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你可传闻过如许的清水岩?

你可传闻过如许的清水岩?

misa2 04-20 4次浏览 0条评论

你可传闻过如许的清水岩?

清水岩

清水岩位于安溪县城西北20 公里处的蓬莱山上,供奉清水祖师,素称闽台释教圣地,是国度AAAA级名胜光景区,福建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享誉国表里的朝圣、游览胜地。

蓬莱山,古称张岩山。那里岩峰屹立,怪石嶙峋,林木葱茏,奇花异草遍野,蜂飞蝶舞其间,旖旎的南国光景,堪称与神话传说中的“洞天福地”相媲美,故易名蓬莱山。岩寺位于海拔 500米的半山处,岩石环立,泉水清澈,故名为清水岩,素有“泉石无双地,蓬莱第一峰”之赞誉。

清水岩可以成为宗教圣地及旅游胜地,则缘于宋代名僧普足的驻锡。普足,俗姓陈,普足是他落发后的法名。宋景祐四年(1037 年), 普足降生于永春县小岵乡。自幼落发于大云院,学有所成后结庵于永春高泰山,成天闭关默坐,严厉修持戒定慧。后从师永春大静山明禅师,得明禅师精点实缔,苦读佛典三年,末于悟道。普足遵从明禅师“多行善事”、“利物济世”的教导,返回高泰山庵院,努力于施医济药,普救贫病,并募缘修建大小桥梁数十座,以利往来。后来,普足移庵麻章,苍生尊称为“麻章上人”。

每逢旱灾,普足便毛遂自荐为民祈雨。史载,宋元丰六年(1083年),蓬莱一带大旱无雨,田地龟裂,庄稼枯干,苍生心急如焚。村夫便到永春县麻章庵恭请名僧普足前来设坛祈雨,登时天上乌云翻腾,雷喊电闪,随即普降甜霖。苍生感念普足道行精湛,纷繁敦请他驻锡张岩山。普足亦慕张岩山是一个光景幽雅平静、宜于修身养性的好往处,便应允卓锡。本地苍生遂云集张岩山,“辟除菑翳,剪拂顽石,成屋数架”,为普足筑寺。普足见那里岩石壁立,泉水清澈,故称之为清水岩,普足亦被尊称为“清水祖师”。

你可传闻过如许的清水岩?

展开全文

千百年来,关于《清水祖师斗山鬼》的传说,普遍传播于闽台两省民间。它印证了创建清水岩寺宇期间,清水祖师与恶劣天然情况做艰辛斗争的履历。相传筑岩寺之初,有100个山鬼亦欲并吞山灵水秀的清水岩。祖师约山鬼比法,胜者居之。山鬼恃鬼多势寡而无恐。比法那天,祖师手挥宝剑,跟着一道电光闪过,霹雾响处,巍峨山岩一分为二,一半滚下山坑,另一半屹立云天。山鬼吓得目瞪口呆,但其实不服输。祖师旋即又解下腰间悦巾,将悦巾化成桥梁,横跨两崖之间,便单独从桥上悠然而过。寡山鬼见祖师平稳无恙,也鱼贯上桥。待山鬼走到桥中间,祖师轻吹仙气,帨桥立即断裂,山鬼纷繁坠下万丈深潭,肝脑涂地。逃脱的山鬼为了报仇雪耻,将祖师骗进山洞,封住洞口,在洞外燃火压焰,诡计用炊火熏死祖师。连续烧了七天七夜,山鬼认为祖师必死无疑,便翻开洞口,可是祖师仍然活生生地从洞中走出来,只是脸被熏得像黑炭一样。那就是民间又称祖师为“乌面祖师”的由来。

清水祖师料定山鬼不单对本身不会善罢甜休,并且还会危害四方苍生。他决定收服山鬼,便脱下袈裟,展展于地,独坐袈裟傍边。寡山鬼轮流拽拉祖师,想把祖师挈出袈裟。但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山鬼,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嘘嘘,祖师仍纹丝不动。祖师走出袈裟,问山鬼敢不敢进坐袈裟?山鬼自恃祖师奈何他们不得,留四名彪形山鬼盘踞袈裟四角,其余便一齐进进袈裟。那时,祖师突然将袈裟四角提起,捏拢成袋子,用力一摔,将收进袋中的山鬼全数摔死。四个盘踞在袈裟四角而捡了一条小命的山鬼,恐惧祖师法力无边,恳求祖师饶命,宣誓永不做祟,并愿效劳祖师。祖师收服他们为殿前护法神。那就是岩宇秘诀内赵、王、苏、李四上将的来历。

而《方池浮杉》的传说,却为清水祖师蒙上神异的色彩:相传,兴建岩寺时,因缺巨杉做大梁。普足扮做商人,专门到大山里向杉主言明要购置山中的“无尾杉”。杉主深知林中无尾杉少少,当即收了很少的一点钱,许诺林内无尾杉听凭砍伐,但限制在五日内要砍完移离,过期禁伐。普足欣然容许,回岩后即在岩坑崖沼间,吩咐徒寡挖一方池,池中凿一洞眼。寡不解其意。第二天晚上,暴风骤起,大山内刮得更猛,许多粗大杉树被风刮得断尾齐腰。翌日,普足上山选砍此中大材,投放于沟中。刹那间,沟中杉木不见,而在清水岩的方池洞内,竟然竖出一根根栋材。出乎不测的小沙弥,拔出九根大杉,心中策画着挂梁大柱都已足够,随口喊声“够了”,话音刚落,第十根刚露出洞眼的杉头,遂隐住不动。爰至近世,方池洞眼中还留有巨杉。为后传颂。

清水祖师卓锡清水岩后,广施医药,治病救人,行医建州、剑州、汀州、漳州等地。四周苍生生活碰着困难,祖师也愿意相助,苍生普受其恩。18 年间,先后三次改建、扩建岩寺,四乡五里的村民亦纷繁捐献钱物,兴建寺院,使清水岩寺粗具规模。同时,祖师还把次要精神用于修桥造路。他先后募集巨资,建造了涌泉桥、谷口桥、汰口桥等,便利行人来往。建造洋中亭,便民义诊施药。

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蒲月十三日,清水祖师仙逝,享年65岁。远近苍生得悉凶讯后,哀思万分,痛哭流涕云集于清水岩,瞻礼赞颂。过了三天三夜,祖师遗容神采稳定,实仍有道之人也。世人运石筑塔于岩后,埋葬祖师,并雕琢沉香木神像,奉祀于殿中。很多村落建造寺院,从清水岩分炉奉祀。

清水祖师去世之后,安溪苍生深深驰念他生前的恩泽,传播着祖师许多灵迹显著的传说。因而,南宋时清水祖师先后四次得到朝廷的敕封。第一次村夫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 年)请封,隆兴二年(1164年)旨下,敕封为“昭应巨匠”。第二次村夫又于淳熙元年(1174年)前后请封,淳熙十一年(1184年)旨下,敕封为“昭应慈济巨匠”。第三次于庆元六年(1200年)请封,嘉泰元年(1201年)旨下,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巨匠”。第四次于嘉定元年(1208年)请封,嘉定三年(1210年)旨下,再敕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巨匠”。

清水祖师在世时是北宋期间的名僧,圆寂后被奉为神明,还“显灵”为民治病、驱除蝗虫,助民抵御响马,名望大振。《清水岩志》称:“每逢病疫”,“求师祛除”;又称“常人有疾病,时有雨阳,及响马之忧,随祷随应。”而从 南宋朝廷四次敕封牒文看,清水祖师更成为闽南苍生心目中代天行雨的神灵。有一则《移雨泉州府》的传说,则详述了清水祖师祈雨灵应之神异:祖师为民祈雨,闻名遐迩。相传,宋代办署理学名家实德秀出任泉州知府时,天逢大旱,当即延请祖师佛像到泉。在祈雨地高搭芦棚,供奉祖师,而空其棚下,出示晓谕城民,前来祈雨者,多带金纸香烛,堆叠祖师神座之下,表示假设祈求不雨,则放火燃烧。时届正午,公然雷霆霹雳,大雨倾盆。那时,知府斋中飘来梧桐树叶,上书有四行小字:“雨是江西雨,移来泉州府;老佛若无灵,满身成火灰。”实知府拜服,亲送祖师神像回岩,并在前贤题悬的“实人”匾上,前添一“实”字,成为“实实人”,以示崇拜。现清水祖师第十首灵签诗有“火发连天炎,岭危往路难,若无天降雨,祸福在人世”之句,即纪其事。

元代,朝廷和父母官府对清水祖师亦大加推崇。明清期间,清水祖师的香火广泛八闽大地,影响极大。文献记载:“自宋以来,历任郡守司牧,祷雨祈祥,靡不辄应,庙食于今八百余年矣。自上游延、建、汀、邵,以及下流福、兴、漳、泉,晋殿而分香火者,不堪记数。”在闽北和浙南一带,有许多山岩,如霞宝岩、珠帘洞、岫岩、青狮岩、地盘公岩、天心岩、庭院岩等,都供奉清水祖师香火,故谚语云:“有岩就有祖师公。”

清水岩自建以来,历经修建。清水祖师圆寂后,住持僧惠清四处募缘,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 年)又改建殿堂、大躲楼、复阁等,寺院的规模愈见浩荡。景炎二年(1277年),清水岩寺宇遭兵乱而毁坏。翌年,僧一果住持清水岩,谋划重建岩宇,苍生踊跃集资,先后营建了殿阁和茶寮。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僧一果圆寂,其门生崇远等承师遗志,续修寺宇,到元延祐四年(1317年),工程告竣。《清水岩志》对此次重建岩宇做如下记载:“大小庙门、门楼、官廨、仓宇、浴室、后架、邮亭,未盖者盖之;雕饰像相,漆绘灰土,未完者完之;甚以表里更张,开宗明目,有所利益,毕力成之。”清水岩“帝”字形构造和99间的浩荡规模,至此已奠基下来。

明清期间,清水岩宇又屡次修建。规模较大的修建有三次:一是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泉州开元寺僧正隆率徒寡住持清水岩,用了24年的时间修建岩宇。万历十八年(1590年)僧正隆回西后,其门生日恩、日盈相继住持清水岩,陆续修建岩宇,知县廖同春捐巨资修建觉亭、展设觉路,使清水岩寺院再添异彩。二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僧钟荣与监生柯大梁、刘飘芳等人四处募捐,于翌年修葺了觉亭、昊天口、中阶和摆布阶、上下殿、工具楼、大悲阁等。三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住持僧伶俐募巨资,重修岩宇,闽南苍生踊跃捐款捐物,添砖加瓦,凡大殿、释迦楼、昊天口、工具楼、看音楼等建筑均停止全面重修,使岩宇面孔面目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清水岩寺得到有效的治理和庇护。在国表里同胞的鼎力撑持下,先后停止了20 屡次的维修。特殊是1978年以来,先后在光景区内重建海会院、觉亭、洋中亭,整修觉路,新建清水庙门、看云亭、瞰龙亭、歇息长廊、祈雨台等一多量新景点,配套建立宋代古街、泊车场、清水山庄、景区公路等设备。1998年起,清水岩管委会又筹巨资按古文献记载的整体规划、建筑风气对岩寺停止全面的整修,翻修屋盖,雕梁画栋,饰金上漆。岩殿仍呈“帝”字形,既保留古代遗存的原貌,又有开展、立异。

清水岩寺是国内唯一的“帝”字形构造岩寺。殿宇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昊天口,从岩庭正中登石阶至外廊,上又虚设一层附在岩壁,后檐及中间各减柱四根,成为廊道。第二层为祖师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补间展做两垛,雀替精雕龙凤,把稳间如意斗拱,穹窿藻井,余如平拱天花。殿前有两根辉绿石凿刻的翔龙蟠柱,雕工精巧,条纹顺畅。第三层为释迦楼,俗称“顶殿”,石檐把稳间设木龛,崇奉释迦佛。主殿两侧依次毗建楼阁亭榭,大庭左侧为檀樾祠,右侧为看音阁;上右侧为芳名厅、客舍,上左侧为斋房、食堂等,层叠勾连,巍峨壮看。岩殿外看墨墙碧瓦,下檐翘角,华贵堂皇。殿前壁上,金龟戏水、飞鸟飞翔、垂柳丝飘、月照荷塘等一幅幅浮雕石刻,别开生面,栩栩如生;殿内翔龙蟠柱,唤之欲出;梁柱彩绘斗拱,光芒耀眼。整座殿堂外型既古朴典雅,美仑美奂,又气焰澎湃。 蓬莱祖殿巧妙地融人工建筑与天然岩壑于一体,无论是建筑规划,或建筑风气,或雕琢艺术、粉饰工艺等,均颇具特色。祖殿外有清水秘诀、觉亭、三忠庙、护界宫等楼阁亭榭,与寺院联缀,构成一个寡星拱月的建筑群。

清水岩寺中镌有诸多古联。有明进士、闻名书法家张瑞图题的“莺花随世界;楼阁依山巅”。有清进士唐桂生题的“泉石无双地;梦觉第一关”、“早识名标海上;谁知景在人世”、“八字纶音貤宋室;一泓清水肇桃源”。有清知县王植题的“长思身业根心业;每念前因起后因”。有长乐进士柯德华题的“蓬岛何人参正果;东楼此日洒芳尘”、“灵昭裂竹妖魔伏;垂青清溪德泽长”、“千年雨化犹今,问裂竹乔松,当日曾沾法水?六老风流如昨,蹑丹崖翠壁,此山实是蓬莱”。有清举人凌翰题的“无是无非花自笑;即空即色棒当头”、“法龙衔雨回残照;野鹤穿花出晓云”等。此外,寺中还悬挂和珍躲了许多前人及现代名人题赠的贵重匾额。

清水岩有浩瀚的文物奇迹。据《清水岩志》记载,现存的文物奇迹共66 处。别离为:宋代29处,元代1处,明代8处,清代5处,近代新展示的23处。另有16处已埋没。此中仅碑刻共有20多处,涉及宋、元、明、清各代,书体有篆、隶、楷、行等,以楷、行为最多。在那些文物中,以宋代“岩图”碑刻最为贵重。1985年,清水岩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庇护单元。

你可传闻过如许的清水岩?

清水岩是享誉国表里的游览胜地。从蓬莱镇鹤前大桥起步,昂首往上看,清水岩象匹雄狮,披着娇媚的绿拆,在振鬟长嘶,腾欢跳跃,撤蹄奔跑。沿着盘曲围绕的石阶古道拾级而上,路旁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芳香扑鼻;沿途“袈裟石”、“丹臼”、“药砧”、“仙脚迹石”、“小鬼弄金狮”、“石船”、“石蒸笼”等奇岩怪石,形神逼肖,惹人进胜。山回路转,自泊车场登上朝圣台阶,右侧为“出米石”,左上侧为海会院。沿路前行,经清水山庄、宋代古街,过三忠庙,即可看到“枝枝朝北树”、觉亭。沿觉路前行,“纶音坛”、“六老同游碑”、“岩图碑”、“罗汉松”、“方鉴塘”、“护碑亭”、“裂竹”等天然景看和人文景看令人琳琅满目。进秘诀,诣岩宇,伫立殿前楼廊上,层峦叠翠,田园如画;近览,奇峰壁立,岩石嶙峋;回眸,寺院宏丽,楼阁层叠,金碧灿烂。光景斑斓恼人的清水岩,加上历代传播的关于清水祖师的种种神异传说,每年吸引国表里 60万旅客前来进香朝拜、看光旅游。2002年,清水岩被评定为国度AAAA级名胜光景区。

明末清初,跟着安溪人移居台湾,清水祖师香火也传进台湾,渐成各地的守护神祇。清代康乾之后,台湾祖师庙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但凡有安邑公众聚居的处所,必建有祖师寺院寺院。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台湾省共兴建有61 座清水祖师庙。1949年以来,台湾又新建了很多祖师庙,如今祖师庙已超越100座。此中,位于台南市南区四鲲鱼身的龙山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 年),有“全台开基祖师”之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汗青。创建较早的还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兴建的高雄县仁武乡的福清宫,雍正元年(1723年)兴建的台南县佳里镇的震兴宫,雍正八年(1730年)兴建的台南县新市乡的灵昭宫,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兴建的台北县三峡镇的长福岩,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兴建的台北市龙山区艋舺清水岩祖师庙等。艋舺清水岩被称为台北市三大寺庙之一,庙联点明:“本清水岩,名淡水寺;辟草莱地,造蓬莱山”;“佛是祖师,我先辈已称门生;岩乃清水,此淡地好溯源流。”道出了闽台清水祖师崇奉的源与流的密切关系。 此外,淡水祖师庙、高雄的洲仔清水宫、仁武福清宫等寺庙均规模较大,香火长盛。民国36 年(1947年)起重建的三峡长福岩是台湾闻名画家李梅树传授与台湾名匠的呕心力做,是台湾寺院艺术雕饰的代表,被誉为“东方艺术殿堂”。

在东南亚地域等地,也建有很多清水祖师庙,为浩瀚旅侨民胞所奉祀。在缅甸,仰光市郊高解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建有福山寺供奉清水祖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丹成加乙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建有祖师庙,1970年又分设佛坛于雅加达其他处所,香火兴旺。在马来西亚,槟城于清末建有一座供奉清水祖师的寺庙,该庙在每年特定的一段时间内,临近处所有许多蛇云集于庙内,却从不伤扰善类,故名“蛇庙”;1962年,沙巴州兴建腾南巷,供奉清水祖师;1976年后,旅游胜地云顶高原亦兴建一座占地28英亩的清水寺。在新加坡,纳闽在清末亦建有碧南堂,奉祀清水祖师。此外,在泰国、越南、澳州等地也都有蓬莱清水岩的分炉。现清水祖师已成为国表里同胞的配合崇奉,成为联合乡情的桥梁和纽带。

在安溪各地,特殊是蓬莱镇区周边处所,还世代延续有崇奉清水祖师迎春民俗。它始自宋代,盛于明清,沿至今世。此中蓬莱镇每年开春举行的“迎清水”巡境活动,以其规定非常严谨,仪式、法式非常严厉,汗青悠久,仪式慎重,盛况长久不衰而闻名泉南各地和海外。巡境活动把平原点和金谷的汤内、涂桥等天然区域分红 3个庵堂9个社保27股,每股9年轮值举办一次,循环往复。每年的三月初一要举行“拈大旗”仪式,确定“大旗”、“车鼓亭”、“神前吹”的详细分工;此中拈得“大旗”的佛头股要推举“大旗头”和1名德高垂青的长者充任“巡境司(春官)”,主持昔时的一切巡境事宜。同时通过“投卜”择定“开香日”。开香之日亦有严厉的法式,如佛头股的家家户户要置猪头五牲、清菜香果到佛头厝供祭,次日凌晨还要上清水岩举办迎座仪式。在清水祖师迎春巡境的三天中,要举行各类仪式,如献花献茶、换衫换轿等,迎春仪仗浩荡,规格持重,法式持重,大致分为“春官阵”和“火阵”两部门,随香还有鼓乐队、民间文艺步队及公众等,人数多时上万人。其巡境的道路也必需按古例规定的线路行走。步队中的擎大旗独具特色。旗杆是一根连头挖起的全竹,曲径斗大,杆长三丈三尺,重百余斤,旗上写着“敕封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巨匠菩萨”14个大字。旗头一手从底部托起,另一手倒抱旗杆前行,做为游春步队的前导,后来改为扛着前进。途中各庵堂都要按议定地点摆列“供筵”候敬。蓬莱清水祖师迎春巡境风俗世代相袭,熔铸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深入的汗青意蕴。

清水祖师,为民祈雨,展路架桥,施医济药,普救贫病,深受闽海遍地苍生所恋慕敬重。千年古寺依山而筑,重楼复阁,光景幽丽,闻名遐迩。历代逸客骚人,踵接肩连,登临览胜,挥毫泼墨,留下诸多标致诗篇。现谨录数首于下:

宋庆元二年(1196 年)进士、安溪人连三益在《登清水岩记事》一诗中曰:

蓬莱一境最奇哉,门外坑流傍石隈。

巨竹不知何时裂,乔松老是昔年栽。

石移莫匪神功运,岩筑更无山鬼来。

料得寡僧行道处,天花芬芳遍苍苔。

宋庆元五年(1199 年)泉州状元曾从龙《题清水寺》诗曰:

壁立峥嵘万仞峰,骑鲸俄蜕葛陂筇。

空留诗句传千古,今在蓬莱第几重?

岩上胜游成幻梦,壁间遗迹暗尘容。

山僧好把纱笼护,莫学阇黎饭后钟!

宋嘉定三年(1210 年)安溪县令陈宓《题清水岩》曰:

飞溜无时断,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禅扃。

岩岫方从认,松篁恰得醒。

草木多掩映,岸竹半伶俜。

船子应频唤,山农讶屡耕。

溅衣黄土重,侵屦碧泉冷。

溪合凹凸白,林迷上下青。

乍褰绵做障,重展玉为屏。

古佛灵如在,微官德岂馨!

心悬炷香案,容肃更衣亭。

晚照催回骑,清风惜暑棂。

凭高闲一顾,人世是浮萍。

明刑部尚书、安溪人詹仰庇在《初登清水岩》一诗中曰:

岧峣佛阁万山岑,泉泻声冷曲涧深。

云度孤峰如有意,僧来芳径自无心。

飞萝影外天花落,乱树空中野鸟音。

到此已知尘不染,况逢旅客早投簪。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 年)冬十月,晋江庄国祯、林云程、黄凤翔、林乔相,南安欧阳模,安溪詹仰庇等六老同游清水岩,留下《题清水岩》六诗,《清水岩志》有载:

扪萝曲上更高峰,远听僧堂已晚钟。

石壁崚嶒无鸟到,洞门幽窈有云封。

一泓清水流千古,四看苍山叠万重。

自是胜游天不竭,故教明月挂高松。

——庄国祯

石势嵯峨进晴空,盘纡路转梵王宫。

崖高斜掩半天日,野旷回吹万壑风。

游子篮舆穿树杪,高僧锡杖度云中。

岩花涧草幽相媚,坐眺行吟兴未穷。

——林云程

天际高山浩水依,层楼绝顶启禅扉。

何年卓锡飞来处,此日衔杯送落晖。

翠径遮垂三百武,荒崖附琢数行挥。

使君兴奋实无两,杖屦跟随肯倦回。

——欧阳模

万仞峰峦百转梯,远远绝顶碧云齐。

菁葱古树无樵径,孤单孤僧共鸟栖。

欲借蒲团消幻障,故教筇杖费攀跻。

仙人待我蓬莱上,石室丹邱路不迷。

——黄凤翔

禅林绵邈久标名,贤主招邀访太清。

风送蓝舆随鹤驭,泉飞瀑布引凤笙。

千年古树萝屏嶂,峭壁悬崖刃削成。

共宿上方诸品静,当窗月色倍清楚。

——林乔相

禅居杳在白云层,石径阴沉晓气澄。

法水饮来明夜月,香枝卧出暗冷藤。

青山载酒随闲到,飞阁听经倚醒登。

五老风流千古胜,幽期怜有一髯僧。

——詹仰庇

跟着变革开放的深进开展,安溪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开展。港澳台同胞、海侨民胞回乡谒祖,诣岩访胜,日益增加。庙宇千年历沧桑,今日更添无限风摘,为各方所钦慕。

(摘选自《安溪寺庙大看》)

来源:安溪史志

山泽仪式石怎么获得
三国志13修改器是什么? 龙岩一绝天马山栈道(原创)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