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绝迹江湖:杨过和小龙女为何相守末南山?
李白眼中的末南山,是“秀色难为名,葱茏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的清幽之所,政治失意时,他妄想本身成为隐居山中的幽人,避难于人世,自在栖息在峭壁山岳上,殊不知,有的人只是把隐逸末南山做为进进帝都长安的跳板。比起在京城觅觅觅觅,也许“躲”在末南山反倒更随便登堂进室。
秦岭末南山世界地量公园翠华山的云海景看
在金庸构建的武侠世界里,末南山是个特殊的存在,它是“全实教的底子之地”,也是杨过和小龙女相遇、相守的隐居处——“末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很多人恰是读了金庸小说后,对那与世隔断地心生憧憬,想要往小龙女住了18年的“活死人墓”一探事实。虽然金庸创做“射雕三部曲”时没有到过末南山,但从发作在末南山上的一系列故事来看,外表上它是全实派清修、古墓派隐居之地,实则处于漩涡中心,生活在末南山的人并不是无名之辈,他们没有完全与外界隔断,江湖总有他们的传说。那个设定恰契合末南山在古代中国的定位。汗青上,在末南山隐居的名流不胜枚举。有的急流勇退、以隐求保;有的以退为进、以隐求官;有的半官半隐,留下诸多佳做;还有很多为“求仙访道”而来……
道教名山
远在太古期间,末南山一带仍是一片汪洋,经由吕梁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的造山感化,构成了一片宏伟高耸、连绵广袤的山地。在西周人眼中,那座浩荡山脉因位于其都城丰、镐两京之南,得名“南山”,即《诗经》所谓“节彼南山,维石岩岩”。此“南山”实指位于渭河流域之南的秦岭,与其相对应的,还有渭河北侧的“北山”。“秦岭”一词呈现的时间相对较晚,汉代处所志《三秦记》载:“秦岭东起商雒,西尽汧陇,工具八百里。”为什么秦岭后来成了绵亘中国中部群山峻岭的代名词?有人认为与秦国有关。从天文方位看,秦岭在秦都城城之南,约做于秦襄公期间的《秦风·末南》仍以“末南”指称秦岭,只是跟着秦王朝的强大,“末南(山)”也被打上“秦”的烙印,被“秦岭”取而代之。
“末南山”因而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末南山即秦岭,狭义的末南山,指的是陕西省境内西起武功,东至蓝田的秦岭中段。而自唐朝以来频繁被诗人吟咏的“末南山”,范畴集中在唐长安城以南,如唐人李泰在《括地志》雍州卷所说:“末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在雍州万年县(今属西安)南五十里”,那一段长约10千米,海拔2000米摆布,包罗太兴山、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小五台、青华山、圭峰山、紫阁山、万花山等数十座名山秀峰。对身处长安的唐人而言,那些巍峨屹立的高山连绵拱卫在帝都南面,远远看往,“碧嶂插远天”(李世民《看末南山》),翠峰曲插云天,就连日常平凡忙于政务的皇帝唐太宗也会因而美景半晌忘却干扰,慨叹“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展开全文
话虽那么说,自称“仙人事本虚妄,空有其名”的李世民仍是抵御不了道教长生术的诱惑。事实唐高祖李渊自诩道教教主老子后嗣,还将末南山下的楼看台重修扩建为“宗圣看”。唐太宗也公开表达:道教教主李耳是我的祖宗,太上老君的名位应当在释迦牟尼佛之上,男女道士的地位在僧尼之上。道教是以势头大盛,宗圣看成末南山闻名“景点”。
宗圣看前身楼看台,相传是道教最早的道看,始建于周,原是医生尹喜的故居,因其爱好天文星象,在此结草为楼,看星看气,故称楼看。一日,尹喜登楼看看,见有紫气东来,预知神人将至,没多久,果见一皓首长髯老者骑青牛渐渐而来,那天然就是老子了。尹喜迎老子至其宅中,向其请教。老子见尹喜心善,便正式收他为门生,每日讲经,又将本身亲笔写就的《道德经》教授予他。尹喜跟老子西往后,楼看台得到重修,成为“全国道教祖庭”。传说回传说,楼看台实正有道士隐居修道当始自西晋,仙人道教的道士梁堪来此修行。西晋消亡后,北方陷进十六国战乱,很多士人遁藏山林修道,梁堪门生王嘉是十六国时闻名蓬菖人,史乘说他不食五谷,不与世人交游,在末南山隐居,有门生数百人,名望在外,引起了前秦国主苻坚的重视。苻坚曾数次征请王嘉,问以政事。末南山“道教名山”称号便由此得来。
宗圣宫,位于西安楼看台光景名胜区前景区
有了统治者的加持,末南山楼看道从一个小道团渐渐开展强大,到唐代迎来昌隆期。一方面,李渊、李世民父子争夺全国时,为了抬高其门第,争取上层贵族的撑持,便当用与道教祖师老子同姓李的巧合,尊奉老子为祖先,借此造造“君权神授”的言论;另一方面,一些道教上层人物,为了争取新统治者对道教的撑持,也在遍地造造“老君显灵”的宗教神话,迎合李唐王室的政治需要。据说早在隋炀帝大业七年(611),楼看道士歧晖已经预言“天道将改”,告诉门生们“当有老君子孙治世,尔后吾教大兴”。617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进军关中,歧晖即以楼看的粮草物资赐与唐军,差遣关中道士80余人往蒲津关驱逐李渊,又在楼看台为唐军进攻隋都长安设醮祈福。
事实证明,歧晖“赌”对了。唐朝成立后,李渊对楼看道士“应接圣君”的动作大为嘉赏,诏授歧晖为金紫光禄医生,敕令新修楼看屋宇,赐赉庄田,武德三年(620)又亲率文武百官千余人到楼看台祭奠老君,降诏改其名为“宗圣看”,赐给白米200石,帛1000匹以供利用,道教被提拔至国教的地位,道家典范亦与科举测验间接挂钩,有唐一代,很难有人不会受其影响。末南山因为邻接长安,又是道教名山,加之末南山与长安相连的地域是宽广的平原地带,从长安城动身,没必要翻山越岭,也不会遭遇荆棘森林,只要顺着平整大道走,即可抵达“长安县南五十五里”外的末南山,是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苍生,拜访末南山者甚多。
末南捷径
末南山成为道教圣地,除了靠近长安的天文位置、楼看道士用尹喜、老子等故事死力编派和神化外,还与道教修炼成仙的末极目标相关。道士修炼讲究心静,清幽的名山是他们的首选。在道教传说中,仙人多活动于名山仙境,只要那些拔地通天、云雾缭绕、幽深莫测的高山契合其超凡脱俗的身份。
楼看台显灵山的老子铜像,高约24米,此地因相传老子在此为尹喜讲述《道德经》而得名
道士们进山修炼,一可感触感染山中之灵;二能得到神灵的保护和实仙高道的指点。末南山丰富的矿产资本和丛林资本又为道士炼丹供给了前提。据传在尧舜禹时代,末南山别名“悖物”,西汉文学家东方朔正文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百王能够取给,万民可仰足者也”,意指那里有上天赐给的取之不尽的金石矿物和灵芝药草。末南山做为帝都比来的一块炼丹宝地得到唐人喜爱再一般不外。在那些大诗人中,李白与末南山渊源颇深。那位做梦都想成仙升仙的道教徒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三进长安,他与末南山结缘是在开元十八年(730)秋季前后,他两次来到宗圣看和离宗圣看不远的玉实公主别馆,诡计得到玉实公主赏识和举荐,“立登龙门”。
唐朝进道公主不行一位,以玉实公主最为典型。她是“高宗之孙,睿宗之女”,李隆基同胞妹,在玄宗朝颇得宠任。她的别馆里经常会聚一帮文人,唐玄宗有时也是座上宾,身边跟从一批近臣,那无疑扩展了别馆的影响。高适、王维、储光曦别离写诗赞誉、吹嘘过玉实公主,李白也不破例。一首《玉实仙人词》极尽颂扬之能事,说她乘龙上天、飞来飞往,“几时进少室,王母必相逢”。玉实公主赏识李白如许具有“品格清高”的青年才俊,将其选举给玄宗,也是很天然的事,况且两人都熟悉司马承祯,那位道教宗师不只是唐玄宗兄妹的师父,仍是李白的忘年交。开元十五年(727)司马承祯进宫时,他已经见过李白并对其大加赞扬,极有可能对唐玄宗和玉实公主兄妹提及,那就为后来玉实公主推荐李白进宫为翰林待诏打下了根底。
李白眼中的末南山,是“秀色难为名,葱茏日在眼,有时白云起,天际自舒卷”的清幽之所,政治失意时,他妄想本身成为隐居山中的幽人,避难于人世,自在栖息在峭壁山岳上。殊不知,有的人只是把隐逸末南山做为进进帝都长安的跳板,比起在京城觅觅觅觅,也许“躲”在末南山反倒更随便登堂进室。因为当朝皇帝很重视对蓬菖人的优待与征召,《旧唐书》就有唐高宗和武则天“访道山林,飞书山洞,屡造幽人之宅,坚回蓬菖人之车”的记载,他们请人出山无外乎两个目标:一是对外展现本身礼贤下士的诚心;二是借此“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惩抑急躁世风。
有迹可循,最早开启名流儒生隐逸末南山先河者为秦末汉初的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周术,四人原在秦朝担任博士一职,掌管古今史事及册本典章,因年迈、避秦末汉初战乱以及刘邦轻慢儒士等原因隐居商山(今陕西丹凤县境内),即李白《商山四皓》云:“鹤发四白叟,昂躲南山侧。”刘邦屡次征召“四皓”而不得,后来他们出山辅佐太子刘盈,让刘邦消除了废太子的念头。刘盈即位后,要封“四皓”为官,四人谢而不受,重回商山隐居。商山离汉长安城不远,“四皓”回隐于此,能够说进退由己。如班固所言,“此四人避而进商雒深山,以待全国之定”,他们抉择隐居生活其实不意味着尔后不会出生避世,只是暂时退隐罢了。不外到了唐朝,人们有意识把习道隐居当成一种吸引朝廷重视、谋得一官半职的手段,走上了一条通往官场之路的捷径,后人称之为“末南捷径”,“随驾蓬菖人”卢躲用的故事便是对该词的更佳诠释。
卢躲用少时就以文辞才学著称,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号称多能之士。考中进士后,他先是隐居在末南山,目标是结交官场中人,期待朝廷征召。后来,因为唐高宗经常驾临东都洛阳,他又在靠近洛阳的少室山找了一个隐居的处所。天子的车驾往返于长安、洛阳,卢躲用也随之驰驱于末南山和少室山,得了个“随驾蓬菖人”的称号。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卢躲用胜利当上左拾遗,如愿以偿做了官,后又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因为依附承平公主,卢躲用做了承平公主的男宠,最末落了个放逐岭南的下场,晚节不保。据说有一次他的道士伴侣司马承祯要退隐露台山,送别时,卢躲用指着末南山对他说道:“此山中大有益处,何必跑到露台山。”司马承祯回以:“以仆视之,官吏之捷径耳。”此即“末南捷径”最早的出处。
圣寿寺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五台山圣寿寺内,从塔的形造来看,其修建时间最晚不迟于初唐
活死人墓
宋辽金政权相持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改变。末南山南北麓成为宋、辽、金国的边境和军事重镇。金庸写做《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时,将布景设定为南宋年间,他没往末南山实地察看过,相关文献材料是查阅过的,从《射雕英雄传》的“附录”(关于“全实教”)亦可看出一二。书里的王重阳,在汗青上确有其人,在末南山也住过一段时间。
王重阳出生在北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腊月二十二日,咸阳大魏村人,从小进修好、善骑射,健勇绝伦。他13岁时,金灭北宋,将关中地域划回伪齐刘豫统治。政权更迭对一个少年会带来如何的影响,我们无从得知。只晓得金太宗天会十一年(1133),王重阳参与了贡举测验,功效首屈一指并谋得一小官,上班没多久就被撤职,失看的王重阳转而又往参与武举测验,以武举状元的身份当起了甜河镇酒监。那完满是牛鼎烹鸡,郁闷的他对外自称“王害风”。在外人看来,他全日醒酒疯歌,确实有点疯疯癫癫。倾慕道教的他渐生隐遁之心,48岁那年,他决定抛妻弃子,前去末南山南时村修炼。他在那挖了一个洞窟栖身,面积极其有限,充其量也只能包容二三人,取其名曰“活死人墓”。墓上挂一小方纸牌,上书“王害风灵位”五字,后又在“活死人墓”的四个角落各类植了一株海棠树,称“吾未来使四海教风为一家耳”。两年多后,王重阳填埋“活死人墓”,迁居刘蒋村,与道友和玉蟾、李灵阳等配合结庵修炼,并主动在末南一带传道。不外,他的影响力有限,只招来为数不多的几个门徒。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56岁的王重阳火烧刘蒋村茅庵,告别道友赴胶东半岛布道。恰是在那里,他度化了马钰、谭处端、丘处机等七位门生,因为大门生马钰富甲一方,出资修建了“全实庵”,从此全实教的影响才逐步扩展,有了一部门信徒。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带着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徒回陕西故土,路经汴梁时留下遗言而逝,两年后,马钰等人赴汴梁将其遗体迁回刘蒋村“祖庵”厚葬。能够那么说,王重阳的最后修行之地和最初埋葬之地都在末南山,所以,金庸在小说中将全实教的活动地点转移到末南山,并把“活死人墓”打形成了“一座极为宽阔宏达的地下仓库”。
根据《神雕侠侣》的说法,活死人墓为“昔时王重阳起事抗金之前,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年方始建成,在此中暗躲器甲粮草,做为山陕一带的底子,外形筑成坟墓之状,以瞒过金人的耳目;又恐金兵末于来攻,墓中更布下无数巧妙机关,以抗外敌。义兵失败后,他便在此隐居。是以墓内房舍浩瀚,通道繁复,外人进内,便是四处灯火辉煌,亦易迷路,更不消说全无丝毫星火之光了……”那完全就是为古墓派离开尘世隐居做好了充沛的预备,偏偏杨过的闯进让一切变得纷歧样了。如学者张媛所言:“便于隐居的古墓以及具有隐逸特量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呈现在末南山上绝不是偶尔的,而是金庸基于末南山的‘隐逸’文化特量所停止的描绘与塑造”,对杨过来说,在末南山上“活死人墓”中的生活其实不意味着远离尘世,“反而是他通过向高人进修、与高人商讨进步本身的才能,期待时机,进进江湖的绝好时机”,将其视为另一条“末南捷径”也未尝不成。
不难看出,“末南山”远非一座山脉所能定义,它是道教名山、释教圣地和文人画家灵感的来源,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景看,那或许也是它呈现在金庸小说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