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摩拜单车最终会和ofo合并吗,如果合并的话又会有什么影响?
泰国历代国王为何都姓“郑”?
与现如今世界上很多空有名声、没有权力的王室不同,泰国王室是现如今世界上少数仍保持着巨大权力的王室。
而他们保持自己权力的重要手段就是控制国内的军事大权,在泰国,军队的最高的统帅就是泰国国王,泰国国王牢牢掌控着军事大权,如果他们对治理国家的政府不满意的话,是可以通过兵变直接推翻政府的。
不仅如此,泰国国王以及王室的名声还好到了极致,由于他们经常救济穷人以及做一些慈善的原因,所以他们受到了泰国民众们高度的赞誉。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地方,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为任何的错误买单。
如果他们决策有什么错误的话,那泰国的政府或者军队就会直接出来为泰国国王背黑锅,因此,在泰国,国王不可能存在错误。
而如果是一些值得人们称道的功绩,那泰国国王就会站出来,在那聚光灯下享受来自于民众们的赞誉。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泰国国王的名声之所以那么好,主要还跟他们的法律有关。
在泰国的法律规定中,民众们是不允许说任何泰国国王和泰国王室成员坏话的,要是说了泰国国王和王室成员的坏话,一经发现,那将会迎接到法律的惩罚。
因此在这种规定下,泰国国王在泰国国内想拥有坏名声实际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泰国历史中的华人后裔英雄
而在了解泰国国王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是大家很少注意到的,这件事情就是泰国国王的姓氏。
在泰国的曼谷王朝历史中,泰国的历代国王都拥有一个中国流传过去的姓氏,这个姓氏就是郑。
至于泰国的历代国王为何会拥有中国的姓氏,我们还得讲到泰国历史中一个人尽皆知的大英雄,这个大英雄就是中国汉人后裔郑信。
郑信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广东潮汕人,在我们国内处于清朝雍正年间的时候,郑信的父亲乘坐着船帆来到了当时名叫暹罗的泰国。
在来到泰国后,郑信的父亲凭借着极高的商业才华成为了一个富豪,并在泰国迎娶了郑信泰国裔的母亲,在泰国生下了郑信这个中泰混血儿。
而也因为郑信的父亲与当时泰国国内的一个大臣交好,所以郑信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那名大臣收为了义子,在那名大臣的帮助下,郑信长大后成为了泰国国王的御前侍卫。
正是由于有义父最开始给予自己的这个平台,郑信才有了后面那万般的可能。
后来,郑信凭借着自己个人的能力受到了泰国国王的赏识,先是被泰国国王委任为了巡查大臣去视察泰国各地,然后又被泰国国王封为了一个城的城主。
由于郑信在城主位置上做得非常不错,所以泰国国王后来又再度提拔了郑信,让他去做一个大城的城主。
但是当郑信回到都城等待泰国国王调遣他的时候,意外却突然发生了。
这个时候,泰国遭受到了邻国缅甸的入侵,当时的缅甸实力非常强悍,他们派遣着大军一路杀到了泰国的都城。
正是在这个危急存亡之际,郑信接过了都城的守卫大权,率领着士兵们和缅甸军队爆发了生死博杀。
只不过由于缅甸当时的实力实在太过于强悍、泰国本身守卫力量实在太过于薄弱的原因,因此在守卫了一段时间之后,郑信为了防止自己一干人等全军覆没在都城里,他就选择了放弃,带领着500名勇士杀出了缅甸军队的重围、逃离了被围困的都城。
在离开都城后,郑信以这500名勇士为基础慢慢发展出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正是在这支军队的帮助下,郑信这才把缅甸军队赶出了泰国。
然后面对着因战乱而割地称王的各地军阀们,他也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直接带领着军队横扫了这些军阀、统一了泰国国内的所有权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郑信也直接加冕为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
吞武里王朝建立后,郑信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地位,他就选择了臣服北方的清王朝、乞求清王朝把自己册封成了国王。
现在泰国国王祖先的谋朝篡位
不过由于郑信在建立王朝后太过于穷兵黩武、导致国内怨声载气的原因,所以接下来他的亲卫队就造反囚禁了他,把他委以了军事大权的义子昭披耶切克里拥立为王,建立了一直流传到现如今的曼谷王朝。
权力是无情的,在郑信的义子昭披耶切克里执掌了权力中枢之后,郑信直接就被装在麻袋里用木棍给打死了。
而在郑信死后,昭披耶切克里再度走上了郑信的道路,选择了向清王朝请求册封。
昭披耶切克里为了不招致清王朝的厌恶,他当时在上表清王朝的时候就掩盖住了自己谋朝篡位的事情,造假声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说自己的名字叫做郑华,自己是在父亲去世后从父亲手中接过王位的,正是凭借着这些说辞,昭披耶切克里这才顺利从乾隆皇帝手中获得了册封的诏书。
虽然后来清朝已经无法再对泰国王室造成太多的影响,但是由于泰国的王室已经习惯了这个姓氏,因此郑姓就一直在泰国的王室中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存在于泰国的王室中。
说起来,郑信其实有些类似于我们古代的隋炀帝,不过他死后的结局跟隋炀帝不同,隋炀帝死后各种被抹黑,而郑信在被杀死后,他并没有受到泰国历代国王的抹黑。
后来的泰国国王为了保持自己地位的正统性,他们甚至还对外声称自己是郑信的后代、是权力的合法继位者,这点我们从郑信现如今在泰国国内的崇高地位就可见一斑,要是现如今的泰国国王不承认自己是郑信的后代,那么郑信是很难保持现如今那般崇高名声的。
所以说这就是泰国历代国王为什么都姓郑的原因,这里面主要跟泰国历史中的大英雄郑信有关,正是由于郑信的存在,泰国曼谷王朝的历代国王们才一直使用了郑这个中国姓氏直到如今。
泰国王室其实并没有中国意义上的姓氏,泰国曼谷王朝历届国王都是以“拉玛”开头,如首任国王称“拉玛一世”,现任国王称“拉玛十世”。不过“拉玛”并非姓氏,这个称呼是来自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一个神。
虽然泰国王室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泰国姓氏,但是却有一个明确的汉姓,就是姓“郑”,历任泰国国王都一个汉名。
拉玛一世:郑华
拉玛二世:郑佛
拉玛三世:郑福
拉玛四世:郑明
拉玛五世:郑隆
拉玛六世:郑宝
拉玛七世:郑光
拉玛八世:郑禧
拉玛九世:郑固
拉玛十世:郑冕
(拉玛九世,前泰国国王普密蓬的汉名叫“郑固”)
(拉玛十世,现任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汉名“郑冕”)
泰国王室之所以给自己起汉名,其源头是因为一个中国人。
这个中国人叫郑信,祖籍广东潮州。郑信是泰国的第二代华人,郑信的父亲叫郑镛,他于雍正初年随同商队前往泰国定居的。
到泰国之后郑镛开始经商,他主要经营赌博业,由于买卖做的非常大,郑镛得到了泰王的赏识并受到了册封,成为泰国贵族,从此进入泰国上层社会。
郑镛赴泰之后娶了一名泰国女子,于公元1734年生下了儿子郑信。郑信出生之后被一位当朝大臣收为义子,于是郑信变成了一个官二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在义父的帮助下郑信先是进入宫廷充当侍卫,之后又外放到地方任职。
郑信的职位类似于今天的市长,但权力却远远大于市长,也可以理解为城主。
原本郑信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封疆大吏,但时势造英雄,1766年缅甸突然入侵泰国,迅速灭掉了泰国当时的阿瑜陀耶王朝,并占领了几乎泰国全境。而郑信则率领所部残余势力退守至南部沿海地区继续与缅甸人斗争。此后郑信在南部地区招募士兵,然后从湄南河顺流而上收复失地。
郑信此人打仗还是非常厉害的,他率兵一路北上连败缅甸军,而缅甸此时也正与清军作战,无心估计泰国。于是郑信很快地驱逐了缅甸军,成功地帮助泰国实现复国。
在泰国复国之后,郑信在部下的拥护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随后他一面派人前往北京,希望得到清廷的册封。另一面他开始着实打击国内的割据势力,试图加强中央集权。
在平定国内之后,郑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相继将老挝和马来半岛纳入泰国控制之下。但是由于常年的用兵,以及错误的宗教政策,泰国国内频繁爆发民变,这极大的动摇了郑信的统治。
1780年柬埔寨发生内乱,柬国内的亲泰国王被杀,安南则趁机插手柬埔寨事物。为了防止安南染指柬埔寨,郑信统兵20万准备讨伐柬埔寨。然而就在郑信出征柬埔寨之际,泰国国内发生了叛乱,郑信只得仓皇回军。不过在回到京城后,郑信却遭遇了部下昭披耶却克里发动的军事政变,昭披耶却克里将郑信囚禁,并在1782年杀掉郑信自立为王,称“拉玛一世”。之后拉玛一世迁都曼谷,建立了曼谷王朝。
昭披耶却克里在弑杀郑信后,派人前往北京请求册封。但是中原王朝向来排斥乱臣贼子,拉玛一世无法向北京交代郑信的死因。为了将自己的王位合法化,拉玛一世对乾隆皇帝谎称自己是郑信之子,为此他给自己起名郑华。
由于不了解泰国国情,清廷相信了拉玛一世的话,于是册封拉玛一世为暹罗国王。此后曼谷王朝的历代国王在给中国的奏表中都使用汉名,郑姓也成为泰国国王的汉名姓氏。
虽然郑信在执政期间存在许多过失,但他光复泰国,开疆扩土的功绩一直被泰国人所铭记。今天的泰国人尊称郑信为“吞武里大帝”,而泰国政府也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皇节”,以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
(泰国的郑信塑像)
摩拜单车最终会和ofo合并吗,如果合并的话又会有什么影响?
谢谢诚邀。摩拜与ofo的合并是必然,但这只是少数人的狂欢,多数人将是“被宰割”的对象,这就是资本逐利的本性使然!
也许历史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我们在“打着互联网”幌子下,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为互联网泡沫经济铺平了道路,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践踏”之旅。
可是看似“繁荣昌盛”的背后,以“互联网为中心”裙带资本主义,其实从来都是“先养后宰”,合并只不过是“宰割”用户的开始,肥了资本方。
滴滴与快的合并为摩拜与ofo提供了“恶例”
众所周知,当年的滴滴与快的也是现在摩拜与ofo一样的路径,先是各自采取“烧钱补贴”模式,迅速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大量的用户与市场规模。
刚刚开始时,广大的用户群体得到了滴滴和快的的“补贴”的福利,但当用户习惯培养起来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诱饵”,资本的本性就是“垂钓”用户上钩。
当时光来到2017年时,合并的滴滴与快的不再是“傻乎乎”撒钱的主,也没有了昔日的豪气,更没有了“你追我赶”地以用户利益为中心,而是以用户的钱包为中心。
如今,事实上在多数城市,滴滴的车费实际上高于出租车,乘客成为了“独家宰割”对象。与此同时,滴滴司机也成为滴滴公司的赚钱工具。
事实上,滴滴与快的的合并就是背后的资本在驱动,而非真正的在做企业。投资人的大量资金投入,是该到回炉的关键时期,投资人的钱从来不是做慈善的。
资本方的钱一分不会少。要么靠IPO圈钱,甩掉包袱,要么靠宰割用户赚钱。滴滴与快的无疑为摩拜与ofo合并提供了“恶例”。
摩拜与ofo合并可能出现单车出行“辛迪加”
呈上,合并后的滴滴打车,不外乎是互联网出行的的“辛迪加”,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行业垄断寡头。与其说是独角兽企业,还不如说是新的“印钞公司”。
实际上,对于用户和行业来说,并不是好事。如今我们再来看合并后的滴滴,出行场景并没有创新发展,用户利益并没有因此得到保障。并没有带来三方利益增长,而资本方成为了唯一赢家!
而摩拜与ofo的未来之路,也是合并。其目的不外乎两点:1.为IPO圈钱提供可能,为资本方回本与赚钱提供可能;2.为正真盈利做准备,宰割用户是必然。
换句话说,摩拜与ofo的合并,直接结果是资本营造单车市场的“辛迪加”,是资本的甩包袱与撤离的前兆,最终买单的是用户一方!
摩拜ofo的合并最大赢家是资本方输家是用户
如上面的两点分析,摩拜与ofo的合并,事实上是资本方撤离的重要的一步,是资本回炉与抽离的热身赛,而非单车出行的正常市场竞争。
所以,摩拜与ofo的合并最大的赢家是资本方,最大的输家肯定是用户群体,也许还有未来的散户投资者。
就作者而言,摩拜与ofo的合并,并不是好事,可能是“变态”的独角兽,于用户、于行业,伤害大于促进!而为二者垫底、陪衬的其他单车企业,无疑是时代的“狗熊”!
所以,这样的合并行为是可怕的,是资本的劣根性所在,将大肆吸食用户的“新鲜血液”的开始,有什么可以称赞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认为在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清晰之前,摩拜和ofo应该不会考虑合并,否则就是双倍的亏钱,对资本的压力太大。
现有的共享单车的模式是:用户下载手机APP,缴纳一定的押金(摩拜是299元、ofo是199元),然后按照骑行半小时1元左右的价格收费。如果按照一辆车的成本是1000元,平均每辆车每天骑行5次,收费5元的话,至少要半年才能够收回成本。但实际上,只有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共享单车才有那么高的利用率。二、三线城市的共享单车平均每日也就骑行2次左右,成本的回收期限被大大拉长。
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不只是简单往路边一扔就完事了,它还需要有专人去运营维护。比如为了破解人流的“潮汐效应”,共享单车的运营方每天都需要将单车从过于集中的地方运走,否则就会出现单车大面积“扎堆”的现象,相对一些冷门的区域就会无车可用。一般来说,每500辆单车就需要配备1个运营人员。按照一座城市20万辆单车计算,光运营人员就达到400人的规模,人力支出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过去共享单车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以新代修”的模式,也就是压根不管那些损坏在路边的单车,坏了多少台就重新再投放多少台。但是从今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十几座城市宣布禁止共享单车继续投放新车,这就迫使单车企业不得不花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维护现有的车辆。但是由于共享单车的特殊性质,平日里在外面风吹日晒,再加上用户一般都不会爱惜使用,很容易就造成损坏。这些不断损坏的单车又会直接增加运营成本。
可以断定的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单车企业是赚钱的,它们投放到城市中的车辆一部分来源于投资人的资金,甚至有一部分是挪用的用户押金。这种模式下,一旦单车企业的资金链出现断裂,就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理论上按照正规的运营方式,用户缴纳给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是不能够随便动用的,国家相关部门也准备出台规定对押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这就意味着共享单车企业虽然抱着个“金蛋”,却无法将其转化成实际的收益。也使得共享单车在资本眼中的价值大大缩水。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共享单车的进入门槛较低,想要生产一辆单车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大家的车子骑起来都差不多,用户的粘性也很差。共享单车收购别人,和自己多生产一些单车来投放,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在没有找到盈利手段的当下,共享单车的数量越多,运营成本就越高,对单车企业的资金压力也就越大。就算到最后整个市场只剩下一种共享单车,想要凭借现有的模式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既然摩拜和ofo合并了也不能改变整个行业都在赔钱的事实,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合并呢?
目前摩拜和ofo已经占据了全国一、二线城市95%的共享单车市场,一旦两家合并,势必会因为盈利目标而提高单车的租凭价格。就好比滴滴和Uber合并之后,用户体验要差了很多。这是市场垄断经营所必然带来的后果,但也是一般用户肯定不会乐于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