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懒,不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愿意干,只是沉溺游戏,怎么办?玩游戏不玩游戏不玩游戏
孩子很懒,不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愿意干,只是沉溺游戏,怎么办?
你好,我是从事教育和主持工作二十五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年的季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你反应孩子懒惰、厌学,沉溺游戏,这是两个问题。
我们先看看懒惰,懒惰的原因是依赖性强,什么都靠家人给安排,很可能从小过度溺爱,即使一些原则性事情,在孩子不想做时,就退步了,没有坚持家长的原则和底线。所以长大了,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自己就妥协放弃了,慢慢就懒得学习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学习没有培养出兴趣,你说他懒,但是你看他打起游戏是不是很勤奋呢,甚至废寝忘食,腰酸手痛是不是也不愿意休息呢?为什么?因为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把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暂时禁止不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些约定加以限制,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沟通制定出的约定会使孩子心服口服,当然接下来就是要贯彻执行了。执行也是关键,一定要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执行,执行要坚定。
然后领着孩子寻找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务之急,全家人在空闲时间可以走出去,到户外散步、运动、玩游戏,回到家中可以陪着孩子搭积木,玩棋类游戏,作为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多陪孩子,不能为了工作为了应酬,经常把孩子放在一边,家长也要远离手机电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当孩子一点点远离网络后,就要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定一些小目标,可以仿照游戏模式,可以晋级,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真诚鼓励、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兴趣逐渐提高了,浑身就充满了正能量,就一定会积极向上,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季枫在路上
题主你好,孩子很懒,不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愿意干,只沉溺于游戏,一方面是孩子的原因,一方面是家长的原因,但是归根究底还是家长的责任最大,因为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孩子,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家长要从改变孩子的习惯做起。
根据题主提供的信息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孩子很懒,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懒,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多的包办或者代劳,剥夺了孩子动手能力,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依赖成性,自然就会变得愿意享受,都不愿意付出。
2、孩子不愿意学习,在孩子成长初期,家长应该是缺少了对孩子学习兴趣方面的引导,奉行的应该是“快乐教育”,从小没有养成习惯,大了自然不会有兴趣。
3、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干,很明显的是孩子对所做事情没有兴趣,对他没有任何吸引力,但是对玩却兴趣极大,说明孩子之前都是以玩为主,并没有培养孩子的做事能力和兴趣。
4、只沉溺于游戏,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提供玩游戏的机会,孩子何来玩游戏的兴趣,平时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孩子经常与电子产品为伴,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怎么能会不沉溺于此,乐此不疲呢?
以上4点是我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家长可以对号入座一下,找一下自身原因和孩子的原因,是不是属实,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针对不同的问题我给你提供了不同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改善孩子的现状。
对于懒惰的建议:
世上没有懒孩子,只有被家长惯坏的“懒孩子 ”,家长的过度宠爱或包办,导致孩子惰性越来越大,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生活,没有谁不知道享受。
1、有远见的父母都“心狠”,做个“狠心”的家长
溺爱不是爱,而是害,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要做一个有远见且狠心的父母。
虽然孩子是自己的,但是家长不可能陪着孩子一辈子,终有一天,孩子会离开父母单飞,若是一直羽翼不丰满,怎么迎接人生的暴风雨。因此,家长要结束自己的溺爱之路,把孩子独立自主成长的权利归还给孩子,做一个狠心的父母,让孩子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结束自己对孩子的种种包办和代办,凡事有孩子自己做。
2、懒父母,勤孩子,父母要会“偷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会装傻和偷懒,让孩子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不好,也要孩子做,哪怕孩子做完,自己再做一遍,也要让孩子做。比如:让孩子在家打扫卫生,洗碗刷过,即使孩子没有刷干净,之后自己再来做一遍,做的多了孩子自然就会做好,孰能生巧。家长可以适时偷懒,让孩子帮自己捶个背,揉个肩,倒杯水。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个人能力和责任感,怎么来培养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书包,学着自己整理自己的床铺,收拾自己的房间,周末组织全家大扫除,让孩子负责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么做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个人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对于不愿意学习,什么都不愿意做的建议:
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无所谓,不愿意学习,没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这是孩子兴趣丧失的表现。家长要注意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家长以身作则,营造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言行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平时在家的时候,应该远离电视、电脑、麻将等娱乐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拿起一本书,静静的看书,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在家长的带动下,也会拿起书来看,研究表明:孩子的诸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
家长平时要多陪伴孩子,陪伴需要高质量,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戏,也可以一起读书看报,讲故事,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坚持读书半个小时,睡前读书,晨读等。
2、培养孩子的新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保持坚持的动力。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所在,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新爱好。比如:孩子爱动,可以选择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让孩子参加,并坚持,若孩子喜欢汽车玩具之类的,家长可以往汽车相关的方面引导孩子。
3、带孩子多出去走走,接受环境的熏陶
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就不知道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家长平时周末,应该多带孩子去一些文化底蕴充足的场所,比如:图书馆、科技馆、天文馆、图书大厦、书店等,让孩子接受文化的熏陶,看到别的孩子学习或看书的状态,对孩子会一定的触动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贵在坚持。
对于沉迷游戏的建议:
其实,对于玩游戏这个问题,最好解决,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就是断其WiFi,没收其“作案工具”,但是生活中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似乎不太可能,毕竟有时候会有网络作业要完成,因此,要有两全之法。
1、达成君子协定,规定玩游戏时间
在孩子玩游戏之前,双方先商量好玩游戏的一些规则,双方达成协定,无规矩不成方圆,凡事都要有规则,并要遵守,不能无底线,不能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妥协,那样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每天必须是完成学习任务才能玩游戏,这个是硬性要求不能打破,如果完成质量高或者提前完成可以奖励多玩几分钟,完不成就要扣除一定的玩游戏时间。如果按时交出手机,可以奖励多玩5分钟,到时间不交则要在明天游戏时间扣一点时间作为惩罚。
2、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接触外界事物,寻找孩子新的关注点
家长在平时周末应该多带孩子去外面走一走,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也许孩子你能结识新的朋友,找到新的乐趣所在。比如: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多去公园,去爬山,去郊游,也可以去农家乐体验生活,寄情山水,寻找大自然的魅力所在。晚上可以坚持带孩子出去散步或者跑步,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远离电子产品,何乐而不为。
3、家长要多陪孩子,多和孩子沟通,促进亲子关系
孩子之所以沉迷游戏,很大原因就是缺少家长的陪伴,或者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较少,总是大眼瞪小眼,或者各玩各的,你一个手机我一个平板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沉迷游戏。
家长平时应该多抽时间陪一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促进亲子关系的游戏,进行心灵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和内心想法,可以讨论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询问孩子的看法和想法,或者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孩子扮演家长,家长扮演孩子,看家长是如何当家长等。
综上所述,孩子懒惰、不愿学习、沉迷游戏,都是父母的过度宠爱或者属于管理和引导所致,因此,家长要充当好最好的老师这一角色,培养孩子的各种习惯和兴趣,多一些亲子时光,促进亲子关系,带孩子去接触新事物,才能改变孩子的现状,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