挺,英俊帅气;语言要精练顺畅,富有表达能力;字要写得好,文笔俊秀;处事应变能力强。总之“五官端正,仪表堂堂是抉择的重要准则。”按照清朝的制度,凡六根不全,即有残疾者和相貌不端者不能当官,要“官有官相”。刘墉曾任大理寺正卿、左都御史、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副总裁等要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天天伴君在朝,试想一个罗锅,一个残疾人,怎么会让他任当朝一品的汉中堂呢?
那么,既然刘墉不是罗锅,为什么满朝文武、全国上下,都活枝鲜叶、有鼻子有眼说他是罗锅呢?是这样的,刘墉不仅人品好,能写会画,又勤政清廉,经常趴在办公桌上处理公案、看书批文,乾隆见他这样勤劳务实,不注重休息,就对他说:“你光这样低头办事,时间长了非成了罗锅不可。”君无戏言,此后,大帅哥刘墉被乾隆皇帝封成了“罗锅”。特殊是经过几百年以讹传讹,艺术加工,刘墉真的成了名不副实的“罗锅”,这是第三个原因。
刘墉莫名其妙成为罗锅的三个原因中,第三个原因更合乎情理,是可信的。
现在高密市政府,在原址上修复了刘墉坟墓,并立了黑色大理石墓碑,有人为此写诗感叹道:少听刘公廉,半百吊石庵。千秋埋忠骨,长抱残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