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风水鼻祖,亲人死后不顾反对葬河边却遭人骂,数年后奇迹出现
说起风水,信赖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迷信”,然而也有人认为风水是蕴含着科学道理的,至今对于风水学仍有争议。其实我们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放弃古代风水学里的夸大和糟粕,就会发现风水其实是一门科学的研究。
举个例子,古代皇帝对于自己陵墓位置的抉择是非常讲究的,必须找一个“风水宝地”,许多皇帝从一登基就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寝,修建前必须找人算好“风水”,就像买房子要讲究“坐北朝南”,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意思是人与自然要达到协调统一。
风水的历史悠久,历史上最早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在其《葬书》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躲风次之。”
由此可见,风水术相当于相地术,核心是人们对于居住、埋葬的环境进行抉择和宇宙转变法则的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这位郭璞一生颇为传奇,与风水学亲昵相关。
郭璞(276年-324年)是两晋时期闻名文学家、风水学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常被认为是风水学的鼻祖。他从小就喜欢研究经书,学识渊博,但不善言语表达,于是有什么想法就笔录下来。
展开全文
他特殊喜欢奇书,熟知阴阳术数,有一个喊做郭公的人,客居在河东,熟知卜筮之术,郭璞就跟着他学习卜筮之术。郭璞的天赋注定他在卜筮、五行术上会大有所为,郭公便把自己的《青囊中书》九卷传授给他。
然而随着郭璞名气的扩展,他的门徒赵载心生忌恨,将《青囊中书》给偷往,他躲在家里正要偷偷学习,刚要打开书,书居然自燃了起来。
依据史书记载,郭璞的母亲往世了,作为风水大家的他必定要给母亲抉择一处宝地。推算过后葬于暨阳,但墓地离河水只有百步远。当时人们都劝他,墓地离水太近不行,稍微一涨水不就完了吗,郭璞却说:“当要变为陆地。”
当时,郭璞的亲戚朋友都骂他不孝,存心让母亲死后不得安宁,郭璞也不反驳他们,他在等待。不久,河岸边的淤泥开始堆积,离墓地几十里的地方全都变成了良田,人们这才钦佩起他来。
郭璞的一生都离不开风水、卜筮,连自己的死都提前推测到了。郭璞经常跟人说:“杀我的人是山宗。”不料被小人听了往,赶紧往告诉王敦。刚好王敦要起兵,找来郭璞占卜,郭璞告诉他:“不会成功。”
王敦听了,火冒三丈,接着说:“你再为我占卜一卦,看我寿命长短。”郭璞面不改色,答道:“依据刚才算的卦,你要是起兵,不久就会有大祸;若是住在武昌,寿命不可限量。”
王敦想起来别人跟他说的关于郭璞的坏话,道:“你的寿命你知道吗?”郭璞说:“我就会死在今天中午。”王敦闻言大怒,直接让人把他挠起来,压到南冈处死。
就在同一年,王敦起兵攻打建康,平日里身体健壮的他却病了起来,不久就死在军中,时年59岁,一切都被郭璞说中。
其实中国古代人民信风水,最开始的原因是找个好地方住,找个好地方种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信风水变成了住这里可以发财,住这里可以长寿。
从许多古代帝王陵墓的所在地不难发现,一般都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可以说地形地势和水土都是相当优良的。大家看电视剧里的风水师们又是摸摸地,又是尝尝土,趴在地上听声音,其实并不是在装神弄鬼,而是在推断土质与水质。
所以,风水学中的许多原则都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千百年的实践才总结出来的,是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生存之道。现在的韩国、越南等国,受到我国风水学的影响,甚至国立汉城大学都开设有风水理论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来学习
何为“迷信”,指人迷失自信,盲目地信从,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用自己信赖的思维往对待。对于风水学的不了解而盲目指责,又何尝不是一种“迷信”?
参考资料:《晋书·卷第七十二·列传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