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塔里,没有被法海镇压的白娘子,但曾有84000卷重宝
1924年9月25日,已经屹立了近千年的雷峰塔倒了。
雷锋塔之所以会倒,不是因为什么自然灾祸,而是因为人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传言,雷峰塔内躲有金砖,就连塔外的砖石也有多种神异的功效,于是不断有人往偷雷锋塔外的墙砖,结果长此以往,千年宝塔没有被岁月破坏,反而是被人力毁于一旦。
因为本就传说塔内躲有金砖,因此四周的人一看雷峰塔倒了,就赶紧跑到雷锋塔的废墟上往觅觅塔内躲匿的金砖。
但这些人一开始很失看,因为他们并没有在塔内发现金砖,只发现了不少躲有佛教经卷的“经砖,此时这些人才知道,原来因为口音问题,他们一直把“经砖”听成了金砖,而对于信仰佛教的人来说,供佛躲有经卷的经砖,的确有好处,但这个好处和一般人想的却不是一回事。
这些满怀期待的人,在失往了期看之后,本想空手而回,但此时突然有人传言,这些躲了近千年的经书,未必没有金砖值钱,于是这些人又把经砖敲开,拿走了里面的经卷。
那么这些被拿走的经卷有多少,又是何人放进往的,这些经卷的价值又到底大不大呢?
这还要从一个人说起。
这个人喊钱镠,早年是个长相很丑的盐贩子,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投身戎马,成了唐末军阀董昌的亲信,后来董昌抉择了登基,钱镠认为老上司不讲究,就代表朝廷攻打他,等到董昌的大越罗平国被灭之后,当年屠龙的少年也长成了大龙,钱镠建立的国家喊吴越,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
展开全文
因为中原当时乱成了一锅粥,谁有点实力都想过把皇帝的瘾,因此从汉朝建立起来的儒家礼教制度就衰落了,人的精神世界不能一直空虚,总要需要东西来填充,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衰落之后,应运而生的,是在南北朝时期“趁虚而进”的佛教。
钱镠过世之后,吴越的传承也很紊乱。
最早继续钱镠衣钵的,不是他的嫡长子,而是老五钱元瓘,等钱元瓘西往之后,继位的是他家的老六钱佐,虽然这可能真是钱元瓘的遗命,但中途却出了意外,他的养子钱弘侑有了不该有的想法,结果神异的是钱弘侑乳母不光没支持这个儿子。
反而想方法把钱弘侑给贬为了平民,然后让老六钱佐继了位,钱佐算是个有为之君,但是他往世的比较早,皇位没能传给年幼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钱倧,钱倧得位有问题,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想法,结果他后来被人软禁,皇位又被传到了他弟弟钱俶手上。
无论是当时的外部环境,还是吴越的内部传承,都和传统的礼法不符,再加上本来就不好的大环境,一时之间,吴越内部是暗流涌动,钱俶为了保护稳定,就把期看托付在了劝人今世向善,甜愿受苦,以求来世的佛教上。
据《新五代史》等书记载,钱俶在位期间,把已经快破路的灵隐寺修缮了一番,最终灵隐寺的建筑规模达到了四位数,此外钱俶还修缮扩建了五百罗汉院、崇寿院,兜率院、普门寺、净慈寺等一系列佛教寺院,除此之外,他还曾派人到国外往搜集经书等佛教用品。
公元975年,钱俶的后宫喜得贵子,他为此特意让人修建了一座佛塔,也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雷峰塔,不过当时的雷锋塔是因为宠妃黄氏生子而修,所以最初这座宝塔的名字其实是喊黄妃塔,后来因为这座塔是建立在雷峰山上,因此才慢慢被称为雷峰塔。
另据记载,当年钱俶建雷锋塔时,本计划是建十三层,但后来因为经济等条件不给力,所以只好削减为七层。不过虽然雷锋的用度被大为削减,但是钱俶还是为它花了不少的心思,他让人制造了84000卷佛经,然后再让人把这些佛经封在建塔的砖中,以此来增加这座宝塔的“法力”。
当时帮钱俶具体操持这个工作的人,是一个喊延寿的大和尚。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延寿帮钱俶制造的经书,并不止84000卷,实际的数量应该是这个数据的七八倍,也就是高达六位数。
因为延寿佛法精深,有参与了很多大的工程,他的名誉不荣耀耀当世,就是在后世也曾屡获殊荣,宋、明、清三朝的皇帝,都或多或少对他有过表达。
延寿当时在佛教界属于高僧,钱俶又非常看重雷峰塔的工程,因此当时雷峰塔所用的经书,不光在数量上让人叹为看止,就是在质量上应该也属上乘。为什么说应该呢?因为当年雷峰塔倒的时候,里面的经卷已经保存了快千年,就是保存的再好,但是等到四周的人往打开经砖盗取经卷时,经卷也会遭到破坏。
因此雷峰塔内虽然有上万件经卷,但是真正流传下来的却很有限,其中最出名的经卷,应该是《宝箧经》,雷锋塔内除了经卷之外,还出土了一些佛教的雕像,以及一座涂金的舍利塔,这些文物因为极具研究价值,因此也都算是国宝级的文物。
对于普通人来说,文物类的国宝,可能我们只能看见它的沧桑,但是对于历史领域的人来说,这些文物的背后,却代表着一段历史,而通过研究这些文物,我们能就能更好的了解过往,当我们对过往看的越远的时候,对未来也会看得更清。
因此文物的价值,不仅仅在它物品属性,更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属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漫长历史的文明古国,没被挖掘的文物应该还有很多,期看它们未来都能被妥善处置,从而让我们更多的了解过往,看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