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东北亚700年的高句丽之谜,让唐太宗李世民一筹莫展
从隋朝完毕南北朝一百多年的大团结,一统中原,到唐朝的前期,那段时间是我国汗青上比力强大的期间。然而就在那段期间,却有一个神异的处所政权先后与隋朝、唐朝屡次发作战争,让隋炀帝三次大败而回,也让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筹莫展。那个彪悍的处所政权,就是纵横东北亚705年的高句丽。那个神异的处所政权若何鼓起,又因何衰亡?
现实上高句丽原是西汉前期的一个县名,原址在今辽宁沈阳东面100多千米的新宾县。
刘邦晚年,即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叛汉被平,其部将卫满率残兵1000余人亡命东渡马訾水(今鸭绿江),攫取了箕子朝鲜的政权,史称卫氏朝鲜。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在其属地设立了郡县,高句丽就是玄菟郡下的一个县。到公元1世纪初,王莽因高句丽不平从政府的调度,派人设想把高句丽县侯拐骗来杀了。被杀的那小我就是邹牟,也就是高句丽的鼻祖墨蒙。
说起墨蒙,不能不说说我们的东北地域。千百年前,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丛林广袤,地盘肥饶,飞禽走兽包罗万象,无数弱小的、受逼迫的、逃荒的部落,从四面八方来到那里。那此中有一收是从我国山东一带“闯关东”往的秽貊人,他们成立了扶余王国。
墨蒙就是扶余人,是一位有着青云之志的年青人,后来在他母亲的告诫与鼓舞下,墨蒙率领本身的几个哥们,分开了生活多年的处所“南下”往创业。
墨蒙一行人来到卒本(今辽宁沈阳东南两百多千米的桓仁县下古城子),在那里成立了本身的根据地,以后又不竭开展,占据了今我国辽宁省东部一带,史称卒本扶余。后来占有了高句丽,那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7年摆布,处于我国西汉期间。
墨蒙据有高句丽后,又通过结盟、联婚、武力等体例征服了临近部落,权力到达鸭绿江一带,构成由扶余、沸流、高夷、沃沮等族构成的配合体。
不久,高句丽就承受了西汉的封爵,成为高句丽县管辖的王国,在尔后的几百年里,高句丽不竭承受中原政权的封爵,但那几百年里,高句丽其实不强大,东汉末年,辽东的处所权力公孙康就曾经攻破了高句丽国都。
幸亏高句丽人在战术上思维清晰,打得过就打,打不外就逃,每次被强邻攻破国都后,高句丽人都逃进东北亚的山岭和丛林中韬光养晦,一旦时机降临,就再度杀将出来,从头成立政权。
展开全文
但魏晋之后,中原进进动乱的南北朝期间,高句丽顺势向外扩大,公元5世纪,高句丽末于迎来了强大时代。公元436年,北魏攻打北燕,北燕亡国。因为北燕和高句丽的关系很好,国君冯弘率领多量军民向东逃进高句丽,那些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力量注进高句丽后,让那个国度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很快在百年间兴起,成为中原王朝的严峻威胁。
跟着高句丽的开展,其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中原王朝对高句丽政权的立场也在发作着改变。
公元598年,隋文帝以高句丽不愿称臣纳贡为由,出兵30万,分水陆两路征讨高句丽。不幸的是,时逢雨季,陆上道路泥泞,粮草赐与不上,军中疫病时髦,虽牵强进至辽水(今辽河),但已无力投进战斗;水路隋军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隋军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
隋文帝身后,隋炀帝杨广登基,征伐高句丽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做为从属国、现在却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并于第二年3月集结起113万大军,隋炀帝亲身批示,远征东北,涉过辽水,进围辽东城(今辽宁省辽阳市)。
在隋朝大军行进的过程中,隋炀帝为表白本身是天朝的仁义之师,曾下达过号令,凡所到之处假设守军投降,就不得再纵兵进攻。成果,在攻辽东城时,每当隋军将士用严重伤亡即将攻破城池时,高句丽守迁就挑出白旗,恳求隋军赐与必然时间约束城中乱民,以便投降。然而隋军一撤离,守将立即差人修补缺口,预备石块和弩箭,待约定投降时间来暂时,就再次挑出战旗。如斯三番五次,百万大军在小小的辽东城下缠足不前。
辽东城久攻不下,隋炀帝分出部门军力绕开辽东城,越过鸭绿江,一路向平壤挺进,最初在距平壤城15千米的处所安营。那时高句丽上将再次利用诈降手段,在隋军认为已经成功时,突然出击,隋军一触即溃,败返鸭绿江。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就如许暗澹收局。
隋炀帝不甜心失败,随后又接连两次远征高句丽,不单没有征服他们,反而为本身带来了没顶之灾。因为比年战争,死伤无数,以致隋朝境内生灵涂炭,响马蜂起,全国大乱,隋朝很快在各地起义兵的冲击下消亡,隋炀帝杨广也被部将杀死。
隋朝消亡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做为一代明君,深知隋亡的原因,理应吸收教训不再攻打高句丽。唐太宗在其他方面确实承受隋亡的教训,行事处处小心隆重,末生未犯大错,全国呈现少有的承平气象。可唯独在征高句丽一事上,贤明的唐太宗却和昏庸的隋炀帝千篇一律。645年3月,太宗以高句丽欺新罗为由(新罗其时是唐朝的从属国),率大军从洛阳动身,御驾亲征。唐军渡辽水,在初胜后,却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遭到固执阻击。因为守军殊死对抗,唐军至10月仍未霸占。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凯旅,数万将士死亡疆场。
唐太宗并没有因而次失败舍弃征服高句丽的目标,到了晚年还念念不忘,命四川等地伐木造船,以备海上征高句丽之用,成果形成山民暴动,唐朝动用了数万大军,用了几个月才将起义镇压下往。贤明的唐太宗差点走了隋炀帝杨广的老路。高句丽为何让隋唐几代皇帝如斯牵肠挂肚,倾尽全力,必欲除之然后快?唐太宗出征前,曾对摆布说:“今全国大定,唯辽东高句丽没有臣服,我来取之,不给后世留下遗患。”那句话道出了征伐高句丽的底子原因——高句丽正在成为中原王朝的更大威胁。
其时的高句丽已在东北亚鼓起,掌握了今辽宁东部、吉林省东部和朝鲜北部的大片地盘,四周各部落小国纷繁臣服,回纥等善战的游牧民族都已为其所用,就连强大的突厥汗国也已和高句丽结盟,不竭侵扰中国的北部边境。在朝鲜半岛上,百济已成为高句丽的盟友,正预备消亡隋唐的从属国新罗,一统朝鲜半岛;关于中原王朝,高句丽摘取外表顺服,暗地积存力量的战略,假设中原呈现内乱,则乘机侵吞地盘,加强实力。有学者阐发,隋唐期间高句丽生齿应在500万摆布,常备军应在50万人摆布,已成为东亚地域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强国,间接威胁中原政权的不变。
恰是因为高句丽的威胁愈发严峻,隋唐期间征战高句丽就成为重要的国度战术。虽然屡次面对失败,虽然可能招致国破家亡,隋唐君主们始末没有舍弃一个战术目标:消亡高句丽。后来东北地域的辽、金、女实都成为宋、明朝的头号边患,女实以至成立清朝,进主中国近300年。比照汗青,隋唐君主征伐高句丽,可谓深谋远虑。
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未完成的征伐仍要陆续。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将最初消亡高句丽提上了日程。高宗固然没有太宗的雄才大概,却赶上了汗青的更好机遇。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高句丽的军事专制者泉盖苏文(也做“渊盖苏文”,是高句丽的丞相,掌军政大权,类似曹操的角色,国王是傀儡)身后,他的儿子们之间发作了猛烈的夺权斗争,其嫡子泉男生失败,因而投奔大唐,期看大唐能出兵助他夺回权位。
唐高宗借此时机,以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联军南北夹攻高句丽。我国民间到处颂扬的“薛仁贵东征”的故事,说的就是唐初上将薛仁贵跟从唐太宗和唐高宗东征高句丽的故事。
公元668年9月,高句丽的国都平壤被攻破,高句丽国王高躲率文武百官出降,高句丽消亡。大唐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之后东亚构成以唐朝为中心的单一文明圈。
唐灭高句丽后,赦宥了高氏王族的全数功行,并将高氏王族900余口遣送至长安,次年,高氏末代国君高躲病死在长安,大唐以郡王之礼埋葬,而高句丽王族的后人从此就完全融进中国社会,像唐朝上将高仙芝就是高句丽王族的后嗣。而且高句丽属地绝大部门生齿也南下融进了唐王朝内陆,从此,自墨蒙起头据有的高句丽就从汗青上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