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的门前
在法的门前
卡夫卡
①法的门前站着一个守门人。
②一个从乡下来的人走到这个守门人跟前,请求让他进法的门里往。可是,守门人说,现在不能让他进往。乡下人想了一想,然后又问道,那么以后可不可以让他进往。
③“有可能,”守门人说,“但现在不行。”
④因为通向法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着的,守门人又走到一边往了,乡下人便弯腰探身,往门里张看。守门人发现他这样做,笑着说:“假如你很想进往,那就不妨试试,暂且不管我是否许可。不过你得注重,我是有权的。我只是一个最低级的守门人。从一个大厅到另一个大厅都有守门人,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有权。就是那第三个守门人的模样,我甚至都不敢正视一眼。”
⑤乡下人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困难,他本来想,法的大门应该是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通过的,但是,他现在仔细地看了一眼穿着皮大衣的守门人,看着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和又长又稀又黑的鞑靼胡子,他便决定,还是等一等,得到答应后再进往。
⑥守门人给了他一个小矮凳,让他在门旁坐下。他就这样,长年累月地坐在那里等着。他作了多次尝试,请求让他进往,守门人也被弄得厌烦不堪。守门人时不时地也和他简短地聊上几句,问问他家里的情状和其他一些事情,不过,提问题的口气是非常冷漠的,就似乎那些大人物提问一样。临到最后,他总是对他说,现在还不能放他进往。乡下人为这次旅行随身带了许多东西,为了能买通守门人,他把所有的东西都送掉了,这总还是非常值得的。守门人虽然把礼物都收下了,但每次总是说:“我收下来,只是为了免得让你认为,还有什么事情办得不周。”
⑦在这漫长的年月里,乡下人几乎一刻不停地看察着这个守门人。他忘记了还有其他的守门人,似乎这第一个守门人就是他进进法的大门的唯一阻碍。最初几年,他还大声地咒骂自己的不幸遭遇,后来,他慢慢老了,只能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变得稚气起来了,因为对守门人的长年看察,甚至对守门人皮领子上的跳蚤都熟识了,他也请求跳蚤来扶助他,说服守门人改变主意。
⑧最后,他的视力变弱了,他不知道,是否他的四周世界真的变得暗下来了,或者只是他的眼睛在哄骗他。可是,就在这黑暗中,他却看到一束从法的大门里射出来的永不熄灭的光线。现在他的生命就要完结了。在临死之前,这么多年的所有体验都涌在他的头脑里,搜集成一个迄今为止他还没有向守门人提出过的问题。他招唤守门人过来,因为他那僵硬的身体再也站立不起来了。守门人不得不把身子俯得很低才能听到他说话,因为这两个人的高度区别太大显得对乡下人非常不利。
⑨“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守门人问,“你这个人真不知足。”
⑩“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到达法的跟前,”乡下人说,“可是,为什么这许多年来,除了我以外没有人要求进往呢?”
⑪守门人看出,这乡下人快要死了,为了让他那慢慢消失的听觉还能听清楚,便在他耳边大声吼道:“这道门没有其他人能进得往,因为它是专为你而开的。我现在要往把它关上了。”
([奥]卡夫卡著,叶廷芳等译,《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8.请赏析第⑦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9.请分析乡下人的人物形象。
10.小说围绕一个单一场景——在法的门前进行构思,请对此加以评析。
11.请从小说主题、思想看点、写作手法、语言表达中抉择两个角度针对小说⑧-⑪段内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评点。
8.运用夸饰手法写出乡下人在“法的门前”停留时间之长,对守门人之熟悉;生动地写出乡下人对说服守门人已经毫无方法,实在是无奈至极。
9.①乡下人是一个胆小、怯懦之人。他来到法的门前,却被守门人的三言两句吓住,不敢进往;②他轻易妥协,守门人不放他进往,他就只在门外等待;③他守旧、固执、不知变通,只等着这一个守门人,不知道摘取其他方法进进法的大门。
10.①小说写了一个乡下人耗尽一生犹豫在法的门外,情节简单,场景单一,但却富有寓意。②“法的大门”代表庄重的法律,它看似就在那里,轻易接近,但要想真正走进往却很难。③乡下人代表将自己埋葬在规定和禁令中,无法真正走近法的人。④守门人代表法律的守护者和执行者,他可以成为来访者的阻碍,也可以成为传话者。⑤小说场景单一,但意蕴丰盛,需要读者自己往揣摩、领略。
11.小说主题为“找法”,然而乡下人只在生命终结时看到了一束“法律之光”,穷尽一生也没能走进法的大门,这阐明“法律”拒绝的恰恰是那些不懂法律的外行人;摘用作者的叙述视角,客看地描写乡下人最后的提问,冷峻中包含着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