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镜头下淮海战争中的国军:士气低落,图6为杜聿明被俘场景
(淮海战争,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战争从1948年11月6日起头至1949年1月10日完毕,以解放军的成功而了结,此中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亡及改编,而解放军则伤亡13.4万人。那是一组美国摄影师拍摄的淮河战争中的国军照片,十分稀有。)图:正在歇息的国军,照片左一仍是一个孩子,他们期待乘坐火车往前线。
图:一名国军在火车车厢里,罕见的放松时间,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只猫。
图:国军在战斗的场景,以房屋为掩体,利用的兵器是一把捷克式轻机枪。
展开全文
图:正在食饭的国军,没有菜。内战后期,国军的后勤补给越发困难,能食到米饭已经很不错了。
图:正在挖战壕的国军。因为淮海战争处于岁尾期间,北方气候越发冷冷,国军挖战壕的速度停顿十分迟缓。
图:杜聿明被俘虏的场景。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纵看其军旅生活生计,他历任黄埔军校教诲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心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教诲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先后参与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内战。
图:一名手部受伤的国军,伤口用厚厚的棉絮包裹,可见其时国军医疗前提的简单。
图:正在歇息的国军,晚饭每人一碗稀饭和一个干硬的馒头。照片中的国军士气低落,脸色痛苦,斗志全无。
图:正在施行保镳的国军,兵器是一把捷克式轻机枪。其时,捷克式轻机枪在国军中到处可见,该机枪口径7·92MM,表尺射程1500米,外表更大特色是20发拆弹匣在枪身上方,对准基线要移向弹匣左侧。
图:国军伤员们,此中一名伤员因腰部受伤,只能靠棍子支持迟缓行走,他脸色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