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的摄生之法,各有其妙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摄生,历代都有阐述摄生的著做,做者凡是是超凡脱俗的仙家、修炼有素的道人、博学仁心的大医、心意恬澹的文士等,内容往往涵盖了人体、经络、四时、五行、阴阳、六合、起居饮食、扶引修炼、心性德性等,实为博大深邃。
儒家的摄生之道
仁者寿
儒家孔子《论语》有“仁者寿”,《中庸》论大德“必得其寿”,即长生和与道德有关。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沉寂,心安然平静而不失中正,取六合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不外分贪求逃逐外物,就能连结心境安然平静,多让本身接触美善纯净的事物,以养护眼、耳、鼻、口、意,使人体气机充盈调顺,以达调养身心的目标。
释家的摄生之道
通俗心
展开全文
“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行谤,化毁为缘。”
落发人要恬澹名利,慈祥行善,气度豁达,忍辱负重。那些高僧长命的都是脾气温暖,生活平平,与人相处和谐。
道家的摄生之道
道法天然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庄子・ 摄生主篇》有“安时处顺”。
《黄帝内经》有:“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做劳。”
道士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浸,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也就是以天人合一,顺六合之道而行,做为摄生的目标。
老子说“少私寡欲”,吴普《太上老君摄生诀》:
“善摄生者,要领先除六害,然后可保人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往妒嫉。”
主动节造欲看是到达平静摄生的路子。
摄生是持久行为,不成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贵在对峙。只要明理理论,就能循序渐进,达至安康,长命有看。
图文版权回原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