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趟子之战,抗联赵尚志:别说他武士道精神,就是六十道也不成
1936年春,抗联第三军在黑龙江通河县,消亡了约200名日伪军,然后向西挺进。
抗联战士
日本人眼看着抗联队伍规模越来越大,战斗力越来越强,也着急了,赶紧从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等地,调动了几千名日军,又喊上了各县的“讨伐大队”和警备队,开始追击抗联部队。
抗联是日本人的心腹大患,这次他们下了决心,所以昼夜不停的追击,抗联战士有时候食顿饭也得和敌人打一场才行。赵尚志军长带着队伍四处转移,时不时主动进行小规模的战斗,消亡了不少敌人,也弄来了很多武器弹药。
到了1937年初,日伪军前后阻截,抗联队伍形势危急。在海伦县,赵尚志作动员的时候说:“现在的情状大家都知道了,前有各县‘讨伐大队’的阻截,后有日寇和伪军的追击。敌人的目的很明显,一个是想把我们消亡,再一个是想把我们赶到大山里饿死、冻死。”当时天冷地冻,日伪军紧追不放,形势不容乐看。
但是,赵尚志决定,趁这个机会,把日军引到山里往,打一次硬仗,给他们点教训!一路上看到日军残害老百姓,战士们正憋着一肚子气,一听说要打一场硬仗,都摩拳擦掌,激动万分。
当时抗联第三军少年连机枪手张祥,回忆了之后的战斗。赵尚志把队伍拉到了山里,一路上白雪皑皑,战士们只能沿着运木头的路慢慢前进。到了中午时分,突然发现有一个山沟,里面没有一棵树,而两侧山上是密密麻麻的林子。赵尚志用手中的棍子指了指两侧山林,对大家说:“这是个潜伏的好地点。”
于是,部队沿着山沟往前走了三四里路,然后分成两路上山,又折回了山沟处,潜伏在了林子里。当时,张祥用雪构筑了阵地,架好了机枪,他回忆说:“赵军长就坐在我的工事后面,他告诉传令兵,各部队听小张的机枪打响后再开火。”
敌人在后面追得紧,队伍刚刚潜伏了两个多小时,传令兵就跑了过来,报告说敌人到了。果然,没一会儿就看到敌人分成四路纵队,沿着抗联战士走过的道路追来了。因为雪地不好走,他们的速度很慢,张祥看到有些敌人似乎很紧张,一直东张西看,有些则显得漫不经心,只顾着低头走路。
展开全文
又过了一会儿,敌人已经走到了跟前。
赵尚志
连敌人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到,其中一个伪军就说了:“这次赵尚志可让我们赶进山里了……”看着敌人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战士们紧紧地握着枪,特别是机枪手张祥,心里更加激动——就在这时,身后的赵尚志轻轻的说:“小张,这是伪军,先放他们过往,等日军上来再打。”
伪军唤唤啦啦过往了一个营,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日军才过来。几百名日军也是分成了四路纵队前进,和刚才的伪军不一样,日军的装备更好,都气势汹汹的,而且每隔百余人就有一个骑马的指挥官,腰挎指挥刀耀武扬威的样子。
等日军全部进进了伏击圈,赵尚志就用小棍子捅了捅张祥的后背,说道:“打!”张祥早就憋不住了,立刻扣动扳机打了起来。其他人一听枪响了,也立刻投进了战斗。日军完全没有防备,当即死伤遍地,队形一下子就乱了。
看着敌人一片紊乱,有些还在仓促后撤,赵尚志果敢大喊:“冲啊!”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抗联战士就冲上往和他们展开了肉搏战。日军一看形势不对,仓皇撤退了。抗联战士打死打伤约200名敌人(摘用张祥回忆录数据),缴获7挺歪把子机枪、6个掷弹筒、上百支三八式步枪和大批弹药。
抗联战士们还把敌人身上的厚棉袄扒下来,穿在了自己身上,解决了部分人的御冷问题。
当天晚上,赵尚志带领部队来到了“冰趟子”。
所谓“冰趟子”,是通北县从西向东进山的必经之路,原名喊黑风口。因为四周有一眼山泉,泉水流过的地方结了大片的冰层,高低不平,就被人称为冰趟子了。在20世纪30年代,这里是大片的原始森林,除了伐木工人很少有人过来。
队伍走了没多远之后,就发现了4座大木营子,每座能住两三百人。而且,木营子里还有五六个用汽油桶做成的火炉子,烧上火热烘烘的,对于一些还没有棉衣的抗联战士来说,这算是木营子里最好的东西了。
当天晚上,赵尚志就召开了班以上干部会议,他告诉大家,这几座木营子非常牢固,易守难攻,而且前面沟口非常窄,只要潜伏少量人就能掐断敌人的退路,非常适合打潜伏。
赵尚志又说了:“只要我们能固守阵地,日本鬼子就像秃头上的虱子,无处躲身。别说他武士道(五十道)精神,就是六十道、七十道也不成!要是真能来他两三千鬼子,那咱们就不愁没有棉衣过冬了!”听了这番话,所有人兴奋的哈哈大笑。
兴奋回兴奋,还是要认真预备的。抗联战士们按照命令强占有利地形,在冰天雪地里挠紧时间修筑工事。战士们用雪在阵地之间垒起了交通壕,还按照赵军长的命令,在阵地前浇水成冰,防止日军爬上来。所以,就算日军武器装备精良,在冰趟子这个地方也难以发扬优势,想冲上抗联战士的阵地,十分困难。
第三天拂晓时分,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突然被一阵轰轰的炮声惊醒,日军开始进攻了。
冰雪路十分难走,可能到了9点钟左右,早已进进阵地的战士们才看到敌人。大约千余人的日伪军,排成四路纵队,小心翼翼地前进着。
躲在工事后面的抗联战士发现,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敌人这次不敢太猖狂,前进速度非常慢。只要发现前方有密林,就先停止前进,用炮弹轰炸一番再说。战士们早已料到日军会这么做,所以都躲在挖好的工事里,等着日军靠近了再打。
日伪军就这么小心翼翼地进进了冰趟子沟口,开始向抗联战士的阵地进攻。但是,因为之前泼水成冰,敌人根本走不稳,接二连三地摔倒,队形很快就乱了。赵尚志看敌人已经完全进来了,于是命令部队开打。
瞬间,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沟里的敌人连滚带爬,当时就死了一大片。队形一乱,日军有的仓促反抗,有的趴在沟里不敢抬头,更多的则夺路而逃。沟外的日军炮兵见状,慌忙向沟内进行轰炸,但因为地形狭隘,有些炮弹落在了抗联阵地上,大多数则落在了日军人群中,把敌人炸得鬼哭狼嚎。
日军当然不甜心就这么撤退,于是拼命往抗联战士的阵地爬,但结了冰的阵地根本上不来。侥幸冲到前面的敌人,也被战士们打死。敌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抗联的六挺机关枪一齐开火,子弹雨点般飞向日军。
一直打到下午四点钟左右,日军集中兵力正面攻打,有20多个日军占据了左侧的一个木营。赵尚志见情状紧急,立刻命令少年连代理排长赵有财,带人把阵地夺回来。
赵有财带领两个班的战士,冲了过往。
抗联老战士李敏题字
张祥也参与了这个任务,他们迂回到木营子后面,用机枪向里面扫射,日军也开始反击。因为日军有木营子做掩护,想打进往并不轻易。但是,假如不尽快夺回阵地,敌人援军上来就麻烦了。就在这时,有人意见,集体扔手榴弹吧。
大家都觉得这是好主意,于是全部掏出手榴弹,一颗接一颗的全部扔进了木营子。结果,里面的火炉子被炸爆了,烧着了展上的草,里面浓烟滚滚。日军被呛得不得了,嗷嗷喊的往门外跑,张祥一看,赶紧用机枪把他们又逼了回往。就这么,这群日军大多数都被炸死或者熏死了。
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日伪军的进攻仍在陆续,但是力度明显减弱,一整天的战斗他们毫无进展。赵尚志推断,日军不太可能晚上陆续作战,所以极有可能突围。于是,他抽调一部分兵力,迂回到沟口的位置,等待敌人撤退。果然,夜幕降暂时日军开始撤退,狭隘的沟口挤满了人,抗联战士猛追猛打,直到把敌人打跑了。
战士们连夜打扫战场,缴获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和其他武器弹药,而且从敌人尸体上扒下了大量的棉衣。还有,敌人留下了一大批大米猪肉,够战士们食一段时间了。
这次战斗,日伪军死伤了三百多人,缺失浩大。更重要的是,之前一直气焰嚣张的日军,不断组织“讨伐”行动,妄图完全消亡抗联。但冰趟子之战以后,日伪军真正知识到了抗联战士的厉害,再也不敢轻易“讨伐”,更别说随便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