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为什么鸳鸯要说“酒令大如军令”呢
在中国传统的节庆日时,往往都有响应的饮酒庆祝活动,如元旦夜欢饮“年酒”,端午节避邪免疫饮“菖蒲酒”,重阳节则饮“菊花酒”;还有喜酒、满月酒、寿酒等等的饮酒文化。
鉴于商纣王曾设酒池肉林,生活穷奢极侈,因而招致民怨亡国,所以周王朝设有“酒正”的官员掌管饮酒,后来还造了“酒德”、“酒礼”标准宴席饮酒的礼节。在《尚书·周书·酒诰》上载的就是告诫人不成酗酒,并说“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饮惟祀(在祭奠时才气饮酒)”的那些酒德,且严禁群饮、崇饮。
除了有标准人们行为的“酒德”、“酒礼”,中国饮酒文化中还有所谓的酒令。“酒令”是古代宴会中,饮酒时扫兴的游戏。即选举一报酬令官,余者听他的号令,轮流说诗词或做类似的游戏,输者或违令则需受罚饮酒。
《红楼梦》中多处提到“酒令”,十分写实,让人叹为看行。四十回︰“鸳鸯也不即不离,谢了坐,便坐下,也食了一杯酒,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管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又如四十二回︰“宝钗笑道:‘你还拆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那么,为什么鸳鸯要说“酒令大如军令”呢?
展开全文
“酒令”最早脱胎于周朝酒官轨制,而流行于隋唐时代。从王公贵族、文人雅士逐步传播到民间,并构成一种酒令文化。唐代诗文中酒令呈现颇多,如白居易《同李十一醒忆元九》︰“花时同醒破春愁,醒折花枝当酒筹。”其它还有各类介绍酒令的书,如《醒乡律令》、《小酒令》、《酒令丛钞》等。
春秋战国时,又把“酒令”比为政治,所以称为“觞政”。在酒宴中行酒令必需严厉从命令官的号令,令行制止,谁都不克不及违背,所以说“酒令大如军令”。《诗经小雅》上记载:“凡此饮酒,或醒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而监、史说的就是酒官,监视酒宴上的次序,避免因滥饮而违犯礼制,所以“酒令”也具那种节造饮酒的感化。汉代呈现了严厉的酒令规则,如:“凡明知令当如斯而有意违拗者,杖一百,徒一年;客有量小不克不及奉令,寄酒一门,甚为两便。”其时便使得令酒令严如军令。
古代的酒令在史册上呈现的品种繁多,有牙牌令、雅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四书令、典故令、测字令、骰子令、不语令、急口令、手势令等等。饮酒行令者必需是机智灵敏,有必然的文学才调,而酒令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天文,诗、词、曲、赋,花鸟景物,常识普遍包罗万象,是极多摘多姿的饮酒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