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隆中对》应该改为《草庐对》?隆中对 游戏
为什么有人说《隆中对》应该改为《草庐对》?
在躬耕地的争论中,“襄阳说”经常拿“隆中”“隆中山”来证明自己。例如“躬耕南阳如果不在隆中,为什么叫《隆中对》啊?”。笑话,且不说《隆中对》的名称清代才出现,以前都是叫《草庐对》,就是“隆中”“隆山”的地名最早也不是襄阳的啊!史书最早出现“隆山”的记载是东晋李兴的《祭诸葛丞相碣文》里的“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个隆山毫无疑问位于文中所言的“沔之阳”,《水经注》则具体记载为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的蓼山。该山坡道平缓,马车可直上山顶,几十公里外的卧龙岗历历在目,与李兴所述丝丝入扣。而“隆中”之名则是王隐的《蜀记》引用李兴碣文的加注,由隆山变为“至隆中”,这是“隆中”地名的第一次出现,但并未言明此“隆中”在何处,如果仍指碣文中的“隆山”,应该还在沔之阳的湖阳。而此时汉水南岸襄阳西则根本没有“隆中山”、“隆中”的任何记载。100余年的襄阳人习凿齿才“号曰”了一个“隆中”。何谓“号曰”?就是“给它安个名”的意思,今天襄阳不也把泥嘴镇“号曰”成了“卧龙镇”了吗?“号曰”毕竟是嘴说,实地考察一下湖阳隆山和襄阳隆中山大家就明白了。今隆中就在隆中山脚下,登隆中山必先至隆中村,刘弘费那么大劲爬隆中山去“远望”什么?“远望”哪里的“亮宅”?刘弘为什么非要先去登山“远望”才能回过头来到山下隆中亮家“立碣表闾”?有这么笨的人吗?现在的隆中山峰峦陡峭,荆棘密布,牛车、马车能上去吗?可见,此“隆中山”必定不是李兴所言之“隆山”。各位看官如果不信,可以让隆中风景区弄一辆马车试试登上隆中山远望一下,必定与“襄阳说”的下场一样,人仰马翻!
“襄阳说”认为,“隆中得名应在诸葛亮躬耕之前,决不会是附会之名。也就是说,陈寿著《三国志》的时候无疑是知道隆中的”。是啊,我们也奇怪,如果诸葛亮和陈寿都知道隆中,为什么非要说“躬耕于南阳”而不说“躬耕于隆中”呢?对此,“襄阳说”专家们在罗列了一连串“不可能不知道隆中”的假设后给出的答案是“史籍行文体例的要求和这部史籍特别精审、惜墨如金使然;再则就是陈寿这位蜀汉旧臣对诸葛亮这位尊者的尊重和避讳”因为诸葛亮“自言是‘南阳’(郡名)已属符合史籍行文体例要求,陈寿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其他了”。这个解释真使人瞠目结舌、大跌眼镜,凭空臆想到了这个地步真是登峰造极了。“躬耕于南阳”是陈寿“惜墨如金”吗?“南阳”二字的笔墨比“隆中”少吗?这也算陈寿不写“隆中”的一个理由,真是笑话!避讳对象主要是避国讳、避家讳、避圣人讳。避讳方法为“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笔。”对陈寿而言,他凭什么要去避诸葛亮的“讳”?从避讳的范围上,就算诸葛亮是当朝皇帝,臣民所要避的“讳”也只有“亮”一个字,请问,《三国志》避这个字的“讳”了吗?因为诸葛亮写了“南阳”,为“避讳”就不能再写隆中更是匪夷所思的“臆想”,我们可以随便翻翻史书,哪有因诸葛亮说了“躬耕南阳”,陈寿也就不必或不便再及所属地名的记载?请问,新野、冠军、樊城都是南阳郡的属地,陈寿“避讳”不写了吗?笑话啊!“襄阳说”这种匪夷所思的思维方式还有许多,例如:“‘躬耕南阳’充分证明了诸葛亮一生都没有去过南阳”;“就算‘困于南阳’是困于宛,诸葛亮这样说,逻辑上不是更加支持了躬耕在隆中之说吗?”类似这样指着鼻子说眼睛的所谓“论据”,于史学研究,是可悲?还是可笑?
《隆中对》正文节录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草庐对话”段落,《诸葛亮传》全文未提到“隆中”二字,“隆中对”从何而来?原来,篇名“草庐对”、“隆中对”均为后世文人所取,其中“草庐对”篇名出现时间较早(有说出自东晋常璩编纂的《华阳国志》),“隆中对”则为清人汪基在编纂《古文喈凤》时所取。
“草庐对”篇名呼应《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贴近史实、原汁原味;“隆中对”篇名则对应东晋野史《汉晋春秋》的“邓县隆中说”,满满的文学范儿(《汉晋春秋》原文:“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南北朝史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乱点鸳鸯谱,以汉水南岸的“隆中(孔明旧宅)”为草庐对话发生地,襄阳隆中遂进入“躬耕地”赛道,后又得历代杂史、演义加持而名声大噪。
综上,二篇名各有千秋,也都有使用成例。不论采用哪个篇名,都应介绍篇名来历并说明二名并存。
判定躬耕地“归属”的深层次逻辑,是比较南阳卧龙岗(位于南阳郡核心地带)和襄阳隆中(既有史料无法有效证明其曾属南阳郡)两处地方哪家更具备承载“躬耕于南阳”文化遗产的正当性。尽管“襄阳说”认为有关襄阳隆中的文献记载相对早一些、多一些,但两地都没有原始证据遗存;而且南阳卧龙岗所在地宛县,自身即是郡治层面的“南阳”。
二O一八年五月邸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专题、二O二一年五月新华社报道南阳、2022年央视10社科类节目《跟着书本去旅行·南阳访先贤》系列,持续介绍今南阳是“三顾茅庐”发生地,应是基于上述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