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行万里——玺书是什么?
文物简介
1973年出土于肩水金关遗址,木简一枚(简号73EJT21:1),简长22、宽1.3、厚0.5厘米,内文共有三行,单面书写,为金关遗址21号探方出土第一枚木简,二级文物。该简为肩水金关保留下来的皇帝玺书出进笔录,也即玺书邮书刺。该邮书刺首行说明了玺书数量和领受对象,次行誊写了皇帝造书要求的行书体例、领受者和惩罚规定,末行笔录了传递道路及颠末金关界内的行手札息,该简关于我们领会汉代中心层面到下层社会的政令传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躲甜肃翰札博物馆。
简文大意
皇帝玺书一封,赐赉使伏虏、居延骑千人光。造书说骑置驰行送书,传送到张掖居延,赐给使伏虏骑千人光。所颠末之处不得留书,呈现留迟情状,二千石仕宦要坐功。从不变道传递。元康元年四月丙午日进时候,金关界亭驿小史安送过来看某处行往……
阅“牍”延伸
YUEDUYANSHEN
展开全文
玺书是什么?
《左传》曾记载鲁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邑,差遣公冶问襄公起居,然后又逃发一封玺书,告诉襄公本身因为平叛而领了卞地,襄公无法,只好承认既成的事实。什么是“玺”呢?《说文》阐明道:“玺,王者印也,所以主土。”根据《左传》的笔录,玺做为印章在秦汉以前其实不仅仅是王者用印。蔡邕《专断》记载那件事,说“此诸侯医生印称玺者”,阐明至少在秦汉以前,玺的用法是相对广泛的,不独天子,诸侯医生也会用玺来代指本身的印章。
《专断》又引卫宏《汉旧仪》:“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唯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根据卫宏的说法,应当是自秦以来,皇帝独用印称玺,以玉做为材量,一般的臣子是不敢再用了。不外那个说法似乎不全对,因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有诸侯王用金玺的笔录,只不外诸侯王玺的材量已经改成黄金了,并且史乘中另有皇后之玺与太后用玺的记载。当然关于一般的官员来书,以玺来指代印章是大不敬的行为,也就不会再有了。
西汉 “文帝行玺”金印及印面 | 图源南越王博物院
“玺”既然是天子之印,那么玺书就是由皇帝颁布、用天子印玺钤盖、封缄的文书了。天子所造文书有哪些呢?蔡邕记载天子的号令有四种形式:一是策书,二是造书,三为诏书,四为戒书,戒书一说为诫敕。根据《专断》和《后汉书》中李贤引注《汉轨制》记载,皇帝所颁布的四种文书中策书就是简札编联的册子,简有长二尺的,或者用“尺一木两行”,其书写素材往往会根据文书内容的差别来抉择。造书是皇帝的轨制之命,文书一般以“造诏三公”开头,赦令和赎令一类都属于造书。诏即告也,诏书就是诏诰的意思,文书做“告某官云,如故事”。戒敕是下发给刺史、太守的文书,其内容做“有诏敕某官”。
根据蔡邕《专断》的记载,造书是要用印的。“凡造书有印,使符下远近,皆玺封”,玺封便是以玺印封缄。审读蔡邕那段记载,似乎只要造书才有玺封,其他三种文书不消合封,应当属于公开发布,即“露布州郡”。要说其都是皇帝颁布,不成能不钤盖玺印,或者只是不消封缄吧。
皇帝有几印玺呢?我们都晓得,秦始皇夺了卞和的和氏璧,命巧工造成玉玺,在玺上镌刻下“授命于天、既寿永昌”的文字;汉高祖得子婴献玺,将那块玉玺做为汉的传国玺,但是除传国玺之外,皇帝另有多种玺印。根据《汉旧仪》记载,汉代皇帝有六玺,玺印文字别离是“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六种玺印用在差别的处所,“皇帝行玺”与“皇帝之玺”用来赐诸侯王书,“皇帝信玺”用来出兵,如果征发大臣,则用“天子行玺”,“天子之玺”是策拜外国是的公用玺,事六合鬼神的时候则会用“天子信玺”。总之,凡是是钤盖了皇帝玺印的文书或者由玺印封缄的皇帝造书,我们都能够归纳综合的称为玺书。
长安到敦煌道路图 | 图源《丝绸之路:起源、传布与交换》
本文介绍的金关汉简玺书邮书简,是留存下来的关于汉代帝王下发玺书路过肩水金关的汗青笔录。该玺书赐赉使伏虏、居延骑千人光,要北上居延,一定是由张掖而来,路子肩水金关,再送达居延。因为是皇帝玺书,其重要性不问可知,因而皇帝颁造,要求骑置驰行,不敢留迟,一旦留迟,处所二千石的主吏就要遭到责罚。有趣的是,那封邮书刺中还笔录了玺书送行颠末的道路,不变道便是由长安西北行,颠末萧关抵达不变郡高平,再渡黄河西行,而非由天水取道金城西行,可能不变道相对速度要更快。《汉旧仪》记载,奉玺书的使者,要乘驰传,驰传的驿骑,要三骑并行,“日夜行千里为程”,居延间隔长安三千多里,玺书可能只需要日夜兼程三四天就能送达父母官员的手中。
●简说“翰札”
●墨建军 || 翰札里的中国文化(上)
●墨建军 || 翰札里的中国文化(下)
●函牍帛书:汉时边塞亲人的来信
●对话|从敦煌汉简到武威三简,翰札何以继续成为国际性显学
●古代从长安到敦煌走多长时间
●汉代是若何驱疫的?
审核:墨建军
肖从礼
撰文:吉 强
朗读:魏怡帆
校对:苏 阳
编纂:王丽娜
“简”述中国故事
弘扬翰札文化
发布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