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代战神,死于女人之手险遭灭门,独一后代通过改姓逃过一劫
被称为“汉朝开国三杰”之一的韩信,助刘邦夺得全国大业,韩信一生不曾一败,被后世封为战神,民间别史就传播着,汉高祖刘邦固然许诺韩信“三齐五不死”,但他的皇后吕后在不违犯“五不死”的情状下,把韩信悬挂着,让女人用竹签把韩信扎死,更惨的是韩信还遭“夷三族”,在灭门时,有一个三岁幼子,被韩信的食客躲匿,后来辗转被送到南越,而且改姓,将本来的“韩”拆开,改姓“韦”以求自保。
▲韩信虽是汉朝开国三杰,却惨死并且还遭“夷三族”。(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三齐五不死”是民间别史虚构出来的,“三齐”的指的是“与天齐”、“与地齐”、“与君王齐”;“五不死”指的是韩信能够“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王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刘邦的皇后吕雉,通称吕后。(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韩信既然被刘邦封“三齐五不死”,为何毕竟被吕后给杀了呢?因为韩信被杀的时候,连王都不是,只是列侯,所以吕后更不消顾及什么“三齐”了。而为了不违犯“五不死”,吕后号令人用布袋包住韩信,将韩信悬挂于大钟之内,让一群女子用竹签,把韩信扎死。
据史乘记载,(吕)后欲杀韩信,命武士推出斩之,韩信大喊:“臣昔求铁券,皇上指六合许臣,‘见天,首不加兵,见地,领不加刃’,今功臣身处六合之间,恐人言汉背誓?萧相国能够为证!”
展开全文
萧何奏道:“确有此事。”吕后大怒,要惩罚说实话的萧何。萧何又奏:“将韩信绑在大钟之内,就是不见六合;以竹竿削尖,刺其心脏,心非领袖,竹竿亦非兵刃。”
于是韩信,被绑在钟内以竹竿刺心而死。有的版本以至加上,刘邦许诺“汉朝有君王的一天,世上没有杀韩信的刀子、没有吊韩信的白绫、也没有毒韩信的酒”等。
图片来源于《忘川风华录》手游
吕后杀韩信,有萧何的襄助设想,才得以胜利,在刘邦兴起的时候,也是萧何选举韩信为上将军,也就是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写到
“信之为上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或许就是害死了韩信又让韩信一家灭门,所以当韩信的食客救了韩信的三岁幼子将其躲匿,并把那动静告诉了萧何。
萧何心中又生出愧疚的怜悯之心,静静的留下韩信的小儿子,以至将其子送到南越隐居,制止遭到思疑,因而“韩”往了右边,改姓“韦”,韩信的后代,从此酿成姓“韦”,并在南方一代开展。
《淮阴志征访稿》有记载:广西一土司和族人奉祠汉代开国上将军韩信,他们都是韩信的嫡传子嗣。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书的《辞源》也记有“萧何匿韩信子于南粤,取韩之半,改为姓韦”。
参考材料:《容斋续笔.卷八.萧何绐韩信》《淮阴志征访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