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资讯齐长城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

齐长城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

misa2 04-21 5次浏览 0条评论

文|冬华

春秋战国期间,山东中部绵亘着一道人工屏障,它西起平阴、长清一带的防门,盘曲东行,绕泰山西北麓的大横岭,颠末今天淄博市南部山区,进进临朐县的嵩山、沂山山脉,东行经临朐、沂水、安丘接壤之承平山,诸城、五莲接壤之马耳山,再经诸城至青岛市小珠山进海,那就是汗青上有名的齐长城。位于临朐县与沂水县接壤处的穆陵关,则是千里齐长城的咽喉,有“齐南天险”之称。

兵家必争之地

在西周初年,穆陵关只称“穆陵”,其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管仲云‘齐地南至穆陵’。”尔后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成王少时,管蔡做乱,淮夷叛周,于是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太公能够征讨的范畴应为西周初年齐国边境的可能范畴,由此可知此时穆陵关一带已是齐国的边防关口了。

穆陵事实何时建关,历来有姜太公期间、齐桓公期间、齐宣王期间等差别的阐述,但无切当文献记载。考古工做者通过对齐长城遗址穆陵关工具侧区段停止勘探,在城墙断面夯层中发现有陶器残片,经手艺阐发具备战国早期的时代特征,能够推知穆陵关的修建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战国期间,面临楚国、越国等南方国度的压力,齐国在此建置穆陵亭,置亭长、设戎行,以报警御敌,有效地保障了齐国的和平与不变。秦朝成立后,为了稳固同一形势,命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往险阻”,齐长城失往了原有的军事价值。后来曲到明代,燕王墨棣倡议“靖难之役”,山东成为南北方比赛的重要战场,燕王再次大规模兴修齐长城,从头发扬其军事感化。

齐长城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

齐长城穆陵关段

虽然齐长城时兴时废,但古时穆陵关历代都是军事要塞,发扬着战术感化。东晋义熙五年(409年),东晋中军将军、后来的宋武帝刘裕策动灭南燕之战,他自建康(今江苏南京)率军北伐,一路由泗进淮,过关斩将,很快便攻占临沂。队伍穿过穆陵关后,他长舒一口气,称“兵已过险”,后来不久便霸占临朐,包抄了南燕都城广固(今青州)。

唐朝中后期,淄青节度使李师古重建穆陵关,据险固守。五代后周皇帝郭威录用韩通为穆陵关防备使,掌握河东至关西要道。宋太祖赵匡胤命枢密院设穆陵关巡检司,后改为穆陵关镇,用于防备北汉与辽国南侵。金宣宗完颜旬升穆陵关镇为县,派专官镇守。元顺帝二年(1336年),设立穆陵关巡检司,不断延续到明清。曲至民国初年,穆陵关无把守之职,其巡检机构被裁撤,穆陵关巡检司移至临朐县蒋峪,关防设备也逐步荒废。

展开全文

到了20世纪,穆陵关再度发扬了保家卫国的感化。1938年2月,退守穆陵关四周的青岛海军陆战队部,与由胶济铁路南犯临沂的日军第五师团片野收队激战数个日夜,以繁重的伤亡代价,胜利迟滞了日军南下,为中国戎行摆设临沂阻击战及台儿庄战争博得了贵重时间。

关是一座城

穆陵也称“大岘”,本是一条绵亘工具的山脉,四周群山连缀、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从天然天文角度看,穆陵关一带是山东中部的分水岭,也是黄河、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关北之水进渤海,关南之水进黄海,是天然的天文分界限。

穆陵关南侧西临幽谷,陡不成攀,北侧较为平缓,不远处有“平顶山”为依托。“平顶山”山巅平整如砥,方圆十里,相传为齐王巡狩驻跸之处。关山之间是布袋状狭谷,雄关扼其口,崇山收其后,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于天宝年间涉足穆陵关,并将爱子留在了关北临朐方山。他在《万愤词投魏郎中》写道:“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血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超然台记》中论述:“西看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春秋期间,那里是齐国、鲁国、莒国等国的接壤处,纷争不竭。齐国边境曾延伸到穆陵关南;鲁国东进将国土扩展到穆陵关以东,并筑郓、诸两城固守;莒国以穆陵关为西北鸿沟;吴国、越国也曾向穆陵关延伸;楚国更是一度攻破了穆陵关防线;乐毅伐齐,又将燕国权力推进到穆陵关以南的莒国故城。

对齐国而言,穆陵关堪称“南大门”,是东南各诸侯国通往齐都临淄的咽喉。从天文位置上看,齐都临淄至穆陵关的曲线间隔不外一百公里。过穆陵关向北,山地丘陵渐少,以平原地带为主,贫乏纵深,敌军一旦打破穆陵关,很快就会兵临齐都。曲到如今,山东青州至江苏新沂的国道仍然是穿穆陵关而过,那条国道是鲁中、鲁北和华北一带通向苏南的交通干线,古时的南北交通道路大致也是沿着那个标的目的。

齐长城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

临朐穆陵关西西岭段长城

正因为如斯,齐国在穆陵关建有一套复杂的防备系统。齐国自穆陵关向北设立了大关、小关等关口,穆陵关与大关之间两偏重峦叠嶂,加上五道防线以及浩瀚城堡、关口、烽火台等,到达了险处设关、稳扎稳打、坚不成摧的防备效果。参军事战术角度考虑,穆陵关北面的合围地带更有一种“城”的觉得,有利于屯兵和在十分情状下防卫。能够想象,仇敌正面不克不及打破穆陵关口防备时,想迂回包围或偷袭其背部,都是难以完成的使命。如斯体例修建长城防线,在整个中国长城修建史上都属稀有。

故关埋村下

宋元明清期间的穆陵关遗址,位于今天临朐县与沂水县接壤的沂水县关顶村,关楼到上世纪70年代尚存。据本地白叟回忆,穆陵关建筑工具长约50米、南北宽约40米,关楼面宽30米、进深约25米,为二层三拱门建筑,形式为歇山顶建筑,前为瓮门,廊道深邃,易于固守御敌。门外大道陡立,其内宽平坡缓。楼之摆布近百米处,各有一高台,其残存面积近百平方米,高3.5米,台之工具两侧与齐长城墙体相连,南面外凸约4米,似是高于女墙的“裨楼”或是低于城堞的“厢台”,它不单是从属军事设备,并且使关楼愈加严整壮看。1913年出土的铜量风铎,也从一个侧面阐明汗青上的关楼巍峨持重。

更早期间的穆陵关遗址能否也在现今的关顶村,尚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与钻探确认。在关顶村以东约300米处、长城北侧的一片缓坡地带,有一处东周至汉代的遗址,遗址工具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2009年,长深(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修经穆陵关东侧,为了庇护齐长城遗址,建立方摘取下挖隧道体例,避开了齐长城主线遗址和穆陵关东侧东周至汉代聚落遗址,目前该聚落遗址庇护优良。别的,在关顶村东侧紧贴穆陵关口遗址旁的山上,即长深高速公路隧道上部,2010年10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沿线查询拜访钻探时发现了一处草木灰堆积区,堆积厚度在1.5米摆布,并伴随东周期间的陶片出土。

穆陵关东侧约250米处的小山丘,本地俗称“娘娘台”,有一烽燧遗址,遗址上有灰土与周代灰陶片。穆陵关西250米处的烽燧遗址亦有砂土夯筑遗迹,疑似另一处烽燧遗址。烽燧遗迹约15米见方,残存高度约5米。站在烽燧遗址上东看,穆陵关处半俯视形态,视野开阔,山下穆陵关的情状尽收眼底,穆陵关有什么信号需要传达,很随便看到。穆陵关东、西烽燧就像穆陵关的一双眼睛,为穆陵关看察远方的敌情,一旦烽烟升起,信号能够敏捷传遍长城沿线。

神异的盐渍

为了使穆陵关以及齐长城停止有效的设防,其修建形式和构造在设想、施工等过程中停止了足够考虑。

穆陵关足够连系天然前提,建于分水岭之上,可以操纵天然屏障,制止被山洪冲垮,从而有效提防仇敌的偷袭和进攻。石砌长城建在岭脊区外侧边沿一线,而没有建在岭脊区的更高线上,那是因为北坡高峻陡险,两相唤应更加强了齐长城的防备才能。

齐长城穆陵关段以土筑为主,那种工艺是用沙土或黄土夯筑而成,间或夹有碎石,在齐长城穆陵关段主线上占了99%以上。一个神异现象是,穆陵关东侧的邵家峪长城土层外有明显的灰白色物量,像是盐渍。有研究者认为:“土筑城墙因地制宜,黄土、黄黏土、沙土、沙砾土都有,不管何种土量,都是加盐水板筑,至今盐渍可见。”

齐长城咽喉:“齐南天险”穆陵关

关顶村古镇风貌

在穆陵关一带远离齐长城的闲置地盘上也有泛白的物量,本地群寡名之曰“泛碱”。虽然齐国地处沿海,有“鱼盐之利”,但在交通非常落后的东周期间,要想大规模运盐构筑长城似乎不太现实。夯筑土墙能否实的添加了盐水,目前难有定论,不外,长城墙体经夯筑确实很安稳。在穆陵关东邻,邵家峪村南,已毁坏植被的土筑长城墙体,夯层明显,夯土坚硬。

穆陵关段齐长城还有一小部门是石块垒筑的。那些工程往往处在土筑长城与操纵峻峭山崖以山代城的跟尾处,或两山之间的山沟高埠,都是四周不随便取土的处所,或是不得已而为之。石筑墙体是用碎石块干垒而成,因为岁月的侵蚀,目前多已坍塌成乱石岭,只要遗迹可觅。

齐长城长达千余里,城墙其实是断断续续的,其原因是以山险为墙,能够大大削减工程量。有“山险墙”的地段没有人工遗址,那是齐长城修建的普及法例。但是齐长城在进进穆陵关四周时,即便有山险也照修不误,并且城墙修得还较为高峻,实在稀有。

对此,学界阐发认为,构筑齐长城是齐国倾全国之力的国防工程,齐国将国门处的长城修得高峻气派,彰显了齐国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战备才能,对跃跃欲试的敌国而言极具威慑效应。当然,那一行为也展现出齐国对穆陵关的重视水平非统一般,务需要确保穆陵关满有把握。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利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刮微信小法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坚不可摧下载
马英九的眼泪和他的湖南话 2.8K 13代酷睿高能轻薄本 华硕无畏15i 2023评测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