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期间,官员“赐紫金鱼袋”是一种什么荣誉?
古代的官员头衔名目繁多,有些让人不解其意,好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系衔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医生右谏议医生充集贤殿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紫金鱼袋在唐宋期间属于官员身上的佩带的一种粉饰。在身上佩玉饰,早在殷商期间就有,《礼记》中就有记载称“行步则有环佩之声”,曲到汉代士医生仍有此风。
除了佩玉饰之外,古代又有“合符”之造,皇帝发号出令、调动戎马,都要两边合符,以做为凭证,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虎符,那种佩玉与佩符的形式在唐代以前持久传播。
其时规定,差别品级的人所用的鱼符材量也差别,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为了拆鱼符,又响应地颁布了鱼袋。同时又规定了鱼袋的差别材量,三品以上饰金,五品以下饰银。
原来,鱼契合虎符一样都有必然适用价值,是权利的象征,那就像是官印一样。因而,官员往职或往世的时候,要将鱼符上交朝廷。可是,鱼符又有粉饰的感化,于是唐高宗期间又规定,官员身后鱼符、鱼袋不消逃收。尔后,鱼符就成为了皇帝肆意恩赐臣下的物品,凡受赏者都能够佩鱼袋,构成了“着紫者金拆,着绯者银拆”的风气。
展开全文
到了宋代,官员佩带鱼符的风气仍然连结。一至四品官颁布金鱼袋,五六品官颁布银鱼袋。只不外那时候鱼袋中就没有鱼符了。虽然没有了鱼符,但鱼袋也是官员身份的一种标记。
好比开文提到的司马光,他的官职是“右谏议医生”,但官阶是朝散医生,那个官职在宋代是从五品下,根据规定,五品官只能穿绯色,佩银鱼袋。但他被皇上赐赉穿紫色袍服、佩金鱼袋,即享受四品官的荣誉,因而司马光特意在他的头衔后面加上了“赐紫金鱼袋”,以示荣耀。
还有就是我们随便将“紫金”和汉魏期间的“金紫”混为一谈。汉魏期间的“金紫”是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紫色绶带,一般都是丞相、太尉、大司空、上将军等高级官员才有资格享有。而唐代的“紫金”“金紫”是指紫色袍服和金鱼袋,那个荣誉较为随便获得。
到了宋代以后的明清期间,官员不再佩鱼袋,代替代之的是补子。即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别离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此外,清代又衍生出良多表现官员级此外饰物,好比以顶戴宝石来区分官员的级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