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选举 | 李安源《菊与丝——美术史研究自选集》
李安源传授在美术史研究中关心的次要问题,是在特殊的社会剧变时代,艺术家若何应对复杂的政治与文化变迁,进而在艺术做品中表达出特殊的小我性。无论是对王鉴《梦境图》的研究,仍是对刘海粟艺术与教导理念的讨论,甚至对常玉菊花盆景主题绘画的研究,都展现出他在对王鉴《梦境图》的研究中开展出的从形式阐发到意涵察看再到创做者主体性摸索的研究办法的影子。
—— 中心美术学院传授 黄小峰
菊与丝
美术史研究自选集
李安源 著
订价:99.00元
商务印书馆 2022年11月
画家李安源的
中国明清及近代艺术史文论集萃
编纂选举
展开全文
本书多收录做者考证研究类文章,如讨论董其昌的书画看、王鉴的生年和门第、八大山人画做实伪、文人画中的“赤壁”意象、常玉菊花主题绘画与宋代刺绣品的关系、蔡元培与刘海粟交游等,订正缜密,为文详尽,以小见大,隐寓着美术史的目光。
本书同时收录董其昌、王鉴、八大山人、项圣谟、常玉、刘海粟等艺术家丰富的绘画做品,具有必然的艺术性和收躲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做者李安源就历年来颁发的关于明清及近代艺术史研究精选而成的文集,次要包罗《“画不成熟”仍是“画不成不熟”?——董其昌“生熟论”辨析》《董其昌的葵花宝典》《王鉴生年考》《王鉴门第考》《“羸羸然若丧家之狗”——八大山人荒崖策蹇图祛疑》《不遇文人的汗青对话——绝峤临风图中的“赤壁”意象》《菊与丝——常玉的思乡曲》《张爱玲色系》《刘海粟与蔡元培交往研究》等九篇,均为学术性的考证与研究文章。在那些文章中,做者独辟门路,提出了本身独到的观点与看点,在学术界有不俗的反应。
做者简介
李安源,南京艺术学院传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范畴集中于明清及近代美术史。代表著做有《王鉴〈梦境图〉研究》《刘海粟与蔡元培》等,在《读书》《二十一世纪》《新美术》《美术研究》等杂志颁发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抒情、梦境与现代主义
黄小峰
“知人论世”是中国汗青学的一个重要传统,出自《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我和李安源传授因为都研究中国古代美术史而了解。我对他的领会过程是如许的:一起头读他2013年的专著《王鉴梦境图研究》,然后紧接着就在2013年秋季澳门艺术博物馆关于“四王”绘画的学术研讨会中得见本尊并停止了交换。尔后,与他更深进的交往是2015年岁暮在南京艺术学院筹谋主办的第一届“与造物游: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上。2019年岁暮,“与造物游”又胜利召开了第二届研讨会。其间,我又逐步领会了李安源传授的别的几个侧面。2016年4月,南京博物院举办了“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拆人物瓷绘(1912—1929)”展,展品就出自李安源传授的收躲,由此我晓得他仍是首屈一指的民国彩绘瓷的收躲家。同时,我还第一次晓得,他不断在不断地做画,侧重油彩和水彩,是一位艺术家。
李安源传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麦色皮肤,一脸严厉。但把他做为艺术史家、艺术家、艺术收躲家的几个身份连系在一路来看,就能够觉得到他有非常谨严而细腻的一面,又有非常随性而诗情的一面。他的中国美术史研究,也许次要表现了前者,而他的绘画则反映出了后者。
很难简单定义他的绘画,或答应以说是“艺术史家的艺术”,但另一方面也能够说他的美术史研究是“艺术家的艺术史”。艺术史研究和艺术理论的“二合一”固然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但在中国的语境下非常特殊。2020年10月的《美术看察》杂志,做了一期关于艺术史研究与艺术关系的专题。参与讨论的除了艺术史学者,还有艺术家。我也颁发了《美术史与多元化》的短文,表达了如许的观点:“那是中国的美术史学科一个重要的特征,艺术家治美术史或者美术史家停止艺术创做,城市带来良多不同凡响的别致的构想。出格是那此中还涉及关于中国特有的一些艺术形式——好比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的理解和研究。传统的批评概念好比‘翰墨’‘气韵’‘章法’,与中国传统美术史中的鉴赏与批评办法密切相关,也预设了一种文化内部的‘此中人’视角。”我认为那种情形的呈现,是因为:“美术史在中国的情形和欧美既有联络又有很大差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批评和画史编辑的传统。所以,傍边国粹者讨论美术史的学科属性和成分的时候,经常需要面临十九世纪在欧洲成立起来的美术史和中国自古以来的美术史两个传统。……和二十世纪初以来美术史做为现代学科在中国逐步成立相平行的,是‘美术’的看念也在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成立起来。‘美术史’和‘美术’密切相关的看念至今仍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根据那种形式,中国的美术史系大都成立在专业的美术学院或艺术学院之中。在那个语境里,美术史研究与美术创做、美术责备于是便极为密切地连系在一路。”
武元曲 《赤壁图》(部分) 长卷 纸本墨笔 50.8厘米×13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从李安源的身上,我想我们能够很清晰地觉得到那种倾向。他大学时代进修的是美术教导。根据师范美术的培育提拔体例,普遍进修了各类艺术品种,包罗油画、中国画、水彩画等等。研究生之后,他转向了美术史研究。假设根据良多人经常说的那样,他是从“理论”转向了“理论”。但是,我认为,把处置艺术创做或实操称做“理论”,把艺术史研究称做“理论”,过分于简单化和形式化了,以至表现出一种曲解。因为无论做为大学专业仍是现代学科,“艺术”仍是“艺术史”都是差别的。仅仅在一个笼统的或者说想象的“艺术”的框架下来看艺术创做与艺术史研究,当然会觉得它们别离反映了“艺术”的理论和理论两个方面。但是艺术史其实还有明显的汗青学倾向,而“艺术”更是难以定义的一种存在。我们如今把艺术创做看做一种“理论”行为,是把艺术行为降维为手工劳做,正如一百多年前现代美术教导在中国大学中呈现的时候,就是喊做“丹青手工”。而我们把艺术史研究看做一种“理论”,也是明显简化了艺术史的内涵。简单来讲,无论是大学中的艺术专业,仍是艺术史专业,都有本身的理论和理论。 关于李安源而言,他从艺术创做转到艺术史研究,就能够看成是从一种理论和理论转换到了另一种理论和理论。
如斯一来,我们能够进一步看察他的艺术史研究和艺术创做之间,是两种差别的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关系。从他已经颁发的学术功效来看,他的艺术史研究,大致有两个标的目的。 第一个标的目的是明末清初绘画史研究,出格是以董其昌和“四王”绘画为研究中心。那个期间发作了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次严重改变。自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和“文人之画”的说法后,中国绘画的“汗青”就被明显地分为了两种对立的谱系。明清鼎革的严重事务,又使得艺术开展与艺术家主体意识发作了愈加复杂的互动关系。他对王鉴《梦境图》的研究,十分深进地切磋了在那两种变化中,画家通过绘画来停止自我表达的深度。 第二个标的目的是民国美术史,那个期间同样是政治与文化大变化的期间。他除了以刘海粟的艺术与教导为中心展开相关研究之外,近年来还基于本身系统的民国彩绘人物瓷的收躲,在那个范畴停止了深进的讨论。
董其昌 《画冷崖积雪》 成扇 设色 17.3厘米×4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1992年《美术》第3卷第2期登载刘海粟做品《北京雍和宫》和《常熟之埠》
我们大致能够看出李安源在美术史研究中关心的次要问题,是在特殊的社会剧变的时代,艺术家若何应对复杂的政治与文化变迁,进而在艺术做品中表达出特殊的小我性。他对王鉴《梦境图》的讨论是如许,对刘海粟艺术与教导理念的讨论也是如许。他研究的民国时拆人物彩瓷,看起来属于群众通俗文化产品,但根据他的研究,那种特殊主题的瓷绘只在1912—1929年短暂流行,与特定语境下的文化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他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画像那个有趣的标题问题展开了研究,虽然尚未见到他的研究功效颁发,但我们从标题问题中也能觉得到强烈的逃觅艺术家主体性的研究兴致。此外,他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研究,讨论侨居法国的华人艺术家常玉的绘画。他发现常玉的菊花盆景主题绘画在形式上遭到中国古代刺绣做品《传宋绣盆菊帘》的影响。同时,在内在意涵上,又深受与陶渊明密切联络在一路的中国赏菊文化的影响。他的那一研究,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常玉绘画中的小我色彩与主体性的熟悉。那项研究一方面受益于他对马蒂斯绘画与纺织品关系的熟悉,另一方面,能够看到他在对王鉴《梦境图》的研究中开展出的从形式阐发到意涵察看再到创做者主体性摸索的研究办法的影子。
熟悉到那一点之后,也答应以更好地来看察李安源的绘画创做。他的绘画从前言上来看次要是油画和水彩画,但二者在题材上有良多不异之处,次要是花卉静物、光景和女性形象。2018年,他举行了名为“枕歌”的小我画展。展厅里不单有他的花卉静物油画,还展出了他收躲的部门古代陶瓷。那种展现的目标,是提醒出他的花卉静物与中国古代陶瓷器上的花草图案之间的关系。同时,展览的名称“枕歌”,也来自他收躲的磁州窑书法残片。除了那种古代资本,正如江宏伟先生所指出的,他的画中还充满了“巴黎画派余韵与东方情韵”,令人想起民国期间留学法国的艺术前驱林风眠、常玉、吴大羽、吴冠中,以至是马蒂斯。他近几年来专注于水彩画,所画的多是时拆女性头像,那出格让人想起他所收躲的民国时拆女性彩瓷。
也许我们能够很快掌握住他的绘画给看者的那种差别兴趣之间有意混融的觉得。他有意地把中国古代粉饰艺术中的图像融进本身的绘画,把富有民间兴趣的图案融进富有传统文人精神的内向型的艺术之中,把欧洲现代艺术的传统与中国的绘画母题合成在一路。其实,那些体例都不是新的体例。好比,林风眠早就起头测验考试在仕女、芦雁等彩墨绘画中大量吸收中国陶瓷上粉饰图案甚至汉画像砖石的手法。更不消说林风眠也是“中西合成”的艺术理念最早的一批倡导者和理论者。那种吸收中国民间艺术传统以摸索“中西合成”的手法,是20世纪上半期遭到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理念影响的一批中国艺术家明显的艺术取向。不外,李安源绘画中的那种逃求仍是能够看到在新的时代所凸显出的新的意义。就像他用“内合中西”来定义刘海粟的艺术理念一样,看起来和过往人们所熟知的“合成中西”一脉相承,但用“内合”取代“合成”,愈加强调了艺术家的主体性。
对我来说,李安源的绘画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那种最早由民国期间留法艺术家所倡导的“中西合成”的现代主义艺术兴趣,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的生命力?
在20世纪前期,和林风眠如许的“中西合成”的现代主义艺术唤应的,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艺术。在将近一百年后的21世纪前期,和李安源绘画中的那种民国风采的现代主义兴趣唤应的,是人们常说的“现代艺术”的勃兴。无论是在哪一个语境中,前者看起来都是侧重抒情的、内敛的、小我性的,后者看起来都是侧重社会性的、前锋性的、政治性的。固然那种总结显然过于简单粗暴了,但现代主义兴趣以小我精神性的表达为核心的“内向”型艺术理念是比力清晰的。
哈佛大学传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闻论理学者王德威近年来的专著《史诗时代的抒情声音: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常识分子与艺术家》(三联书店,2019年)也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书中讨论了20世纪上半期阿谁被定义为革命与启蒙的“史诗时代”里,一些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影响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若何在西方美学话语和中国传统诗学的合力下,配合铸就了一种抒情的“现代性”。书中第六章讨论的就是林风眠。而无论是英文版仍是中文版的封面,选用的都是林风眠所画的冷塘芦雁。
李安源的肄业和工做都在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也恰是一个长久以来就在文化上具有明显的交融色彩的处所。也许,关于李安源以及和他一样在艺术中逃求现代主义兴趣的人来说,今天那个时代,仍然在感触感染着与20世纪前半期阿谁产生了浩荡社会变化的时代类似的矛盾和抵触。譬如,在今天那个“全球化”的时代,与之相并行的恰好是“处所化”。而“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长久以来的并行与合成,仍然是现在重要的文化现象。就像李安源在对王鉴画于1656年的《梦境图》的研究中所展现的那样,在面临明清鼎革的政治变化与“南北宗论”的艺术变化时,王鉴最末抉择了一种最为内向、最为私家化的艺术体例,那就是描画本身的梦境。李安源的绘画中,也能够感触感染到那种梦幻般的具象和笼统彼此化解和转化的特量。从那种意义上或许也能够说,他的绘画,就是他的“自画像”,是他梦想中的秘境。
目次
1 “画不成熟”仍是“画不成不熟”?——董其昌“生熟论”辨析
19 董其昌的葵花宝典
43 王鉴生年考
59 王鉴门第考
79 “羸羸然若丧家之狗”——八大山人《荒崖策蹇图》祛疑
111 不遇文人的汗青对话——《绝峤临风图》中的“赤壁”意象
127 菊与丝——常玉的思乡曲
161 张爱玲色系
193 刘海粟与蔡元培交往研究
300 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