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旋转木刻游戏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旋转木刻游戏

misa2 02-14 5次浏览 0条评论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

鲁迅是1949年以来被研究最多之人,鲁迅研究是显学,上世纪80年代就能给博士头衔了,可说没有什么秘密了,但受只能说好不能说坏的氛围影响,对鲁迅的一些 生活细节说的很少。

首先,鲁迅很有钱吗?

受陈明远一些文章影响,今天很多人都说鲁迅很有钱。其实鲁迅一生收入不高,他在北洋政府教育部时,固然收入不错(没月300多大洋),但职务不高。袁世凯请曹汝霖当部长,许以月薪2000大洋,曹仍抱怨比自己当律师挣得少(见《九十老人自述》)。胡适给军阀写一篇文章,即有5000大洋,此外,胡适一度掌握庚款下的部分资金发放,与他们相比,鲁迅收入不算太高。

更麻烦的是,这些钱经常拖欠,鲁迅编杂志写稿,常是义务劳动,据许广平记,鲁迅晚年穿的还是留学时穿的裤子。

其次,鲁迅为什么老去日本医院?

据鲁迅日记,鲁迅先后与30多名日本医生、护士接触过,因为他自己在日本学过医,而当时中国日医价格便宜,且受德国影响,全科为主,而不是欧美提倡的专科,比较亲切、方便。符合鲁迅当时收入情况。

其三,鲁迅是革命家吗?

这是后来冯雪峰等人神话的结果,鲁迅给延安拍电报、送火腿之类,可能都非鲁迅创意。鲁迅加入左联,一是他晚年确实倾向革命,二是被创造社围剿,自己有危机感,怕成为落伍者,成为局外人,三是左联名义上奉他为盟主。鲁迅与左联产生过许多摩擦,鲁迅对只谈革命的文学不太认可,他坚决拉郁达夫入左联,但郁还是被开除,郁也发声明说主动离开左联。

其四,鲁迅脾气暴躁吗?

鲁迅和郁达夫、许寿裳、蔡元培等人保持了终生友谊,但和胡适、钱玄同、林语堂发生纠纷,特别是与周作人之间产生矛盾,这中间可能有性格问题。

鲁迅和许广平谈恋爱时,一次喝醉了酒,曾将许脑袋按在桌上,当时他刚和周作人闹翻,临时租在砖塔胡同俞芳姐妹的院子里,酒桌上还用拳头打了俞芳的拳头,俞芳遂避席。上世纪80年代,曾有学者采访俞芳,以当时氛围,俞芳自然只说鲁迅好的东西。

其五,鲁迅对不起原配吗?

鲁迅与原配朱安有过性行为,据郁达夫说,鲁迅为控制性欲,冬天只穿单裤。当时留学生面对旧式婚姻多采取鲁迅式态度,鲁迅所为并不过分,胡适四处留情,也难说是道德典范。这是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困境,无可奈何。

其六,鲁迅是文坛盟主吗?

鲁迅成名晚于周作人,周作人一度领袖文坛,一是他外语好,翻译上贡献大,二是他阅读量大,对世界文学更了解。他是京派开山之祖,沈从文是第四代,林徽因等人是第三代,废名等人是第二代。周作人扶持过很多人,但他性格疏懒,不愿参与组织工作。鲁迅编杂志、推新人、提口号,或有争文坛地位的意思。

鲁迅的文章当然很好,但耽于对骂,严肃创作不多,小说中好坏参半,盟主是左联赏的,当时真正有学问的人这么看的,恐怕不多。

鲁迅在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前,有长达10年左右的时间,都只是默默无闻小职员一枚。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旋转木刻游戏

从《鲁迅日记》看,他对这份体制内的工作,很大程度上只是生存所需,并无多少热情。专业之内、有益国民之事,他是比较积极的,此外人际之类关系似乎懒得理会。

看他1912——1916年前后日记,这几年的鲁迅,在日记中不是嘲笑上司“范总长”(1912.9.6),就是听领导讲话时竟然公然打瞌睡(1913.2.13),呵呵。

看《鲁迅日记》,常感觉作为上班族的周树人,还是挺逗一个单位大叔。


在此期间,鲁迅当上了教育司的科长,竟然还面见过袁世凯,二人有过交谈。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旋转木刻游戏

具体说了什么,没有留下记录。但是在鲁迅日记中,他出人意料地对袁世凯有过很高的评价。他的大意是说,清末民初那些多首脑人物,你方下罢我登场,可只有袁大头其人,最懂得如何对待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

言下之意,他觉得袁世凯对文人是足够尊重的。 他还认为,老袁十分了解政治,知道怎样安抚知识分子,以维护其统治云云——鲁迅眼中的袁世凯,和我们后世定性的“窃国军阀”形象,还是很不同的。也许,历史人事理解的多歧性,这里也可见一端吧。

鲁迅有哪些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旋转木刻游戏

所以,在这些点滴记录中,我们知道的是,鲁迅与袁世凯,这对各自在民国文化圈或政治界独占鳌头的大佬,不仅是会过面,而且一向以尖酸刻薄著称的鲁迅,竟然对袁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至于袁世凯,如何看待“佥事”周树人,又是否对这位地位尚属卑微的下属,留有什么印象,则不得而知了。


五四时代,是风起云涌的时机,鲁迅与胡适一样,其实都是“暴得大名”的。他这位教育部门小职员,是在1918年一年之间成为一位名作家的。

按照名作家赵瑜的说法,成为大名人后的鲁迅,丝毫不见嘚瑟。唯一对他有所帮助也让他高兴的,大概是他的收入倍增了,经济条件更好了,特别是有了更多的自由,让他可以不再依附于各种势力,不看某类人的脸色,自由自在地表达自身的意见。

所以,鲁迅一生都很爱财。他不吝啬,也愿意舍出,但是他也珍惜由丰裕物质保障下的自由人生、快意恩仇。他的日记本,作了什么事都很简略,写了什么“宝贵文章”,更懒得一提,但每天要记账本,连买根牙刷这种几毛钱的支出,他都事无巨细记下来。

北新书店是他出书的“老东家”,但是稍微欠点版税,他都要天天催讨。老板李小峰说经济困难,再缓半年如何,鲁迅一言不合直接寄去诉状。近期,某公众号涉嫌“侮辱鲁迅”登上热搜榜,说的是一个“贪财的鲁迅”,这文章写得很low很过分,是有借丑化鲁夫子行消费之实,可得平实地说,鲁迅确实是很珍惜财物收入的。

唯一需要指出的是,鲁迅爱钱但不是贪财,而且有其取舍,有其更为高远的规划。这也许就是李敖所说的,“先有财务自由,才有自由文人”之意吧!


成名后的鲁迅,没有干过“著名作家”们,签名售书、广告代言那类的玩意。

盘点起来,此后20年间,其实就干了这么几件事:跟女粉谈了一场出其不意的恋爱、出了很多但求速朽的文集、跟难计其数的名人掐架、提携了成群结队的青年人——给他们介绍门路、校对稿件,甚至义务给励志打鸡血、掏学费,尽心尽意。

最有趣的,是还与人争风吃醋过,为此大动肝火。这样“平凡”的鲁迅,也是真实的鲁迅。鲁迅一生都没想过做什么道德模范,他讨厌这种人。这样的鲁迅,是真实、热心到要燃的,也会因为真实与热心,要出些差错。

林语堂后来写文悼念,说周氏兄弟为人一冷一热,他喜欢鲁迅的热,被骂了也喜欢,也许正为如此吧。


在我看来,鲁迅最可贵的品质,不在什么“斗士”,而是“不装”,十分真实。其人,让人欢喜让人恨,很大程度上正是导源自此真实。

好在于说,鲁迅丝毫不介意自己的“不完美”,后来被拱上神坛的他,被塑形为高大上全美圣的他,恰好一定是鲁迅自己最讨厌的。生前的“鲁迅”,与死后的“鲁迅”,严格而言,其实已是两个鲁迅,互为衔接,又互相反对。

世人对于死后的“鲁迅”,有很多误读,更羼杂太多的虚构。比如,说他给毛先生送过火腿,给长途跋涉路上的红军发过电报、甚至与瞿秋白的交好、与某某将军的会面,都被注入了太多特殊的意涵。

其实,鲁迅在世前,就已经着手批评徐懋庸等人,他若长命点,也肯定不是唯唯诺诺之人。他一定还是个独立的文人,不说假话的捍卫者。鲁迅一生,都厌恶文绉绉不接地气之人,尤其是对那些假兮兮之人,更是从不假辞色。

陈丹青说他喜欢“大先生”,因为鲁迅好看又好玩;赵瑜先生补充的对,他说喜欢鲁迅,是因为鲁迅既独立又狷介,既热情又幽默。

旋转木刻游戏
你还记得看过最劲爆的电影是哪部吗?香港飞车游戏 吃鸡是个什么游戏,怎么如此的火爆?吃鸡是个游戏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