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迹郑州古建筑 | 会善寺,嵩山南麓下声回千年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
几千年前,前人种下文明之火,中华文明的熊熊火炬在中原大地延续。现在,古老的建筑陪伴着城市的生长,在时间长河的映托下,承载着差别汗青期间的人文特色。
中原网将以“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为题,在二十四节气里,觅迹×手绘郑州古建筑,品碧瓦墨檐间流露着的特殊神韵,觅隐躲在文化遗产里的伶俐与美。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城北6公里
嵩山南麓积翠峰下
与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
并称嵩山四大寺院
展开全文
郑州市文物局,王羿 摄
2001年06月25日
会善寺做为元至清时代古建筑
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郑州市文物局,王羿 摄
会善寺概略
会善寺的前身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一所离宫(471——499年)。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建闲居寺,僧寡达千人,殿宇千间。隋文帝开皇年间,赐名会善寺。
郑州市文物局,王羿 摄
唐代会善寺又停止了大规模增修,建造了琉璃戒坛和窣堵波式浮图。武则天游嵩山至会善寺时,拜道安禅师为国师,赐名安国寺。
郑州市文物局,王羿 摄
五代后梁时,会善寺曾一度废毁,宋太祖开皇年间再次重修佛殿,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元、明、清均有整修,但规模逐步缩小,如今寺院的范畴,包罗常住院、戒坛遗址、古塔以及寺内碑碣、造像等文物。
郑州市文物局,王羿 摄
2023年惊蛰时间是3月6日。惊蛰,别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抵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马健 摄
惊蛰反映的是天然生物受节律改变影响而呈现萌生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热、春雷乍动、雨水增加,万物生气盎然。
惊蛰三候
一侯 |
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气萌动,大天然有了新的活力。
二侯 |
仓庚喊
春风温暖,阳光绚烂,仓庚从一条枝桠跳到另一个,唱着“春来到”。何为仓庚?黄鹂也,是最早感知春意的灵物,最为讨喜。
三侯 |
鹰化为鸠
前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克不及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传统风俗
惊蛰 |
食梨
民间有农人传播鄙谚“惊蛰食了梨,一年都精神”,梨与离谐音,民间相传,惊蛰食梨能够和庄稼虫害远离,寓意祈愿风调雨顺丰收有余。
惊蛰 |
炒豆
在一些处所,有惊蛰日农人食炒豆的风俗,人们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一段时间,然后在锅里炒出噼啪之声,意思是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所发蹦跳声音。
惊蛰 |
蒙鼓皮
在一些农村惊蛰此日要蒙鼓皮。相传惊蛰时节雷神敲响鼓,唤醒万物,春神到人世,民间也要适应天时蒙鼓皮,以助神威。
惊蛰 |
祭白虎
农村白叟讲,惊蛰此日祭白虎可以祛百邪,除百害。假设觉得岁首不顺犯小人,要在惊蛰之日祭白虎,祈求一年安然顺利,驱除小人和病害。
惊蛰 |
食烙饼
在部门农村,惊蛰之日烙的饼子上要有龙鳞的图案,包的饺子上要有龙牙,用龙在人世的寓意期盼不祥安然。
惊蛰 |
祭雷神
农村老辈人说,惊蛰是雷神节日,有鄙谚云,天上雷公,人世舅公,说的是雷公地位的重要性,惊蛰祭雷神,以盼雷神唤醒万物,春满人世。
惊蛰 |
咒雀
在农村里惊蛰此日清晨,村落孩子要拿上脸盆在田埂上敲打,唱咒雀词,目标是让鸟雀在庄稼成熟的季节,不要啄食谷物,表达农人敬服谷物的表示。
春雷响,万物长从冬眠走向奋起,从沉睡走向清醒,
让我们 挠住春天的时机,
全力以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