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那十个边界打破武将技能的来源及汗青典故,你必定不晓得!
1、关羽
【义绝】——关某,历来恩怨清楚。/恩已断,义当绝!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逃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若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寡军曰:“四散摆开。”那个清楚是放曹操的意思。
2、张飞
展开全文
【替身】——欺我无谋?定要尔等血偿!/谁!还敢过来一战?!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自引十数裨将,下马伏于林中。约三更后,远看见张飞亲安适前,横矛纵马,静静引军前进····正来夺夺车仗,背后一声锣响,一彪军掩到,大饮:“老贼休走!我等的你刚好。”严颜猛回头看时,为首一员上将,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使丈八矛,骑深乌马,乃是张飞····本来先过往的是假张飞。
3、赵云
【涯角】——遍觅全国,但求一败!/策马趋前,斩敌领先!
涯角枪即为赵云兵器,别名龙胆亮银枪,意思是"海角天边无对",出于《三国演义》前身《三国志平话》,汗青无记载。
4、徐庶
【诛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善恶有报,天道轮回。
《三国志》记载:“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使所得,问其姓字,杜口不言。”
【潜心】——弃武从文,安邦为国。/既遇明主,全国可图。
《三国志》记载:“(徐庶)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做贼,不愿与共行。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拂拭,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
【荐言】——开言纳谏,社稷之福。/如斯如斯,敌军自破。
《三国志·诸葛亮传》: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成屈致也。将军宜屈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4、夏侯惇
【清俭】——财帛乃身外之物。/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三国志·夏侯惇传》:“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敷资之于官,不治财产。”
5、李典
【恂恂】——寡将死战,非我之功。/爱兵如子,胜乃可全。
意为恭谨温顺的样子。《三国志·李典传》:“典勤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医生,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
【忘隙】——大丈夫何拘末节。/前尘往事,莫在提起。
出自《三国志》陈寿评语:“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特指合肥之战中与张辽尽弃前嫌,精诚抗敌的事迹。
6、甜宁
【奋威】——奋勇争先,威名远扬!/哼,敢欺我东吴无人
无详细记载,应是出自陆机评语:“甜宁、凌统、程普、贺齐、墨桓、墨然之徒奋其威。”
7、吕蒙
【好学】——兵法熟读,了然于胸/勤以修身,学以报国。
《三国志·吕蒙传》:“蒙始就学,埋头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堪。”
8、黄盖
【诈降】——铁索连船而行,东吴海军可破!/两军阵前,不斩降将!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黄盖)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此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看看,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灭顶者甚寡。
9、华佗
【除疠】——病进膏肓,需下猛药!/病往~如抽丝。
《说文解字》中释义:疠,恶疾也。华佗医术精湛,史乘中相关记载浩瀚,《三国志》中有评:“华佗之医诊····诚皆奥妙之殊巧,十分之特技矣。”
10、吕布
【利驭】——大丈夫,相时而动。/人不为己,不得善终。
《三国志》陈寿评语:“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频频,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吕布翻云覆雨,有“三姓家奴”之称呼,利驭的技能名称以及效果都近乎完美地贴合了汗青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