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可以影响孩子吗?孩子游戏感想
游戏可以影响孩子吗?
游戏当然会影响孩子,当孩子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你不知道他会在游戏世界里学到什么,也许真的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我列举几种常见的问题,希望可以帮你
转自网络:
当孩子沉迷游戏,他在沉迷什么?
当家长过度害怕游戏,我们又在害怕什么?
当父母担心游戏,我们在担心什么?
游戏容易引发的现象:“失联”vs“失控”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我们。(一个学校老师的文章)
为什么游戏会让父母会觉得很排斥,甚至于非常不知所措?
一是失联,二是失控。
- 解读“失联”
- 一个进不去的世界,我和孩子失去了联系”
失联,意味着你开始和孩子失去联系。
孩子进入了一个你不知道如何进入世界
首先,玩游戏对大部分父母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事物。
是父母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中,没有去经历过的一种体验。这对很多爸妈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尽管有些比较年轻的爸妈,小时候可能还玩过,比如类似小霸王这种东西。但毕竟那些是一个需要去设置起来,才可以玩的游戏。
不像现在的手机,你掏出来就可以玩,这种对于游戏的易得程度和沉浸程度都跟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
所以,这种新生事物很多时候会让人感觉非常的陌生,甚至于会本能的有一些排斥和恐惧。
这是对于这个失联的这么一个解读。就是孩子进入到了完全另外一个世界,但是家长不知道怎么进去。
失语:父母、孩子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
失联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是指现在孩子他沉迷游戏之后,整个人就像不会讲话了一样,就不太愿意去跟家长沟通、交流。
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儿。因为青春期的小孩儿,很多本身就不太擅长和父母好好说话。或者说,他们的这个阶段的心智发展,就有这么的一个特色。
但是他一玩游戏之后,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就会体验到,好像真的跟他隔了一堵墙一样,跟他讲什么好像都讲不进去,想要跟他聊些什么都没得聊。
这就是这种失语的一种状态,也是我对失联的另一部分解读。
宅:一种和世界的失联。
那么我对这个失联的第三部分的解读,就是说孩子玩游戏过度之后,他容易有这么一种很“宅”的现象。
这个“宅”是打引号的,因为本身“宅”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他可以选择说我更多的和外联接,还是对内联接。
但是,打游戏所制造出的这种“宅”,它往往有一个特质——非常缺乏和现实的联接。
这种缺乏和现实的联接是指,比如说,他可能连被子都不叠,牙都不刷,饭都不吃,就没有办法进行一个很好的自我照顾。
或者说,他可能会觉得我连出去找个工作或者完成学业这样的念头都没有。
那么这一种宅,也是他失联于整个世界的这么一种状态。
- 解读“失控”
- 游戏给父母带来的“失控感”
另外要父母很担心的一个现象就叫:失控。
结交不良朋友
因为现在的这种网络游戏社交属性比较强,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是否会在当中结交一些不良的朋友,这个也是很显而易见的担心。
学习成绩下降
有些小孩玩游戏真的会学习成绩下降。
对于一个正处在比如高考前期,或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个青春期学习阶段的小孩来说,其实成绩下降还是非常让人担心的。
买装备花销大
现在这样一个电子游戏时代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很多小孩会花很多钱在买装备上面,花销很大。这一点也是失控的一部分。
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这个是指,很多小孩他玩游戏之后,身体状况会受到影响,比如:睡懒觉,熬夜、不吃饭,不锻炼等等。
包括有些人还担心说,眼睛会看坏等等,各种各样。
对暴力和色情的模仿
最后,也是大部分主流媒体会渲染,但其实发生得很少的:对于暴力和色情的模仿。
这可能是父母非常非常担心的一种现象。
但是这种情况还是少数。
当父母对游戏感到焦虑
——你焦虑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很多家长对游戏感到焦虑,一百个家长可能有一百种焦虑的点。
家长在自己对游戏感到很不舒服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这个过程非常重要。
主要总结了五种共性:
- 父母感觉被抛弃
首先,我可以体验到一种非常深层次的东西,大部分家长对于游戏很抵触,或者说和孩子因为游戏结下“梁子”的家长,都会有一种被抛弃感。
这种被抛弃感,一部分是我们刚才讲到的那种失联的感觉。
因为游戏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好像父母被留在了一个和孩子没关系的地方,。就像我被抛弃在了一个和孩子无关的旧时代。
这种被抛弃感,意味着一种心理上的分离,它有点类似于像孩子出去读大学了,找工作了,搬出去住了。这时父母都需要面对一种内心的失落感。
所以,当孩子开始很熟练地操作一款流行游戏时,虽然难以言说,但是我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 羞耻感
另一种感觉是羞耻感。
这主要和主流媒体的宣传关系很大,因为大部分媒体在谈论到游戏的时候,都是抱着一种非常敌意的态度,以至于会给父母造成一种印象:玩游戏的孩子一定有问题,或者父母一定有过错。
其实,玩游戏有时是一个青春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选择,并不一定和爸爸妈妈做什么有那么大的关系。
大部分父母好像只要看到孩子玩游戏,就觉得他已经上瘾了。但其实从玩到上瘾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大部分孩子真的只是因为好奇而去尝鲜一下,有的小孩他可能玩儿几天就放下了,而有的小孩儿他就想玩儿很久,但这种孩子也是有自制力、自控力的。
所以,我觉得这需要区别对待,而不是只要看到孩子玩游戏,就有一种羞耻感、内疚感。
- 失控感
这个失控感是指,比如有些孩子晚上偷偷的玩手机,或者有些孩子因为玩游戏不去学校,不好好做作业,或者不好好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会感觉到自己的一种控制权受到了威胁。
这种感觉就像,这个孩子从小都是听我的话,但现在为了一款游戏,我说什么都不管用了。
- 恐惧感
还有一种很共同的感觉就是恐惧感。
这个恐惧感和之前讲的,就是游戏容易引发的那些失联和失控的现象,是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一点是,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玩游戏时,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是指,我好像觉得有点问题,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如果你太过强势的,比如说,把孩子手机给扔了,或者说禁止他玩儿,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厌学来抗议。
有的小孩可能会想尽办法去玩游戏,甚至于通过网上的一些借贷,去自己偷偷买个手机玩。
这样的一种“结梁子”的状态,好像反而会导致更多麻烦的产生。
很多父母甚至会说,觉得孩子在在玩儿游戏的时候,就像吸鸦片一样。
那种,我明知道这个东西对他不好,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这个东西从他的生活当中拿走,好像是一种很普遍的困惑。
这是一些家长,在焦虑背后所存在的一些感觉,但是每个人又很不同。
面对游戏,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要谈的第一点就是小孩儿沉迷于游戏,很多时候家长会归因于游戏本身。但是没有看到,玩游戏可能是一个结果。
- 游戏可能只是个“替罪羔羊”
有些时候游戏本身是一个“替罪羔羊”,它反映的是亲子关系当中,本身就结下的一些“梁子”。
就好像现在有好多人说,二胎家庭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我说二胎家庭不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造成了问题那一定是这个家庭本身有问题。
我们通过游戏能看到,孩子在关系当中所承受的,都是怎样在虚拟世界当中被满足。
所以当家长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我认为第一点是要关起门去反思一下,在自己和孩子的这种亲子关系中,是否出现了一些压力或者状况是需要去面对的。当孩子已经沉迷于游戏,或者说成瘾于游戏的时候,父母要去思考的一点。
如果孩子只是玩儿不符合上瘾的标准,父母大可不必太过焦虑。
- 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
第二点,我会建议父母适当的去了解一些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一些语境。
因为青春期有一种非常典型的心态,就是我得做一些和爸妈和老师不一样的事情,不允许的事情才够酷,对不对?
那换句话说,从一个稍微狡猾一点的角度,如果一件事情爸妈跟老师自己也做得挺来劲的,一个小孩儿他可能就觉得没兴趣了。他就觉得这个不够酷,好像连我爸妈都做的事情,我就觉得很没劲。
所以,当一个爸妈对于游戏持一个比较中立、温和的态度,而不是把他当敌人的话,有些小孩儿他自动就觉得这事儿也就这样。
但如果说,你非常严肃的去反对孩子,可能会适得其反。
他反而就像找到了一个青春期叛逆的抓手一样,开始死死的抱住游戏不放。
所以最好去了解一下,游戏的行业发展和年轻人的语境。包括如何去帮助孩子去选择相对适合的一些游戏。
其实,网络游戏也分很多种,这个网上可能有几百万款游戏。有些游戏非常益智,而有些游戏除了宣扬暴力和色情,骗装备的钱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好处。
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
-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游戏这件事情上,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自己。
这个是指,有些孩子玩游戏,爸妈难免会担心说孩子沉溺。我觉得与其把担心闷在心里,不如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跟孩子聊的姿态,可以是:你玩游戏我并不会反对,但是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去制定一个规则,去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玩游戏。
比如,有的小孩儿说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儿半个小时,有的小孩儿说我每天睡觉之前可以玩20分钟。
但是,这个规则需要让孩子自己去制定。不然他就变成了父母的一种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是给予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的感觉。这种自由度是不一样的。
监督执行也是父母需要去看到的一个边界。
就是,当这些规则被制定出来之后,去监督他从始到终的执行,这个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 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
这个是指,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说,游戏究竟为什么会让人成瘾,或者说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
我觉得,父母和孩子完全可以去讨论这些内容。
就相当于你去解剖这个游戏的过程,也能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说不定,以后他长大真的会去变成一个游戏设计师呢。
我知道,有很多高中的孩子,现在需要做研究性的课题。我觉得,这些对于游戏背后运行机制的探究,其实也是一个孩子去认知世界的一部分。可能也是他们这一代人,将来会需要去思考的一些问题。
家长完全可以在有引导的状况下,和孩子一起去看这些。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这就再次回归到刚才讲的,游戏行业它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就和流行音乐会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进入中国一样,这是在一定的时代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产物。
既然不可逆转,我觉得去认识它、了解它可能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 从游戏中学习做一个有趣的人
第五点就是家长可以从游戏当中学到什么。
现在有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在进行游戏化的管理。
比如说,员工打卡不再需要考勤机,而是用积分或者说像那种玩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一个家庭当中进行这种游戏化的思考,我觉得也是父母可以去学习和借鉴的。
比如说,当一个希望孩子他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就的时候,你怎样通过一种游戏化的设置能让他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说在你们的一个沟通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让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依旧觉得你是一个有趣的人。我觉得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思考方向。
- 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孩子已经对游戏成瘾,有必要的话要求助专业人士,比如说一些家庭治疗师,或者一些个人的心理咨询师。
而不是像杨永信这样,通过电击或者非常粗暴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网瘾治疗。
回到刚才讲的第一点,玩游戏未必是一个归因,它可能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是这个家庭当中,本身就需要被处理的一些情结,一些动力。所以这一部分家长的即使求助对于孩子和整个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宝宝的汉字学习不要忽视哦~分享一个幼儿识字APP【猫小帅识字】。很多小宝宝都会对电子产品感兴趣,等他四五岁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来教他识字。这个软件的课程丰富,还有生动形象的图画和声音,更能激起宝宝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还能共度亲子时光!增进亲子感情!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