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需要怎样的教师?新时代的教诲分工与人才画像 | 头条
人类文明不断进化,教诲形态随之变迁,而不同时代,需要的教师角色也各有不同。
原始社会长者为师,农耕时代能者为师,工业时代专者为师,信息时代愿者为师,智能时代优者为师。长者为师,顺应环境为生存;能者为师,改造环境求生活;专者为师,习得技能成职业;愿者为师,各美其美展自我;优者为师,美美与共向大同。
当下,中国社会处在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型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专者为师”的画面。你可能不是把握知识最多的,也不是技能最好的,但你要做老师,就必须有教师资格证。与此同时,我们打开抖音、头条、快手会发现,只要你情愿,就可以做老师。所以这也是一个“愿者为师”的时代。
岗位设置
人类文明滚滚向前,我们对人才的要求不断迭代。过往我们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解放后的“文革”我们要“又红又专”;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四有新人”,后来说“水平教诲”,今天讲“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我们对人才的画像,跟社会变革与发展现实直接联系。
闻名的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先生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对“未来人才”做了这样的描述:不只有功能,还重设计;不只有论点,还说故事;不只谈专业,还须整合;不只讲逻辑,还给关怀;不只能正经,还会玩乐;不只顾赚钱,还重意义。他认为“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他们有发明力、有同理心、能看察趋势、能为事物赋予意义。”
丹尼尔•平克对未来人才进行描述
“高感性,高审美,会学习,善沟通,有发明力,富同理心,能看察趋势,能为事物赋予意义......”要培植这样的人,老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但通过“应试”的方式是培植不出来的。今天卷在应试教诲当中的教诲者自身,也不可能率先成为这样的人,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
教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孩子三年,要为孩子想三十年,要为国家和民族想三百年。为此,我们只有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手,从岗位设置治理进手,推进学校教师的水平及个人转型,进而推动教诲培植目的的转型。
展开全文
有一所学校,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他们在岗位设置上的做法很有意思。学校会在每个学期初通过一张表格或一段文字,绘制一个“学校治理框架结构导图”,明确所有成员的职责分工,便于大家各司其职。为了避免各自为战,又提出“抱团式发展”的理念,让老中青三类成员组团,优势互补。这样,一张结构导图孵化出了多个小型团队,他们带着共同愿景,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诲部联合推出了《关于进一步完美中小学岗位师资治理的指挥意见》,这个文件提出:分类施策,分级治理,尊重差异,定向发力,因事设岗,精简部门,科学规范,评聘结合;在导向上,重师德,重能力,重功绩,重奉献,激管并重,奖优罚劣,最终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在“指挥意见”中,职称从过往的“身份治理”到今天和未来的“岗位治理”;从职称“跟人走”到职称“跟岗位走”;职称名额从“权力把关”转向“资源保障和专业服务”,从“设定指标”转向“设置准则”,最终实现达标即评。而我们常说的“评聘分别”,就是达到相应准则就能评上相应职称,但能不能获得聘用又是另一回事。
这个改革也是政府“放管服”改革在教诲当中的落地。“放”是简政放权,降低准进门槛;“管”是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是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这种改革给我们带来便利,给社会带来转变,我们对此发自内心地布满期待。
教诲分工
上面说的这些终究是外因,如何主动顺应这种转变才是要害。由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有关分工的知识。
分工带来效能。分工越来越细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民权县有一个“中国画虎第一村”,这个村的人只画虎,并做更精美的协作。分工越细,专业领域活动的频率就越高,熟能生巧,也减少了工种转换时间,注重力聚焦更利于创新发明。日本的村上隆他只画太阳花,却成了世界级绘画大师,这就是分工带来的优势。
有一所学校,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他们尝试一种“扬长型分工”——“因人设岗,双向抉择”,也就是弹性作息、错峰用餐、多种课型、多岗位历练。他们还研发了教师选岗系统,教师可以自主选岗表达意愿,教师发展部再综合考量。于是,丰盛的岗位产生了——学科教学岗、直播导师岗、作业辅导岗,助教岗、社团岗、值周岗、干事岗......分工越精美,匹配就越精准,定制化的岗位设置让每一个老师都可以人尽其才。
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一个崭新的“教师群像”生成了——同目的、共愿景,强专业、高素养,爱学习、会研讨,尚协作、敢发明,有原则、够灵巧,见体魄、会生活。少了职业倦怠和懒散应付,也没有了按部就班和怨天尤人。
当然,分工也会带来问题。一般来说,分工越细,重复活动的频率越高,工作就轻易厌倦,同时还会增加隔阂,阻碍交流,甚至导致一种立场片面。每一个小的领域当中它是正确的,但合起来则可能构成一个错误,这就需要跨界合成。跨界合成并不是新奇事,印章技术跟雕版印刷技术跨界就产生了活字印刷,网站和零售跨界就诞生了电子商务。教诲领域也一样,学科越分越细,学科之间亟须一场更高层次的整合。
闻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分享一个故事:
2022年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而考研人数457万,考公人数212万,就业形势严酷。一位喊林西的毕业生决定到未知世界觅觅机会。她成为了一名“手机装裱师”,这是一个新职业——将手机零部件重新组合设计,装裱成艺术品。装裱是表象,内在的价值在于它笔录了时光的痕迹。万物皆可拆,万物皆可裱,于是林西团队就有接不完的单子,发明了年进百万的经济功绩。
创新岗位:手机装裱师
没有岗位,自己发明岗位,先有为,而后才有位。这一点,我常年关注的北京十一学校是一个典型。十一学校有一个治理逻辑喊做“每个岗位都要觅觅自己的客户”。他们给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各个岗位的人员逐一梳理岗位职责,明确各自的服务对象。在觅觅内部客户的过程中,谁离学生最近,谁就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客户。
比如,一线教师会成为教务员的客户,年级主任就应该成为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的客户。觅觅客户的过程,就是明确支持人员岗位职责的过程。换句话说,你找到了客户,你的岗位就成立了;你总是找不到客户,那就要“渎职”了——“失往了你的岗位和职业”。
跨界合成产生的职业还很多。上次我在亚洲教诲论坛见到了徐凯文教授,他的介绍是这样的: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我把他这个职业喊做“教医师”,我觉得每所学校都需要一名“教医师”,很多有严重心理疾患的学生,他们急需干预治疗。
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喊郭少敏,大家喊他“谜人”。他爱好灯谜,是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的常委,也是央视的元宵晚会灯谜主创兼现场嘉宾。他现在成为了翔宇中华灯谜馆的馆长,给孩子们提供课程支持;还有一位吴坚老师,他做昆虫博物馆、贝壳博物馆等博物馆,如今他在翔宇教诲集团建起了博物馆群落。
吴坚老师在翔宇搭建博物馆群落
有一所学校喊东江广雅学校,广雅学校敦敏学院的院长喊胡马,他是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师学士,诗人和书画家。他也是漫画大师蔡志忠先生和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的学生。他带着一个团队,有的熟知武术,有的学的中医,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他们为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三的中医文化课程,这也是一种跨界。
这些圈内公认的大牛,骨灰级的爱好者,行业精英,也是追求卓著的理想主义者,坚韧执着的行动主义者。他们跨界做老师,热爱教诲,喜欢学生,有为而后有位,为基础教诲改革做出了特殊奉献。他们是不是老师?是不是好老师?是的。
可见,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跨界合成正在成为教诲领域的常态。当然,跨界要建立在专业、精准、高效的分工基础上,那种只跨不专、只融不精的“花架子”是无法走远的。
人才画像
人是可以群分的。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把这个现象喊冒雨登山。上攀很困难,下流很轻易。什么是治理?治理就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带着队伍冒雨登山。登山,我们要让人的层次变高,就得做一些小小的分类。
我把人分成五种,第一种喊“人物”,有专长、有奉献,被尊敬;比“人物”低一个层次的喊“人才”,有专长,不能轻易被替代;比“人才”再低一级的喊“人手”,他没有专长,可随时被替代;比“人手”再低一级的喊“人口”,无专长,无危害,有负担,事业单位里面这种人比较多,他们仅限于统计学上的意义;比“人口”还低一级的,大家都熟悉,喊“人渣”,有危害,会破坏,须惩戒。
我们要通过看念转换,让人口成为人手;通过专业培训,让人手成为人才;通过培植、鼓励、发明环境,成就人才,让他们成为人物。但是在一个不好的制度下,人才、人物也会变成人手、人口,这种现象处处可见。
好老师也有一些画像——
教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乐于奉献的老师是好老师;教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勤于探索的老师是好老师;教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那些勇于创新发明的老师是好老师;以校为家、爱生如子、推己及人的老师是好老师;孩子喜欢、家长称心、领导信赖、同行钦佩、自我认同的老师是好老师;热情关怀、真诚直率、胸怀宽广、作风民主、客看公平、自信自强、耐烦自制、坚韧果敢、热爱教诲……这些都是好老师的特征。
满分是教书匠的追求,称心是教诲服务的追求,称心是教诲家的追求。职业的境域也是有低有高的,最低层次的是就业,高一些的是职业,再往上是事业,再高一点的是志业,我们有些人甚至把教诲当成自己的命业,那是一个更高的境域。
做教师,有人做经师,有人做人师。我是一位化学老师,但从不承认自己是教化学的,我会告诉大家——我是在用化学教学生。教化学的是经师,用化学教学生的是人师,我们要立志做人师。
最后,该如何给未来的教师画像呢?我推举一个教师水平结构的模型。
职业人才画像:教师水平结构的模型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其献身教诲的根本动力;教师的知识能力,是其从事教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诲信心,是其从事教诲的心理背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其从事教诲的核心要素;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师水平的外化形式。而最终这一切,都要转化成学生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诲行为的成果。
作者 | 卢志文(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翔宇教诲集团总校长)
来源| 文章据作者在第九届中国教诲创新年会主论坛主题演讲整理
责编 | 琬琰
执行主编| 屈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