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词中的悲欢
他诗词卓著,“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字字珠玑,如他跨过光阴的喃喃低语,亲口诉说。他熟知音律。杏花天影,古怨、幽香。宫商角徵之间,秀丽婉约,曲中自有一番六合。他书法绝伦。行云流水,挥毫自若。笔底尽显墨中神韵,书谱意趣,令人拍案喊绝。他超凡脱俗,如闲云野鹤盘游走在尘世之外,不受俗世羁绊,不为高堂困扰。
他是一个文人,是一个行者,更是一个清客。
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姜夔出生在江西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亦是一个文人,曾中进士,后多年担任不轻不重的小官,几经调任,辗转各地,所以他自小就是流落的,跟着他的父亲,他的家庭。
可能也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他自小学文,屡次参与科举测验。只可惜他没有父亲的命运,每次科考均以落选了结。以至到谢世的那一天,他仍然和功名无缘。可能他生来就不合适官场吧,朝堂束缚太多,一进仕途,谁能包管不会禁锢他笔下的灵气呢。
其实他是有时机为官的。约四十岁时,他在杭州游历,结识了本地一位名喊张鉴的世家子弟。
富甲一方的张鉴十分赏识他的才调,张鉴觉得,以他的襟怀和才华,未能考取功名委实过分可惜。思前想后,张鉴便提出为他捐一个官职,也算是了了他的心愿。
展开全文
而姜夔觉得,君子不该以投契之道谋取本来不属于本身的一切,婉言谢绝,也因而错失了一生中独一进进仕途的契机。然而,行得正坐得曲,他肯定不会懊悔。
像他如许才调横溢的清客,天然会遭到许多情投意合之人的赏识。辛弃疾就是他的至交老友之一,以至他的词做也有受辛弃疾的影响,有学者评判说:“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
辛弃疾曾写过传世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山河,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往。夕阳草树,通俗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昔时,雄姿英才,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博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看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做为老友,姜夔和了一首同名同韵词,《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隔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冷汐,千古空来往。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约,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看长淮金鼓。问其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
辛弃疾词风豪宕,心系河山,姜夔的词却以婉约灵动见长,心中虽有家国,奈何造化弄人,羁旅一生。既然不克不及同赴八百里麾下,亦能够词为赠,颂扬他,鼓励他,也不枉他们了解一场。
诗人杨万里在伴侣的引见下熟悉姜夔,为他的学识服气,将他比做唐代大诗人陆龟蒙。二人从此结为老友,经常手札往来。然后杨万里的老友范成大读了姜夔的诗词,对他的诗词和人品都极为赞扬推崇。
就连理学家墨熹,也对姜夔的文章挑不出刺来。他不只赏识姜夔的诗词文章,更喜好他谱写的词曲。而姜夔至今传播最有名的词曲,就是那首《幽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美女,不管清凉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进瑶席。江国。正寂寂。
叹寄与路远,夜雪初积。翠尊易抽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联袂处,千树压、西湖冷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做为一介平民,他的出名,除了自己的学识之外,跟以上提到的几位文人对他的推崇是分不开的。自那以后,姜夔的名望也渐渐传开,因他好道,伴侣便称他为“白石道人”。他的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使得他在人与人的传唱之中,仿佛是魏晋名流一般的风流人物,很多士医生都想与他结交。
也是因为他的才调,他结识了他的老婆。
在游历途中,姜夔遭到了其时颇有名气的诗人萧德藻的赏识。萧德藻其实是太赏识姜夔了,有种相知恨晚的唏嘘。他一兴奋,把本身的亲侄女嫁给了姜夔。而姜夔和杨万里的了解,也源自萧德藻的牵线搭桥。
要晓得,萧德藻现在虽名不见经传,彼时他却是和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的大诗人,也就是姜夔在本身的成名做《扬州慢》序言中提到的“千岩白叟”(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看。进其城,则四顾萧条,冷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慨叹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白叟认为有“黍离”之悲也)。
既然提到了《扬州慢》,那就赏识一下他那首代表做吧!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往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冷,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密意。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整首词的中心,不过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以致于后世不知有几人第一目睹到那首词的时候,心霎时飞到了扬州的二十四桥,想亲眼目击一下桥边红药年年岁岁绽放的风摘。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多冷的一句话,岁月仍在,物是人非,前景再不复往昔。千古文人,也只要姜夔能描绘出扬州那一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萧瑟。所以萧德藻对它的评判是,有《黍离》之悲。
不外姜夔和他的老婆,似乎豪情其实不怎么深。以姜夔豪情之细腻,若实的很爱老婆,怎会在诗词中只字不提老婆呢?偏偏,他的文字中呈现过其他女子的身影。
和其他风流骚客比拟,姜夔的情史略显平平,除了世人皆知的萧德藻侄女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他在游历途中结识的一对歌妓姐妹花了。
那一年姜夔游历到合肥,旅居了一段时日,在那段日子中,陪同在他身边的不是他的老婆,而是他心心念念并屡次写词驰念的歌妓姐妹。从他的做品和生活履历中能够揣度,自他和歌妓姐妹了解后,他频频数次前去合肥,与心上人相会。能让他如斯悬念,他和那对姐妹的豪情必然长短常深入了,至少远远胜过本该与他存亡与共的老婆。
在姜夔比力出名的做品中,《琵琶仙》就是专门写给那对歌妓姐妹的。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歌扇轻约飞花,蛾眉正奇绝。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鸬。
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又仍是、宫烛分烟,奈愁里、渐渐换时节。都把一襟芳思,与空阶榆荚。万万缕、躲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想见西出阳关,故人初别。
桃叶、桃根的典故出自王献之的《桃叶渡》,“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桃叶是王献之的宠姬,桃根则是桃叶的妹妹。王献之的《桃叶渡》走红之后,“桃叶桃根”不断成为美女姐妹花的代名词。
同样,在姜夔那首《琵琶仙》中,“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指的就是歌妓姐妹。那对姐妹花对姜夔的豪情影响很大,可能歌妓都比力崇敬文人吧,你填词来我唱曲,互相赏识。
除却老婆和恋人,假设硬是要发掘姜夔的其他豪情八卦,那么可能只要范成大送他的阿谁名喊小红的家妓了。
家妓和歌妓差别。歌妓是指在教坊中以卖唱为业的女子,如李师师、苏小小。家妓则是有钱人蓄养在家中的歌妓。
姜夔在范成各人中做客,二人饮酒论诗。范成大一时鼓起,就让姜夔应景做歌咏梅花的诗词,姜夔神来之笔,速成二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幽香》和《疏影》。
范成大拍案喊绝,让家妓小红吟唱两首曲子。小红没有孤负姜夔的佳做,唱得极为动听,动听到范成大一兴奋就把她赐给了姜夔。
没错,那时候的家妓地位之地,好像马匹、丝帛一样,经常被当成礼品,被文人们彼此赠予。
虽与仕途无缘,早年的姜夔活得还算是春风自得,事实有名流推崇,有学者赏识,还有佳人做陪。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生活发作了一个十分戏剧化的转折。
晚年的姜夔定居杭州,因为张鉴的帮助,起初他的生活还算殷实。后来张鉴往世,姜夔所住的处所遭遇火灾,一夜之间他倾尽所有,一贫如洗。
遭遇如斯冲击,再加上年岁已大,身边又没有亲朋的搀扶帮助,姜夔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两袖清风地流落在江南一带。
十年之后,早已不复昔时风华的姜夔伶丁而末,他生前的友人筹钱将他埋在了他在杭州栖身过的原址西马塍(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
那,就是姜夔的最末回处。生前几荣辱,到头来亦不外黄土一杯,全化做了尘埃。
世事洞明皆学问,情面练达即文章!存眷我,带您领略汗青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