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比较适合结婚罢了。”
小地方最好的夫妻档,是丈夫公务员妻子老师。
正确来说,是都想找个老师当老婆。
至少我身边好几个男性朋友都给我透露出这种想法。
不是找个老师谈恋爱,是找个老师当老婆,目的十分明确。
一提到老师,特别是女老师,那简直就是贤良淑德的代名词。
小时候看《快乐星球》,里面的欧阳老师,可以说是小学女教师模板。
有一头柔顺的长发,气质端庄,说话温存,性格也好,对孩子特殊有耐烦。
什么喊贤妻良母,这就是。
不管是在婚恋市场上,还是在大家一贯以来的看念里,这么想似乎没有啥不对。
但仔细想想,这个构思很诡异。
你找个老师结婚,那你娶的到底是老师这个职业,还是这个人?
展开全文
我妈就是老师,小学老师。
就因为这个身份,我整个童年的学习和生活,都承包给了我妈。
我们俩在一所小学,我上学她上班,我放学她下班,送我上学和接我放学就成了个顺路的事情。
比如照顾我放学食饭,给我检查家庭作业,老师喊家长……等等,都由于妈妈的老师身份,很自然而然地成了她的事。
我爸就负责偶然带着我玩,往田里逮个刺猬啊,一起打小霸王游戏机啊,骑摩托上山挠螃蟹啊……
我童年关于我爸的回忆,大都是美好轻松愉快的。
而关于我妈的,更多的是一些她训我吼我看着我写作业的场景。
对于成年人来说,他知道“听妈妈的话”将来能成才。
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只知道妈妈是严厉的,逼着自己做那些不喜欢的事情。
相比之下,爸爸就很好,带着自己玩儿。
妈妈承担了孩子童年时代,最重要的成长部分。
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功课学习,都是妈妈事无巨细,忍着急躁的脾气完成的。
而结果就是,孩子会跟旁人说:
“哦,我妈妈脾气很糟糕,经常凶我。”
而爸爸在一旁扮演无辜的劝导者。
这不公平。
从男人的角度看,跟老师结婚,性价比最高。
男人们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家里有个老师,孩子的学习不用操心”。
那种自豪,就仿佛花了很低的价钱买了一大块猪肉一般。
老师是一种职业,在学校教学生是上班。
那凭什么回到家教自己的孩子,就成了一种天经地义呢?
人都说妈妈是一种24小时全年无休的职业。
那老师妈妈,等于一个人从事了两份24小时全年无休的职业。
假如是其他职业的女性,她需要上班,需要忙自己的工作。
这个时候,孩子的教诲工作,就成了夫妻分摊的事情。
但假如是老师,教学本来就是她的职业,丈夫就可以天经地义地躺平,把儿女的教诲甩给妻子。
这种算计,在结婚之前就已经明明白白了。
那些所谓的感情和相濡以沫,大多都建立在老师这个职业隐性的付出上。
所以反过来,这个社会也在规训女性教师显现出贤妻良母特质。
我身边那些说想找个老师当老婆的,都有一个特征。
就是都快到所谓“结婚年龄”了。
他们对婚姻的期待,与爱情无关。
他们只是想追求一种所谓安稳而幸福的生活。
老实讲,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并没有什么好感。
只是所谓的适合结婚罢了。
社会层面上,老师是个体面的职业,父母亲友都会比较称心。
教诲层面上,将来有了孩子,自己家就有老师,可以省下很多教诲上的精力和经费。
个人层面上,教师是贤妻良母的高产职业,不会想着拼了命的搞事业当上女总裁,有充足的时间照顾家庭。
这些加起来,仿佛就是为男人们梦寐以求的婚后生活量身打造的。
至于这个人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他想要的一切,这个社会、这个身份、这个职业,已经帮他强加在这个女性身上,就等他来取了。
哦不,来娶。
我一直很厌恶“适合结婚”这个说法。
最适合结婚的,难道不应该是两个人相爱吗?
把那些所谓的条件罗列一堆,然后考量这个那个,像菜市场买菜一样往算计,这里亏了那里赚了。
婚姻不应该是这样的。
婚姻应该是带着爱情往面对现实,而不是用现实代替爱情。
所谓“适合结婚”,不过是你在考虑婚后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罢了。
而把这种“适合结婚”的帽子扣到某一类人身上,也并不是一种褒奖,更多的是压迫。
让她们成为某些人心中,应该成为的样子。
不过,是另一种剥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