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兴亡三百年》| 大唐“第一诤臣”魏徵的进谏之道
在李世民的死力倡导和鼓舞下,贞看群臣谏诤成风,人人勇于进言。而此中对李世民影响更大、对贞看善政奉献最多、在汗青上享有“第一诤臣”之佳誉的人,无疑就是魏徵。
魏徵曾经有过一个希罕的言论。
他说他不想当忠臣。
不想当忠臣,莫非还想当奸臣?
不,魏徵说,他想当一个“良臣”。
贞看元年,当魏徵在朝堂上公开说出那番话的时候,李世民大为骇怪:“忠臣和良臣有什么区别吗?”
魏徵说:“所谓‘良臣’,应该像稷、契、皋陶那样,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而所谓‘忠臣’,只能像龙逄、比干那样,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从那个意义上说,二者区别大了!”
李世民恍然大悟,“深纳其言”,当即赐给魏徵五百匹绢。
展开全文
魏徵的那番言论乍一听很有倾覆性,其实只是阐了然如许一个事理——当臣子的当然要对君主尽忠,但那种忠却不该该是愚忠,而是巧忠。也就是说,进谏并非以一味蛮干、面折廷争为美,而是要讲究力度、角度、限度,以君王乐于承受为前提,以刚柔相济、恰如其分、实在可行为美。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说:“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魏徵的进谏,有时候就颇能表现那种中道的伶俐。
好比贞看二年,李世民曾经用一种颇为自得的口吻对大臣们说:“人们都说天子至尊无上,所以无所顾忌,可朕就不是如许的。朕老是上畏皇天之监临,下畏群臣之敬仰,兢兢业业,犹恐上不合天意,下不符人看。”
李世民所说的当然是实情,可像他如许本身说本身的好,不免难免就有点矜夸的味道,并且潜意识里也是期看赢得群臣的赞誉。
那个时候,魏徵发话了。他说:“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末如始,则善矣。”(《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魏徵那话听上往像是在赞誉,现实上却是在规戒。
因为它强调的是“慎末如始”那四个字。那就等于是说——陛下能如许当然好,但是更好能连结下往;假设不克不及锲而不舍,如今兴奋不免难免太早。
李世民是个伶俐人,当然不会听不出那层意在言外。
如许的进谏可谓寓贬于褒,既挠到了皇帝的痒处,又点到了皇帝的把柄,其实是委婉而又巧妙。
类似的对话在贞看五年还有一次。其时国内不变,全国丰稔,东突厥又彻底平定,整个大唐帝国一片富贵昌盛,李世民又对侍臣说:“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末,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那一次李世民的话就说得比力全面了,他一方面为本身获得了“自古所希”的汗青功绩而骄傲,但另一方面也表达了戒慎惧怕之心。
所以魏徵就说:“表里治安,臣不认为喜,唯喜陛下安不忘危耳。”
魏徵其实不对那种全国大治的喜人形势歌功颂德,而是对皇帝安不忘危的隆重立场表达赞扬。那种发言显然要比地道的拥护之词高明许多。
恰是因为魏徵的谏言往往既委婉又能击中关键,李世民才会评判说:“人言魏徵行为疏慢,我但觉妩媚。”(《旧唐书·魏徵传》)“妩媚”二字,堪称绝妙。
来源:王觉仁《大唐兴亡三百年2》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