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里那个穿星条旗衬衫演讲的人是谁啊?格林熔游戏
电影《阿甘正传》里那个穿星条旗衬衫演讲的人是谁啊?
《阿甘正传》中这位身穿星条旗衬衫的男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不仅令中国观众疑惑,就连现如今美国的年轻人也没几个能答得上来!
虽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是一个红遍全球的风云人物。
在这场戏中,阿甘被请上前台,郑重其事发表了一番演说,可惜功放的信号线被探子拔掉了,导致银幕上下的观众都没听到内容。
事实上阿甘的台词是:“有些人从越南回到家中已经失去了双腿,而有些人根本回不了家。”
阿甘身边这位明显是活动组织者、身穿星条旗衬衫的男人却一字不差、尽收耳底,听罢他动情地走上前来,泪眼婆娑地拥抱了阿甘。
那么这位组织者到底是个什么人物?他叫什么名字?
上次小编在写“盘点好莱坞自杀的演员”时,差点捎上此君,后来一想虽然他也自杀了,但毕竟不是专业演员,于是一笔抹去。但实际上他比好莱坞那些一线明星还要头角峥嵘、还要风头无俩,还要具备影响力。不信请看现场围观的信众规模,便能深有体会了。
一、关于此人影响力,电影表现得是否过于夸张?
先发一张角色原型的照片,没错,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的穿着,与电影里表现得毫无二致。
此人名叫艾比·霍夫曼(Abbie Hoffman),1936 年11月30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按照影片时代背景1967年计算,我们看到的片中的艾比·霍夫曼年龄理应31岁。
他的父母约翰·霍夫曼和弗洛伦斯·沙姆伯格都是中产阶级,是俄裔犹太人,因此艾比·霍夫曼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拉比”艾比·霍夫曼!
那么,什么是“拉比”呢?在希伯莱语中,“拉比”指聪慧博学的智者、精神上的引领者,有点类似于基督教中的神父与牧师,比如我们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看到的这个角色——
当大反派拉蒙·歌德掏出鲁格想要打死工人米纳沙时,手枪却数次卡壳,换了一支依然如此这般。这位工人米纳沙即是“拉比”,据说这一段还是当年流传于纳粹集中营中的真事儿。
影片结尾,也正是这位“拉比”代表幸存的一千余名犹太人,郑重赠给辛德勒一枚金戒指“拯救一人,即拯救全世界”。
话说回来,比起辛德勒的“拉比”,我们今天的主题人物“拉比”艾比·霍夫曼的影响力就相当可观了。
许多看过《阿甘正传》的同学们会产生一个疑问,这场聚会的规模也未免太过夸张!让我们来看看艾比·霍夫曼到底召集了多少人马?
这场戏的场景地点是华盛顿的“反省池”,由著名建筑设计师亨利·培根设计,建造于1922年-1923年之间。这个大水池位于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塔之间,宽度为51米,长度为620米,比一站公交车线路还长。
熟悉情况的同学还知道,影片中“反省池”四周这些群众都是数据合成、拷贝粘贴的。大家或许会有一个疑问,即使不用花钱请群演,也犯不上摆这么多人吧?这岂止是一呼百应,简直是“一呼万应”了,太夸张了!
没错,这场戏一点都不夸张,艾比·霍夫曼就是具备这样的号召力!
那么,拥有崇高民望的艾比·霍夫曼都有哪些功绩呢?
二、以“恶作剧”起家的雅痞偶像
《阿甘正传》这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向五十年代的“劳动、长寿、理财”等传统价值观靠拢,比如影片就多次使用“平行蒙太奇”手法,比较了阿甘与珍妮二人的生活方式,到底谁是迷途羔羊?谁才是人间正道?
在这部向六七十年代嬉皮风潮反攻倒算的电影中,怎么可以不捎上艾比·霍夫曼这个妖孽呢?
艾比·霍夫曼幼年起便是一个顽童,以对抗成人世界为乐,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痛的麻烦制造者。
在他读古典高中二年级时,时常打架斗殴,破坏学校公共财产,比如桌椅、篮球架等,基本见树踢三脚。当艾比发现这并不能彻底激怒老师校长时,他索性用他那天生优异的口才与文采写了一篇雄文,将当时能够登上报纸头条的大人物挨个骂了个遍,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被学校开除。
1959年,23岁的艾比·霍夫曼考上了布兰迪斯大学,之后前往加州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
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他爱搞恶作剧的天性终于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比如,比起现如今“占领华尔街”的那票美国年轻人,艾比明显更有天分。1967年8月24日,他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楼顶,向下抛洒钞票,引发街上行人哄抢,人们乱作一团,拼出老命将双手伸向天空,一时间造成交通拥堵。
大家看到这里会发出一个感慨——这个艾比也是蛮有钱的嘛!
实则不然,当时艾比抛向天空的只是三百张现钞而已,每张面额1美元。
艾比·霍夫曼最有名的恶作剧是“五角大楼驱魔仪式”,比如我们在《阿甘正传》中看到的阿甘与珍妮夜游首都这场戏中,两人背后有许多举着蜡烛的神婆神汉,口中念念有词,鱼贯而过,许多观众不解其意——
其实这也是艾比·霍夫曼成功组织的一次运动。
作为反越战积极分子的排头兵,艾比·霍夫曼当时对民众发表演说,声称越战是由魔鬼发动的,而五角大楼是一切邪恶的发源地,当时他的演说召集了五万嬉皮,与他一同前往五角大楼,秉烛夜游,一起念着咒语,给五角大楼下降头,以期五角大楼可以悬浮起来、抬升100英尺。
可以想见,五角大楼当夜纹丝未动,艾比的咒语直到三十三年之后的2001年9月11日上午9点才被局部应验——被美联77号航班撞掉一块边角。
我自岿然不动的五角大楼并未伤及艾比·霍夫曼的威信,他大胆的创意和幽默风趣的行为方式反而受到大量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他成了当时与约翰·列侬一样等价齐名的时尚偶像!
艾比·霍夫曼的多次挑衅行为当然惹得美政府大怒,某次,警察为维护秩序,在五角大楼门外动用了高压水龙头,将艾比与他的万千信众浇成落汤鸡。
艾比马上展开回击,第二天他召集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他宣布自己已经成功研发出一种药剂,将这种药剂掺在水中用水枪喷射出去,会粘着于人的皮肤之上,渗透于血液中,之后会浑身燥热,头脑发昏,不可遏制地当众做出一系列羞羞的行为。
与会记者纷纷讶异地问道:“世界上居然存在这种药剂?”
艾比肯定地回答道“有”,而且他当场信誓旦旦地说道,他将用这种水枪对付围剿自己的警察——“谁用高压水龙头射我,我就用这种水枪射谁!”
天真的艾比这次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对手,当时的市长是位权谋家,马上将其言论添油加醋加以宣传,旨在矛盾扩大化,市长对市民们发布警告——“注意保护自家的饮用水,本市长已动用大量警员监护市内各大给水设施”等等。市长这番言论引发了市民们的惶惶不安,导致当时许多人不敢喝水,可乐的销量急剧攀升,许多人在认真探讨用牛奶洗澡的可能性。
就在这时,热点人物艾比·霍夫曼又站出来辟谣——“市长大人真是多虑了,本人发明的这种药剂根本不溶于水。”
虽然证实是虚惊一场,但艾比·霍夫曼这个妖孽成了美国当权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还未等高层出台一系列打击措施,人们惊奇地发现,艾比·霍夫曼居然出了一本书,名字叫作《偷这本书》。
书的内容展开说不怎么光彩,起因是越战期间,美国居然规定打电话要收税,艾比·霍夫曼认为这场非正义战争加重了美国人的赋税和生活成本,凭什么?于是他在书中教唆年轻人们盗打电话、盗用煤气、盗窃各种自动贩售机,总之,只要是能给资本家创造效益的,一律不予合作!
当然,你挡人家财路,人家自然要挡你生路。此后余生,艾比·霍夫曼基本是在逃亡中度过,他在美洲与欧洲之间不停游荡,为逃避美国当权者的通辑他数度整容,居无定所、无家可归、三餐不济。
在此期间,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及双向情感障碍,几乎丧失了一切劳动能力,包括写作。上世纪1980年,贫病交加的艾比·霍夫曼终于回国自首,被判一年徒刑。
三、最后的高光时刻,奥立佛找他演电影
1981年末,艾比·霍夫曼出狱后,整个人陷入了巨大的空虚之中。首先,他发现自己早已被人遗忘,无数的后起之秀风起云涌,年轻人已不知道他是谁,再也没有平台给他振臂一呼,F this and F that!
与他同期活跃的反战斗士列侬遭人暗杀,与他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要么是嗨过量早已离世,要么是背叛了自己当年的信仰,穿起正装西服革履出现在华尔街,与权贵们同流合污。这一切都令艾比·霍夫曼产生了巨大的幻灭感和失落感。
八十年代中期,一个与他志同道合的人物出现在艾比面前,此君不是别人,正是好莱坞著名导演奥利佛·斯通!
奥立佛·斯通这位反越战的万年黑导演,七年当中一口气拍摄了三部反映越战的影片——《野战排》、《生逢七月四》、《天与地》等等。
作为一个战壕的战友,奥立佛怎能忘记艾比·霍夫曼呢?于是他盛情邀请艾比出演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生逢七月四》!
虽然艾比·霍夫曼也演了电影,我们仍不能将他归类为“自杀的好莱坞明星”,因为他在《生逢七月四日》当中只是一个小客串,演员表上都没有排到前二十。
奥利佛·斯通的邀请函并未令艾比·霍夫曼转运,反而更加加重他的郁闷,艾比·霍夫曼终于清醒地认知,不论是电影还是现实生活中,他终究是个小角色。
未等影片上映,1989年4月12日,万念俱灰的艾比·霍夫曼选择服毒自尽,告别了这个他又爱又恨的世界。终年53岁!
这个时间节点未免有些可惜,如若艾比·霍夫曼再苦撑四年,他会看到《阿甘正传》的上映,他会知道,人们还未忘记他,他仍被历史铭记!
(全文完)
是个酱油角色,突出阿甘的。而且那个军人把阿甘话筒线拔了后,那一段没声音,给人留下猜想。估计阿甘附近的人都听到了,那个星条旗男抱住阿甘说:兄弟讲的太好了,一针见血……估计阿甘讲了他在越南和丹中尉以及黑人巴布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