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都玩过哪些游戏吗?最喜欢哪一个?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游戏小娃子
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都玩过哪些游戏吗?最喜欢哪一个?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七零后的童年物质上匮乏,但是精神上特别容易满足。那时候我们乡下还没有通电,夏天晚上人们在麦场或河堤上乘凉。几个孩子王组成了各自的团队,各种游戏搭台唱戏般的开始了,女孩子们踢毽子扔沙包,男孩子们捉迷藏 ,可有的男孩子藏在草堆里睡着了,害的家长邻居一通找,找到了免不了一顿揍,呲牙咧嘴的干嚎惹的大家一通哄笑。还有更过分的,躲猫猫躲饿了,直结回家啃冷馍,把捉迷藏这茬事给忘了,伙伴们找到半夜三更也没有找到,只能悻悻的各回各家,明个伙伴们逮住就是一顿削,自己挨打了还一脸得意的坏笑。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也特别热闹,小鸡队伍刚开始还成型,一会儿就就七零八落,有的还在地上摔个仰巴叉。换个孩子当老鹰再接着玩,鸡头最烦小孩子当尾巴了,除非大人送来,还特意嘱咐不要摔着孩子,气的老鹰和鸡头满脸通红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们可能称呼这个小娃子爷爷或太爷,哈哈。最喜欢的一个游戏叫“金鸡翎”。双方队伍对面对面站着,相距大约有七八十米,每个队伍也有八到十人,这个游戏人多,男女都可以参加,但年龄不能差太多。不然就形式一班倒的局面,就不好玩了,一方队伍里有人高喊“:金鸡翎,抗大刀,你那边里紧俺挑。”,对方队伍里回答:“挑谁吧,拐你老婆,骗你姥。”对方再喊:挑小强。小强飞快的跑向对面队伍,后边马上有个跑的最快得追,对面来个跑的最快的来接,谁先抓住小强,小强就归那个队伍。然后再换着喊:金鸡翎,抗大刀。有的娃子喊的特别响亮,把调门转的七荤八素的像个花旦,有时会引来旁边看热闹的老子略带得意的笑骂:这鳖孙,然后爷爷忽然扇老子的后脑勺骂道:你说谁鳖孙。整个麦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特别怀念儿时的时光儿时的游戏,可再玩最喜欢的“金鸡翎”。还有几个能跑的动的发小了?哥们,你们在哪儿呢?还好吗?
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经常玩的就是老鹰抓小鸡。
一个大点的孩子扮演母鸡,其他小点矮点的孩子扮演小鸡,依次拉着各人的衣后摆,一人扮演老鹰。老鹰与母鸡面对面,老鹰左冲右突,希望抓住母鸡背后的一串小鸡。一只小鸡被抓,就要等到下一輪重新游戏时才能参加,抓了后只能站在旁边看。母鸡则张开双手拦截老鹰,拦着他抓到小鸡。扮老鹰的多为男孩,扮母鸡的多为女孩。老鹰开始抓小鸡了,小鸡们左右躲避。由于动作不齐,跑动不快,最小最后位的小鸡经常被老鹰逮到,逮到一只小鸡,小孩子们就发出喧嚣的尖叫,叫声振动了朗月的夜空,给寂静的夏夜发出了山村的活气。大人们有的坐着,有的躺在竹椅上,有的躺在竹床上,讲着我们民族古老的故事。小孩们玩累了,也依偎在各自的父母旁,听大人出谜语,让孩子们来猜。那个时候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古老的戏剧,一年只能看两到三次,木偶戏一年看一次。不过木偶戏来了,我们这地方叫竹子戏,因为演木偶戏的场子是用竹竿搭成的。木偶戏今晚在我这里演,明晚就会在你那里演,后晚就会在他那里演,是以古老的庙湾为界限的,一个庙湾相当现在的几个村民组,我以前的村就管辖着三个庙湾。这时我们就可以走动,追着去看木偶戏了。大多家长也爱看,小孩就跟着父母一起去看。小孩们其实只是看热闹,对那木偶戏的内容一般都不大懂,只看到红脸进,白脸出,张飞杀岳飞,杀得烟雾騰腾,好不热闹。
那时候的夏夜,月亮银光洒满大地,星星也格外的多,时不时就有流星划过,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尖叫。年轻的叔叔们唱起了山歌,年轻的姑姑们唱起了小调,年老的爷爷们拉起了二胡,有的走家串户拉起农事。回想过去那没有电视沒有电影的夜晩,一样的有文化生活,只是文化的种类不同。要不然,我们的文化怎么传承呢!我倒是担心,现在当家家户户坐在自家的电视机前欣赏电视的时候,那些古老的文化被我们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