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流水》,浮云流水千山过,日落江边觅梦人!
古琴 流水
音乐:
葛勇 - 心闻妙香
《流水》
原创琴诗
做者:李梦怡
六气盘胸澹古论,
洋兮巍矣诉无邪。
与君约过桑田后,
我有名琴不向人。
展开全文
赏析
《流水》,大都人听的是七十二滚拂。殊不知前边弹得越稳重,后面才气越发跳出来。他的流水即是如许。一层层往上叠,一层层往上推,推到悬崖边上猛地跃下,滚拂持续不竭,江河翻倒。他教琴时的原话是“像一地玻璃渣子,藐小,却颗粒棱角清楚。把手立起来,用指甲尖弹。往感触感染。”
《流水》是古琴的典范曲目。相传为伯牙所做,言其志在高山,仁者之乐也;志在流水,智者之乐也。最后《高山》、《流水》本为一曲,至唐代才分做两曲,至宋代又分有若干段数。后世各类传谱固然段数不尽不异,但是乐曲意境大致不异。
琴曲《流水》汗青悠久。明代墨权《神异秘谱》中《高山》、《流水》的题解记载:“《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尔后刊载《流水》的琴谱多达30多种,它们的根本内容和精神一脉相承,也根本连结了8段的构造。
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张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间加了一段,成为9段。所加的那一段也就是为琴家们所著称的“七十二滚拂”。那一段增加了大量滚、拂的手法,模仿水流之声,形象地描画出汪洋浩瀚、急湍奔腾的气焰,是全曲中最凸起、最超卓的部门。此本《流水》又被称为“七十二滚拂流水”或“大流水”。
现今琴人们所弹的《流水》大多摘自张孔山的《天闻阁琴谱》。首段,起全曲水流之势,隐约表示全曲的主题调子。二、三段用泛音写出山涧小溪潺潺、瀑布飞溅的各类泉声。四、五段表示万壑之泉由细流出山汇进大水,并渐有汹涌之势。自六段起,水流汇进浩瀚汪洋,急流穿峡过滩,构成惊涛骇浪、奔驰难挡的气焰,传达了不畏艰险、勇往曲前的操行。七、八段为飞腾之后的余波,忽缓忽急,时放时收,渐渐平复。第九段以杳渺徐逝的气象末曲。
那首琴曲充满着人与天然的协调之音,散发了天籁、地籁、人籁相知相合、天衣无缝的气象。此曲兼有抒情性和模仿性,虚实连系、情景相融、气象高远,成为最受琴家们喜爱的琴曲之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家号“崇道国粹(ID:xiuxingyuncn)”,版权回原做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