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三各人:为后世700余年的文人画成立新的里程碑!
董源 江堤晚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北宋三各人是指中国画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宽三大画家。他们创始了唐人所未开辟的新画风,较为完美了中国山川画。为后世700余年的文人画成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元汤曾说:“六朝至唐初,画者虽多,笔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维、张璪、毕宏、郑虔之徒出其不料,深谙-其理。五代荆、关,又别出新意,一洗前习。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宽三各人鼎峙,前无前人,后无来者,山川格法始备。”
董 源
董源 溪岸图 绢本设色 纵221.5厘米 横110厘米 美国纽约大城市博物馆躲
董源,字叔达,人称董北苑。五代南唐时曾为后苑副使,后进北宋。他的山川画承荆浩、关仝的传统,变动办法,创用“披麻皴”,成立一种安然平静秀雅的风气。水墨学王维,着色学李思训,墨气淋漓,纵容活泼。工秋岚远景,大多画江南实景,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平平无邪,表示出江南山川的特有情趣。
展开全文
董源 龙宿郊民图绢本156x160台北故宫
董源能画山川、牛、虎、龙及人物。尤以山川画最为闻名,创始南派山川。宋人多称许其大设色山川景物华贵,宛有李思训风气。但其最有首创性并且成就更高的是水墨山川。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示江南一带的天然面孔,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风光。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绢本淡设色 纵50厘米 横32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躲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 部分
他用笔甚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看则景物粲然,在身手上富有创造性。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川画新格法,其时得到巨然僧人的跟随,后世遂董巨并称。
董源 潇湘图卷 画心 绢本 50X141
董源 潇湘图卷 部分
董源 潇湘图卷 部分
董源 潇湘图卷 部分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川画的成熟阶段,构成了差别风气,后人归纳综合为“北派”与“南派”两收。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川的开山之做。
范 宽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范宽生卒年月不详,(据画史记载,他生于五代末,在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年还健在。)本名中正,字中立(又做仲立),北宋山川画家,生活于北宋前期,名列北宋山川画三大名家之一。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因为他脾气宽厚,不拘成礼,时人唤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
范宽 临流独坐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据《宣和画谱》记载,他“风仪峭古,进行疏野,性嗜酒,崎岖潦倒不拘世故”。范宽早年师从荆浩、李成,后来他觉悟到应当重视对天然山水景物的看察、体验,因而持久生活于陕西华山、末南山等处,看览云烟暗澹风月阴霁的微妙改变,对景造意,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焰老树密林的荒冷风光,生动地现于笔下。
范宽 雪景冷林图 128x103
他画山石落笔雄健老硬,以短而有力的笔触(被后人称为雨点皴),画出岩石的描摹量感。画上的大山巍然屹立,浑厚壮看,具有压顶逼人的气焰。范宽代表做有《溪山行旅图》、《雪景冷林图》等。
雪山楼阁图 范宽(传)
李 成
李成 晴峦萧寺图 绢本56x111.8 美国纳尔逊美术馆
李成,字咸熙。原籍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故又称李成为李营丘。他宏儒硕学,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诗酒书画,后醒死陈州客舍。
李成 读碑窠石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躲
李成擅山川,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开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多做平远冷林,画法精练,笔势尖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似乎卷动的云,后人称那种表示技法为“卷云皴”。
李成 冷林平野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躲
米芾描述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那种“石如云动”的形象成为以后画家用李成笔法做画的重要风气标识表记标帜。他和关仝、范宽构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川画的三个次要门户,学他画法的较多。画迹在北宋时已经很少,米芾以至提出了“无李论”之说。
李成 冷林骑驴图 纽约大城市博物馆躲
李成的做品胜利地表示了烟霭霏雾和风雨明晦的天气改变中天然山川之灵秀,具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特征。今有《读碑窠石图》、《冷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传世。李成对北宋的山川画开展具有极大影响,师承者浩瀚,有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燕文贵等。
李成 乔松平远图 日本澄怀堂躲
李成 茂林远岫图 辽宁省博物馆躲
李成 茂林远岫图 部分 辽宁省博物馆躲
李成 小冷林图 辽宁省博物馆躲
李成 小冷林图 辽宁省博物馆躲
李成 冷鸦图卷(画心) 纸本 21.7X117.2 故宫博物院躲
李成 冷鸦图卷(画心) 部分 纸本 21.7X117.2 故宫博物院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