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为什么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集团军就击败了沙俄70万大军?

为什么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集团军就击败了沙俄70万大军?

misa2 03-28 6次浏览 0条评论

凌云

摘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德国在东线只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约20万人,沙俄投进了两个集团军,总约70万人,对德军实施两路夹击。在兵力、态势都很不利的情状,德国是怎样以少胜多,打败了沙俄的70万大军?

【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君事”被永久封冻,现已开新公众号“老周深度君事28”,敬请陆续关注支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德国在东线只部署了一个集团军约20万人,沙俄投进了两个集团军,总约70万人,对德军实施两路夹击。在兵力、态势都很不利的情状,德国是怎样以少胜多,打败了沙俄的70万大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德国施里芬伯爵就制订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施里芬”计划。但是他算错了一件事,他认为以俄国的动员能力,交通状况,开战后至少需要六个星期,才会有俄军出现在德国东部边陲,所以决定在西线集中优势兵力,在六个星期内,一举解决法国,然后再掉头回来收拾俄国。而在这六个星期里,德军在东线只部署了一个第八集团军,以及一些地方部队,一共约20万人。当时德国一共就八个集团军,第八集团军这种序列最后的,战斗力也是最弱的,怎么可能就凭借第八集团军打败俄国主力?

即便是“施里芬”计划,第八集团军也只是负责警卫和防备,并没有计划让第八集团军和沙俄主力决战。要真的这么想,实在太疯狂了。

展开全文

事实上,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与日本的日俄战争中失败,在战争中沙俄军队的主看能动性,以及社会组织动员能力,都成了列强的笑话,对此俄国人当然也不乐意。1909年担任陆军大臣的苏霍姆利诺夫将军,对沙俄军队做了应该说颇有成效的军改,在法国的资金支持下,沙俄军队里机枪的装备数量成倍增长,另外俄军在战术、通讯、服装、伙食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大幅改革,看上往确实也都是一支现代军队的样子,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苏霍姆利诺夫将军的军改,最重要的重点恰恰是改良组织动员能力。为了加快动员速度,苏霍姆利诺夫将军甚至摘用了当时还没有真正形成理论的统筹学:一旦动员,受到征召的人员直接装车拉往集结地,其它被服、装备、军需物资也都各自分别发往集结地,而不是之前都是等部队集结完成,装备、补给物资再向集结地出发,导致在此过程中任何一项的挈延,就耽搁所有各项不能动弹。这一套类似后来统筹学的东西很先进,但是也是后来导致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败亡的罪魁祸首,这个方式交到地方行政官员往执行,成为他们贪腐、官僚、不作为的好托词,结果组织效率连之前老式组织方式都不如。

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开始,由军队自己执行这套东西的时候,那真是好东西!德国施里芬伯爵原来预料,俄国需要至少六个星期才能完成动员,把部队集结、调动到边陲。然而靠这套东西,俄国仅仅用了十六天就完成所有集结、调动,还有更要命的:施里芬伯爵预料战争开始,俄国人才开始动员,然而这一次早在开战前,俄国与法国达成了盟约协调谈判,就开始动员,一天都不耽搁,因此在开战第五天,德国在西线预备进攻法国的部队还没走出国门,东线俄国人两个集团军总兵力70万人就已经开进东普鲁士。德国第八集团军尽管有一大批优异的军官,但集团军司令却是一个菜鸟,兵力处于浩大劣势,再加上指挥不力,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因此,德国第八集团军在俄军浩大攻势下被迫向西撤退,不过这时第八集团军即使不撤退,果敢进行防备,也很难反抗俄军两个集团军的猛攻。

德国人没有方法,只得从西线抽调两个军回来支援东线,而且派了兴登堡元帅、鲁能道夫元帅两位闻名的战将来加强指挥。对俄军来说最致命的,是两个集团军之间竟然没有联络密码,只能通过明码联系。德国人截获了这些电报,一开始还以为是俄国人的圈套,最后才确定俄军真的是在用明码联系。而且俄军两个集团军的司令官之间又有矛盾,相互拆台,更是使俄军的情状雪上加霜。

结果在坦能堡会战里,德军先主动撤退拉长俄军后勤线,又利用今天在波兰境内的妈祖里湖割裂了俄国两个集团军,这才先围歼了俄军第二集团军,然后转兵发动妈祖里湖战争,围歼了俄军第一集团军。德军只付出了约1万人的伤亡就轻松消亡了俄军近30万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俄军,战斗力本身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而且俄国在战争一开始,就动员出700大军,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先后动员总量达1580万,其社会动员能力也并不差,问题在于此时的俄国,是个现代改良后的农奴制皇权国家,社会整体组织能力效率奇差,一旦动员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必须交由地方行政负责时,农奴制国家那种乱像丛生的怪现象就来了,军人在前线打仗,没食没饮是小事,三分之一的人没枪可是大事。就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的这种极其落后的组织效率,惹怒了国内的军人,农民,工人,商贩,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觉得必须推翻沙皇时,沙俄这个看似浩大的帝国当然也就走到了尽头。

俄国与别的国家作战,从来都是靠规模碾压,与德国这样靠精锐作战的国家不同,所以即使输掉了坦能堡会战,不能说俄军本身战斗力有问题,按一比一兵力作战,从来没哪个国家能战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军。这两场世界大战,德国都是输在资源不足上,而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样也不是输在军队战斗力上,是输在其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

但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国内还有基本通畅的后勤通道,东线的德军起码也会陷进一个烂泥潭。即便现实里沙俄已经如此糜烂,就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言,坦能堡会战的大败亏输,同样也打乱了德国原先的计划,不得不从西线调兵调人支援东线,最后导致西线也陷进了消耗战,需要以己之短,往硬怼协约国所长。在坦能堡会战之后,俄国军队对奥匈帝国的压力,同样也时不时需要德国从西线调兵,让德国始终不能集中精力于西线,所以说,再怎么说,欧洲压路机的规模本身,对欧洲所有国家就都是一个麻烦,大麻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奥格瑞玛军需官
《基督山伯爵》:才不配品必有灾祸,迟早要连本带利还回来 1955年国军上将卫立煌返回大陆,亲自设宴,最后官至副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