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起源?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洛丽塔起源?
是小说《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小说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是为了顺天时,也是为了震慑。常言说秋后算账,犯了法就得伏法,要算总账。
春夏天是农忙时节,老百姓忙于生计,秋收后农闲了,行刑时老百姓可以去刑场观看,可以起到警告世人的作用。
秋后万物凋零,该归仓的归仓该入库的入库,死刑犯也应顺势归天了。
在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秋后问斩'',说的是除非一个人罪大恶极,比如叛乱,奴才杀了主人之类,才会被判”斩立决“,其它罪行都不能在春天执行,要等到秋季,所以叫秋后问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缓期执行。
古人为何要这么做呢? 因为他们认为,统治者的统治应该合乎天道,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古人有严重的封建迷信思想,执行死刑是在秋冬季节,与古人信奉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即顺应天意。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时时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天神的惩罚。古人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就要遵从更要遵守,按照天时行事,处决犯人也是一样。
古代选择在秋分以后、立春以前处决死囚,即“秋后问斩”。这是为了顺应天时,合秋冬肃杀之气。“问”的本义就是审讯,后来才衍生出了“判处”的意思,而“问斩”就是指判处死刑。
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后通常都会集中处死。选择秋冬二季实行的原因,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不用种粮食,强迫民众观看,有考虑示警的作用,当然这也与古人“不误农时”的考虑有关。
“秋后问斩”一词,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这与当初我们所崇尚的自然哲学有关,当然这里说的自然哲学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有大量证据表明,汉朝时期,死刑的执行限制在秋季和冬季举行,已经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深入人们心中的事实。
当然,秋冬行刑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化,一直到明清两代才基本固定下来。但对于那种谋反、谋大逆等罪行并不适用,往往是直接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