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澳总兵府感触感染廉吏文化
陈旧迂腐,是困扰中国人多年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国之大害,莫甚于贪官污吏,历代中国报酬纠治陈旧迂腐,付出的勤奋安适很多,却往往收效不大。成立廉吏文化教导基地是现代纠治陈旧迂腐的一种办法。据笔者所看到,广东现有的廉吏文化教导基地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广州番禺的宝墨园,以包拯文化为特征;另一个是位于汕头市南澳岛的总兵府,以总兵文化为特征。
领会南澳总兵府的廉吏文化,必需先对南澳镇总兵轨制有一个领会。
明万历三年(1575)诏设“闽粤南澳镇”,置“协守漳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一员,统辖岛上左、右营和福建南路、广东东路海军。南澳镇因而成为东南沿海抵御倭寇、红夷进侵的重要屏障。而成立于深澳的总兵府(总镇府)也随之成为军事批示中心。明清两朝共有副总兵、总兵176任(166)人被派驻于此。一多量总兵,在海防建立、戎边安民、兴学济世、扶贫赈灾等方面为处所做出奉献。后来的南澳人逃思那批总兵,建碑纪念他们。
聂国翰是总兵中的廉吏之一。聂国翰是江南和州人,清雍正元年(1723)任南澳镇总兵。聂国翰上任后,修建北门外三官堂,做了很多功德。雍正四年(1726),南澳大饥荒,饥民不可胜数。欲开仓放粮,须等上司批准,但届时因饥饿而死者可能过半。聂国翰与游击杨琳参议后,一边派差役飞报省总督、巡抚,一边命令翻开粮仓,周济哀鸿。此外,还从饶平转运大米到南澳,分丁散粜。又派船只出海,向过往粮船买米,以缓灾情。聂国翰本身捐银买米,煮粥周济无钱买粮的饥民。聂国翰离任后,军民为纪念聂国翰和杨琳,立“往思碑”,每适他们寿诞,就聚拜于碑前,以酬报其恩德。
比照今天无耻侵吞救灾款项的贪官,聂国翰的行为实是值得大书特书了。和聂国翰事迹类似的还有黄龙:
黄龙,字见侯,福建泉州永春和平里人。弃文就武。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蒲月由虎门协副将调升南澳镇总兵。康熙四十九年(1710),南澳比年饥荒。澳民往潮州买米受潮人阻遏,饥情日益严峻。黄龙与镇标副将张天福和镇标右营游击洪斌筹议:“澳民、潮民均属一体,实澳实所以安潮也”。黄总兵即上京奏明灾情。洪、张两人屡次往返潮州和南澳,疏通说服潮州官民,获得撑持。遂组织澳民往潮州买大米四千石,缓解饥荒。黄龙回澳后,于隆澳和深澳设置民船二只,发给派司,能够随时往潮州买米,此举成为定规,削减澳民的后顾之忧。黄龙在南澳任职十一年,“宽严互著,平静宜民”,做了很多功德。离任时,军民为他立了“黄公遗爱好事碑”和“黄龙禄位碑”,以示纪念。
展开全文
为何南澳总兵是武备之将,却多会构成清廉传统,那是值得重视的。有的人认为,那是轨制使然,清代总兵收到的俸禄很多,没必要贪腐。在总兵府查到《南澳镇武官设置及薪俸表》(两/年),总兵是正二品官员,设1人,俸银60.5两,薪银144两,心红银160两,蔬炭银140两,养廉银18000两。
养廉银确实很多,能否据阐明总兵们的不贪污,仍是值得商榷的。现实上,高薪在中国没能养廉,已经达成共识。别的,反腐轨制是报酬的,就现在天中国政法系统多发陈旧迂腐一样,反腐轨制往往被体系体例内的人们变相毁坏。明清期间陈旧迂腐多有,清朝曾经有过养廉银轨制,后来也呈现“养廉银不养廉”的情状。以下就养廉银轨制阐明之:
清初沿袭了明代的低俸传统,但低俸原则底子不够官员开收,加之父母官还需要响应的办公收入,于是各州县在正税之外加收火耗,即民间的纳税散银熔铸成银锭之损耗。正税上交后,所余火耗就成为州县衙门本身掌握的经费。清雍正二年(1724)起,起头推行养廉银轨制,那一轨制将征收火耗变成合法。而雍正通过那一轨制,使吏治廓清。然而,至乾嘉年间,朝廷起头在养廉银中摊派“捐献”。道光之后,养廉银起头折成发放。养廉银经扣、捐之后,大小仕宦以收用不够为名鼎力大举搜索,吏治陈旧迂腐至不成拾掇地步。
所以,总兵得到的“养廉银”几和贪污没有一定联络。而南澳总兵,也有以清寒了结的,马琳是此中一位:
马琳(1718—1781),字兰桂,号玉堂,永邑(福建永定)人,武进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由碣石镇总兵调任南澳镇总兵,两年后离任。乾隆四十六年(1781)再任南澳镇总兵。马琳在南澳任职期间,尽量尽责,宽严公允。哨期巡海,不屈不挠。和成天无所事事、只是在生殖器官上高文文章的现代淫官差别,马琳少年时曾有女子相爱,约奔,马琳杂色拒之。有友往省城治病,以老婆衣食相托,琳将其接进官邸,耕市不惊。饥荒米贵,兵民耸惧,马琳千方百计劝导米商平价卖米,使饥荒之年,民无死者。又捐俸银,收埋无人认领尸体。马琳为官三十年,家无珍品,囊无余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兵民惋惜至极,莫不恋慕。
实正的原因在于,南澳担任总兵者多是科举时代读书人,关于儒家文化有着极深的体悟,那些人遭到天理良知的造约,不会随便贪腐。笔者在总兵府前,发现有一块《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原碑在深澳文庙前侧。碑宽36厘米,高164厘米。通告文武官员必需在此碑前下马下轿,改为步行,以示对孔子的爱崇。仅此一点,就可得知,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受孔子思惟的影响是很大的。孔子提但正心诚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当然会有形无形中严厉约束官员的陈旧迂腐行为。
值得重视的是,小小的南澳岛有文庙,祀孔子。成立孔庙者,恰好是南澳总兵周士元,他是科举起身的湖广人。而该岛还有武庙,祀关公,后者是忠勇、仁义、智信的代表,遭到儒、释、道三教的配合推崇。总兵府有一块《重建武庙碑记》,原树于深澳武帝庙南侧。碑宽103厘米,高200厘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月总兵招成万撰序,南澳镇左营守备升福建金门镇左营游击蔡承恩立石。碑文内容:论述明万历初年建造武帝庙(原称寿亭侯祠)的因由,记载南澳镇各级官员为补葺武庙捐银情状。
总兵府还有一块《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记》碑文,原树于深澳武帝庙南侧。碑宽96厘米,高232厘米。明万历十二年(1584)三月潮州府同知何敦复撰文,副总兵于嵩立石。寿亭侯祠,于万历七年(1579)由副总兵侯继高建,后改名武帝庙,历年屡次补葺、扩建。碑文内容:概述南澳重要的天文位置,记述关羽将霸占海盗吴平的方略托梦于戚继光,从而使戚继光、俞大猷联军剿平吴平,并大获全胜。
总之,南澳镇总兵们遭到儒家思惟的影响至为深远,那才是清廉传统的本色所在。笔者最初列举南澳总兵府碑廊的两块碑文,期看对今天乱收费的治理部分主政者有所参考:
其一,《禁示碑记》——
原立于深澳同知府头门前,现修集于总兵府内碑廊,碑高142厘米、宽59厘米,清光绪十年(1884)南澳同知潘维麟奉广东按察院之命立。碑文内容为广东按察院禁令,规定各州县在勘验盗劫命案时,一切夫马饭食费用由官方自行处理,不得向民间索取,违者严办并追查上司责任。
其二,《严禁加增贩船换证缴费碑记》——
原立于深澳天后宫右侧。碑高110厘米,宽45厘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署南澳海防军民府同知章立。碑文主题为:对运载粮谷来南澳的贩船施行每年只改换一次证照的轨制,严禁治理部分为增加收费而随意加境变更证照次数,使商贩免生后患,而民食有赖。
——本文同载于公家号:聆雨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