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喜启户
唐朝诗人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时,恰逢惊蛰,看到农人春耕劳动的场景,他触景生情,写下一首《看田家》:“微雨寡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尔后人们便把那首诗列为歌咏惊蛰的典范之做,春雨事后,百花清爽;一声惊雷,万物苏醒;田家渐渐,起头耕种。实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美妙气象。
我在想,其时的韦应物,实的听到雷声了吗?鄙谚云,“惊蛰春雷响,家家粮满仓”“惊蛰响春雷,秋来谷满堆”。惊蛰当天打雷,预示一年好收获,但因为各地天气差别,打响第一声春雷的时间,也有所差别。南方一些处所,可能在惊蛰之前,春雷就已经炸响;而北方的第一声春雷,多在3月中旬以后。还好,昔时韦应物所在的滁州,就在南北方中间,也许正好在惊蛰那天,天空中打响了春雷。
但无论听到听不到春雷,惊蛰那个节气,都与雷声有关。《礼记·月令》云:“是月(仲春之月)也,日夜分,雷始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惊蛰时节,春雷始响,冬眠于地下冬眠的虫类,都被雷声惊醒,纷繁破土而出,所以便有“春雷惊百虫”之说。
《说文解字》中载:“惊,马骇也。从马、敬声。”意思是马遭到了惊吓,于是惊车、惊群。然后呢,那些冬眠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谁呀?闹那么大动静?还让不让人睡啦?睁眼一看,哟,春天了,该出往找食的了,再不食就要饿死了。于是一个个抻抻腿,伸伸腰,从墙缝里、地洞里、草堆里、树干里钻出来,起头新一年的生活。
又一个问题来了,那些动物和虫类,听得懂雷声吗?有人说,虽然听不懂,但它们晓得,大地回春的时候,是该起床和开门了,被窝里再温馨,也不克不及总躺在里边。
惊蛰的核心,就是一个“启”字。因为最后设立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惊蛰就喊启蛰。到了西汉,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才改“启”为“惊”,将启蛰改为惊蛰。“启”是开启和启动的意思,意味着到了那个节气,就应该翻开门户,蠢蠢而动。“启”是主动开门,“惊”是惊醒开门,不想开门,也得开门。动物如斯,人类也是如斯,该开门就得开门,该工做就得工做。美妙的生活,只能从创造中来。
按《月令七十二候》,惊蛰三候为“桃始华,仓庚喊,鹰化为鸠”。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浮如今人们面前。喊的喊,喊的喊,跑的跑,飞的飞,百花斗丽,万物争春,谁也不甜落后。(文/刘淑芹 图/张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