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是哪个国家先有的?上面的图案怎么解释?《明代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
扑克牌是哪个国家先有的?上面的图案怎么解释?
关于扑克的起源虽然有多种说法,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牌是中国在唐代就已出现的“叶子戏”,这已得到各国历史学家的认同,大部分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扑克是由东方传入西方的,但由于中国“叶子戏”的花色、牌张与牌型与现代扑克及欧洲其它传统扑克有相当大的区别,如牌型方面,中国纸牌呈窄长形,通常长2—2.5英寸,宽0.5—二英寸,早期的纸牌还要更为窄和长。所以,这也引起了关于现代扑克起源的争论。中国起源说:有一个威尼斯人从中国把纸牌带回他的家乡,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最早有纸牌的地方。这个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罗·?蓿??笤际窃?269年和他的弟弟马迪奥一起由中国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罗的儿子,著名的马可·波罗,在他的父亲和叔叔第二次去中国时,他跟随他们一同前往。印度起源说: 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印度比中国更有可能是纸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欧洲早期的纸牌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只手,每只手中分别持有魔杖、杯子、宝剑和圆环(代表金钱)。在欧洲最早出现的西班牙及意大利纸牌中,用这几种图案作为花色。现代的印度扑克的10种花色中,也包括了这几种花色。有一个说法是,纸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个印度民族的吉普赛人传人欧洲的。他们穿过波斯、阿拉伯进入埃及,由埃及到达欧洲,他们中的一部分约100多人,于1427年进入巴黎。扑克埃及起源说:由于意大利人认为现代扑克是出自于塔罗牌,而有人认为,塔罗牌是由埃及传入,所以就产生了现代扑克的源于埃及的说法。他们提出的一个证据是,塔罗(Tarot)一词,是取自埃及语的 Tar(道)和RO(王)两词, 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原本,“塔罗”并不是指这种纸牌,它是一本专门用来传达天神旨意的神秘之书的名字。每当古代的法老王有任何疑难杂症发生时,就会打开这本书,所有的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了。后来,埃及王朝惨遭消灭之时,为了防止这部神秘之书落入异国民族手中,便将它用图画的形式绘在卡片上,交付在神官之中。后来经亚历山大之手传入欧洲。在中世纪左右的时候,就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玩的塔罗牌。欧洲起源说:欧洲在14世纪开始出现扑克,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及法国这四个国家均认为自己才是现代扑克的起源地。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J. Gringonneur)手工绘制一副纸牌,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纸牌源出法国的说法的出现。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法国国王所命令绘制的一副纸牌,不过是一副与其他早已使用的纸牌相类似的纸牌。当时的负责银钱支付帐目的皇家司库,曾讲起过有三副纸牌,印成“金色和各种各样的颜色,并带有很多的装饰,以为我们的国王陛下娱乐之用。”其中的17张牌现存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据说,在一份年代为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经提到了塔罗牌,但这份文件的原文已经遗失,现在已知最早出现的塔罗牌是在14世纪末。意大利人一直认为,塔罗牌是现代扑克的前身。在伦敦的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了一份1377年一位德国僧人的手稿,其中的有关于纸牌游戏玩法的内容。现代还保留着的最早的德国扑克是大约在1472到1445年手工绘制的扑克,上面的图案是一些关于狩猎的内容。西班牙巴塞罗那市政档案馆在1378年就有扑克的记录,这是最早的关于扑克的正式记录。据说,在西班牙至少于1371年已经有了纸牌。另外,还有扑克出自于古罗马、古希腊、波斯等国的说法。扑克牌的产生及演变过程纸的生产制造技术及印刷技术的发展对扑克的生产及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种技术均由中国发明,经过几百年后才传到欧洲,这也是为什么纸牌最早出现于中国的原因。造纸术在1150年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班牙,1276年传入意大利,1320年传入德国。开始的时候,扑克全部是由艺术家手工绘制,所以价格昂贵,特别是流行于意大利及法国的塔罗牌,通常是由宫廷画家所绘制。1428年,一位名叫Miguel Arcanyis的著名画家受西班牙玛丽(Mary)皇后委托,为她绘制一副扑克牌,一名商人特意赠送了一个精美的盒子来放这副扑克,可以想象,这必定是一副非常精美的扑克。在法国,保留着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J. Gringonneur)手工绘制一副纸牌。在德国,博物馆中收藏着1427到1445年手工绘制的以狩猎为题材的扑克。在古代保留下来的一些扑克上,可以发现有针眼,经过考察,这是当时的扑克牌牌主把这些扑克牌作为艺术品钉在墙壁上展示所致。这可以证明,当时这些扑克是非常珍贵的。在15世纪,由于木刻印刷术的发展,使到扑克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使到扑克牌戏得到迅速推广。当时印刷用的木模主要是用黄杨木及梨木制造。当时的扑克是先在纸板上用黑色油墨印刷黑白图案,然后按照印刷好的线条用人工上色,但上色的时候不一定按照印刷好的线条来上色,这种上色方法上色速度非常快,生产效率高,受到了一些善于调配颜色的画家的欢迎。后来发明了新的上色方法,使用打孔薄纸板覆盖在印好的图案黑白上,然后用上了红、蓝、黄等颜色的埽子在纸板上面扫过,颜色通过纸板上的孔印刷到扑克上,这种方法使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扑克的大众化普及起了重要作用。在所有的国家中,直到19世纪还在使用这种方法。与此同时,扑克生产商用铜板印刷,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扑克,这种扑克仍然由美术家手工上色,图案非常精美。这种高质量的扑克在17世纪前的欧洲各国几乎都能找到。由于技术的限制,扑克上色仍然比较困难,价格相对较高,所以,19世纪前的扑克始终是一般老百姓买不起的,只有中上阶层的人才能享受,1832年,英国伦敦一位叫多马的扑克印刷商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为此,英国皇室还特别对他进行了表彰。1833年,德国B. Dondorf发明了平板印刷技术,并应用这种可以同时印刷16种颜色的技术印刷扑克,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到扑克生产飞速发展,真正得到了普及,进入千家万户,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最早的圆形扑克是由15世纪德国生产,美国在1874年第一次生产圆形扑克,之后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陆续有生产。但必须注意的是,印度的传统扑克是圆形的,但很难考证到它的最早生产日期。开始的时候,扑克的背面都是不印刷图案的,直到17世纪中叶,才开始有生产商在扑克的背面印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早期的西班牙扑克商人就把自己的姓名印刷在扑克中,以作为质量保证书。17世纪开始,一些厂家开始使用一些天文学的符号,如太阳、星星、月亮等图案作为商标。在西班牙,16世纪,开始有扑克制造厂家生产上下边线有缺口的扑克,以方便在打牌时持牌人分辩4种花色。无缺口代表“硬币”,一个缺口是“杯”,两个缺口是“剑”,三个缺口是“棍棒”,这种扑克很快就成为当时扑克的标准,其它厂家争相效仿。18世纪末,开始在牌角上印刷1~12的罗马数字,后来使用阿拉伯数字。与19世纪美国发明的角码不同的是,只印有数字但没有花色标记。18世纪,西班牙第一次印刷可倒过来看的双向人头牌,现在收藏着的最早的双向人头牌扑克是在1790年生产的。而在19世纪,这种印刷方法才在其它国家推广开来。1778年,西班牙最早生产出专门提供给小孩子玩的小型扑克。18世纪以前的西班牙式扑克,花色“杯”骑士一牌中都印有“AI VA”或“AHI VA”字样。自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大量的关于新大陆的题材出现在扑克图案上。18世纪,出现了镶嵌银片的扑克牌。17世纪以来,具有教育意义及纪念性意义的花色扑克广为流行,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在扑克中被反应出来,还生产出了大量其它具知识性及教育性的扑克。如讽刺漫画、神话故事、天文知识、音乐、地理、动物、戏曲等等题材。这些扑克都非常受欢迎,并被收藏家们收藏。扑克牌与日历的亲密关系许多人会利用扑克牌进行各种游戏娱乐活动,但懂得扑克经的人恐怕为数不多。扑克是历法的缩影。五十四张牌中,有五十二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五十二个星期;两张是副牌,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用桃、心、梅、方来表示,其中红心、方块代表白昼,黑桃、梅花代表黑夜。每一季是十三个星期,扑克中每一花色正好是十三张牌;每一季是九十一天,十三张牌的点数相加正好是九十一。四种花色的点数加起来,再加上小王的一点,是三百六十五。如果再加上大王的一点,那就正好是闰年的天数。扑克中的 J、Q、K 共十二张牌,既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又表示太阳在一年中经过的十二个星座。扑克牌中的四种花色,还有不同寓意:黑桃象征橄榄叶,表示和平;红桃是心形,表示智慧;梅花是黑色三叶,源于三叶草;方块表示钻石,意味着财富。这四种花色,是对人们在一年中美好的祝愿。
《明代风华》朱棣与建文居然见面了,历史上朱棣到底有没有找到建文?
《大明风华》中,朱棣与建文帝见面了,这事其实很靠谱。
当然无论正史野史都是无法记录这一幕的,因为它回避不了一个实质性问题,那就是见面后,朱棣和建文当如何自处?
《大明风华》其实按照几个已经被很多人都认为合理的逻辑来叙事铺排的。那就是,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目的就是为了找建文;建文帝就在福建,而且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和朱棣对抗的地下组织联络处。还有就是姚广孝知前知后,知道建文的下落,甚至知道朱瞻基的命运。
但是有一个很幼稚的逻辑,既然连锦衣卫都知道建文帝在福建,朱棣又何必让郑和六下西洋?
其实剧中这些逻辑都是我们现代人对建文下落的探寻结果,以及对朱棣寻找建文的猜想。
总体逻辑基本符合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的逻辑。由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影响,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一个深夜,胡濙不远千里赶回求见朱棣,朱棣原本已经睡下了,但听见胡濙回来了,立马召见,谈了很久。因此必然是建文的下落有了了结。
但究竟是个什么结果,《明实录》并没有给我们答案。
但是到了2008年,历史再次给出了最接近可能的答案,那就是建文帝在福建,并且是以僧人的身份离开的人世。
2008年,在福建宁德金涵乡发现了一处后经鉴定为明初的一处古墓,墓中竟然发现了有象征皇室的龙头和纹饰,与明皇陵纹饰极为相似。疑似明皇陵出现在福建深山,这是相当不寻常的事情。
更有价值的是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的“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这几个字非常有内涵。“圆明大师”的意思是“明朝创始人”,也就是暗指朱元璋,朱元璋的“第三代”,暗指建文;“沧海珠”指天下唯一正宗,这同样指向建文。
而这碑最有可能是谁立的呢?“御赐”又说明了很多问题。
朱棣或许真的和建文见过面,即便没见过面,也通过其他人沟通谈判以后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朱棣继续当他的皇帝,建文继续当他的和尚,并且不对外透露自己还活着的信息。而暗中实际上受到朱棣的照顾,毕竟还是一家人的么。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永乐帝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究竟有没有见面?众多考证数据迹象显示,绝没有可能!
这有什么依据吗?
有!
谁能想到,大西南深处的一座悬崖绝壁之上,刻着像画不像画,像字不像字的“外星文字”,几百年来无人能解,当地人纷纷传说和埋藏的宝藏有关,而一个材料工程师用了十年时间,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竟然深藏着明朝皇帝的一段爱恨情仇。
真相让人唏嘘不已!
事实上,后世学者反复研究后,发现了建文帝多个藏身之处,已经粗略地形成了他的出亡大致路线图,就是:
南京—→湖南—→福建—→四川—→贵州-→青海。
隐匿藏身地指向→贵州, 而最终归隐处却是,青海“皇家寺院”。
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的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穷追不舍,乐此不疲,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果,并且形成了多个接近真相的版本。
而这些学说综合起来,却都越来越多地指向一个事实,建文帝活着,却是在东躲西藏的逃亡生涯中度过了一生。
那么,是不是可以确定,朱棣就没找着建文帝,而建文帝却无奈地活着呢?
事实上,能确定结果的却是在多年以后,在贵州大山深处的历史难题之谜被破解后,这些困扰人们五百多年的秘密才有了更清晰地解释。
建文帝狡兔三窟,和永乐皇帝捉迷藏?
《大明风华》虽然安排了朱棣与朱允炆的会面情节,但不能不说,这是编剧按照剧情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合理的艺术创作,作为影视剧无可厚非。但如果把影视的艺术加工等创作行为和历史划上等号,那就不对了。
根据明史记载,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死于宫中大火。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认同。
近年来,更多的证据却指向一个事实,他还活着。
活着,有无数证据,这不是问题。问题是他如何活着?在哪里活着?
种种迹象表明,即便建文帝的确活着,可他依然处于隐居状态,从来没有公开身份,这才是造成后世对其隐匿身份有了各种猜测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随着对建文帝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各地不断有新的证据发现,对他的隐居生活有了更多的说法。虽然有了更多的证据都指向支持“和尚说”,但他究竟隐居于何处,成了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
目前,关于建文帝的隐身之处,有多个版本。
一是湖南说,二是福建说,三是江苏说,四是贵州说, 五是四川说,六是青海说。
这些版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究其原因,建文帝在多地短期逗留,名为“避难”,实则担心行踪暴露。一旦有风吹草动,就溜之大吉。而为了防止被朝廷发现行踪,甚至使用冒牌的建文帝瞒天过海,这就让他所途径各地虽留下了不少蛛丝马迹,却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神秘莫测,真假莫辨。
为什么找不着?建文帝藏身之处太隐秘?
建文帝既然活着,为什么得不到史书的相关明确记载呢?
又为什么没有确凿的藏身之处的相关记载呢?
他究竟藏身何处?
历史记载,假冒建文帝的情况时有发生,永乐帝却很难找到可靠的线索!那些所谓的蛛丝马迹都变成了无数个诱饵和烟雾弹,让人一头雾水,不知建文帝所踪。
他究竟藏身何处?
答案,答案,哪里寻找?
一代代学者,为解开这个历史谜团,皓首穷经,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热情,期待尽快解开这个困扰后人数百年的历史之谜。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叫徐作生的上海学者,发现了建文帝出行的历史遗迹,并在其后数年出版了专解中外历史重大悬案的专著,他的名声大作,当时学界对其研究进行了肯定,大有盖棺定论之势。
原来,徐作生几十年来,一直以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对这个重大历史之谜倾心研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他认为,建文帝“流亡西南”,过程中受到了姚广孝的保护,殁于永乐21年,长期隐匿并葬于江苏吴县“穹隆山”。
而针锋相对提出质疑的学者张一鸣,却大举反击,认为姚广孝不可能是保护人,建文帝死亡时间不准确,从而否定了穹窿山的说法。但他在结论中依然强调,“流亡西南说,暂难否定”。
至此,史学界对朱允炆的生死逐渐形成了统一共识,那就是,他逃出了那场杀戮,但去向成谜。这也成了很多影视剧热衷于创作他去向的话题。从此,结合史书论述,建文帝地道逃生、出家为僧的认识,逐渐占据了主流观点。
新的发现,让本已接近真相的谜团更显得扑朔迷离。
然而,随着上个世纪末年,一项重大的历史迷团的破解,朱允炆的去向有了新的研究突破,证实朱允炆和朱棣是没有可能见面的。
这项神奇的研究发现不但证实了朱允炆还活着,而且,对他的皇叔朱棣篡位一直耿耿于怀,至死都没有释然。这和大明风华的冰释前嫌,举重若轻的处理态度截然相反。
这个说法有什么根据呢?
原来,在我国贵州流传了六百年之久的红崖石刻终于破解了朱允炆逃亡之贵州隐居的事实和经过。
在被称为“红崖天书”发现珍贵石刻第一现场的贵州一个偏僻的山村,数百年来流传着一个“宝藏传说”。
因为此处地处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过去一直把该处石刻和历史上,三国诸葛亮大破彝人之地联系在一起,却无人能破解这个谜团。
上世纪末期,来自于上海的一个船厂的高级机械工程师林国恩,利用古文字学,结合图形的象形会意功能,终于解开了朱允炆的“天书”秘密。
通过“天书”的破解,一个惊天秘密被发现。
其一,建文帝自始至终都想恢复他的皇帝宝座。
林国恩认为,建文帝从天书中表达了“决不投降,报仇雪恨”并抗争到底的决心。
其二,天书表达了建文帝强烈的复仇意识和无可奈何的复杂矛盾心态。
其三,由于天书的过于晦涩难懂,并没有真正起到唤起人们跟随他一起复仇的行动。
这或许是建文皇帝意识到,木已成舟,回天无力,任何企图,已经无法改变既成事实的无限悲凉和凄苦落寞孤独的穷途末路的无奈现实。
其四,字里行间透露出建文帝,渴望重振山河的向往之情。
这就是流传了数百年、曾经无人能识得破的“天书”。
它完全按照“圣旨”格式书写,从右→左,采用了大小篆体、楷书,金文等多种字体,结合图画形式,落款是一个“鲜明的”“允”字。
它已经被业内专家确定为最接近原始的版本,他从古书中复制出来加以研究。
经过九年多的艰苦努力,最终找到了天书表达的本意。
原来,这是朱允炆找人镌刻写在红崖之上、讨伐朱棣的一份“讨燕檄文+诏书”。
其内容破解如下:
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讨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服燕魔,作阶下囚。
允炆御制
有了这些发现,是不是就证明建文皇帝在贵州呢? 远不止于此!
还有更令人惊奇的发现。
这里有个村子叫,思京村!
你没有听错,就是思念京城的意思。这里的人自称是从南京迁移来的移民后裔。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那么,还有比这个发现更神奇的,那就是这里的人们都喜欢跳一种舞蹈,当地人称为“地戏”。
地戏什么样呢?他们插着护背旗,舞动刀剑,你以为是京剧等传统戏剧?太像了!而专家考证后证实,这是流传了近六百年,于明朝初年诞生在“南京”的地方戏曲。
难道南京戏曲长了翅膀飞到了贵州?必定事出有因!没有这么巧的!
还有吗?真的还有?!
专家们在附近还发现了一块大石碑。碑文的描述让一切疑问悬念终于浮出水面。
就是这块大石碑,“石破天惊”,在思京村附近被人发现。上面清楚记录着“皇太孙建文帝避难此间”等若干文字。
这个证据发现,无疑证实了建文皇帝还活着,证实他躲过了宫中大火,那是掩人耳目的烟幕弹。趁着火灾,他躲过众人耳目逃了出来。
至此,林国恩破解的红崖天书,和石碑、地戏,自以及村落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让建文帝的归隐出浮出水面。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人们也还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坟墓。如果能找到,其它关于建文帝隐匿之处的学说都可以“寿终正寝”了。
而那块石碑或许当初就是设立在建文墓前,数百年间被人为移动到了思京村附近。以至于,再也无法找到建文皇帝的真实墓地了。
而自从林国恩的研究成果发布后,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和认同。尽管也出现了些许质疑的声音,但国家权威部门依然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还为此颁发了证书,权威媒体也进行了大篇幅报道。
林国恩的研究表明,建文帝至死都向往着恢复他的江山,重新坐上皇帝宝座。
而且,他并不敢公开号令天下反燕,毕竟,朱棣的东厂西厂耳目众多,他唯恐逃之不及,所以,处处提防,处处小心。
在他的耻辱逃亡生涯中,无论是江苏、湖南、四川、福建等多地都成了他逃亡路上的暂居之地,他也成了一路上的匆匆过客。
这也恰恰印证了国内研究的众多学说都不能最终盖棺定论的根本原因。
建文帝的归隐之处,难道另有玄机?
既然,永乐帝在世和建文帝没有见过面,那是不是说,明朝皇室和建文帝始终没有建立联系呢?
近年来,在大西北的青海省发现的一座“皇家寺庙”却又隐含着另一个重要信息。
这个寺庙在当地是藏传佛寺,名叫瞿昙寺。它的建筑结构却是典型的汉式仿造紫禁城而建,有着“高原小故宫”的美誉。
寺庙主殿隆国殿竟然和故宫的太和庙几乎一模一样的仿造。
里面立着一个木牌子,牌子正面用汉藏梵三种字体写着“皇帝万万岁”五个字,背面的落款是明朝宣德年间,并且是几个署名太监建立。
更奇怪的是,壁画上,有个年轻的僧人在诵经,不但有随从,不远处还有兵将保护。有研究者认为,这个年轻的僧人就是建文帝!但只是猜测,目前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于1427年(宣德二年)修建如此豪华的寺院。
此时,距离建文帝1377年出生,相隔了50年。
距离建文帝1402年失踪,相隔了 25年,建文帝该有50岁了。
偏偏这时候,朝廷仿造故宫修建皇家寺庙,如果说和建文帝没有关系,简直又匪夷所思!
史料记载,明朝13个皇帝有7个皇帝为该寺发放勒令,如此大费周章,其中必有隐情。
或许,这里真是建文皇帝的最终归隐之处,但因朱棣篡位,其后世不愿张扬,秘而不宣罢了!也有人认为,这里是为明朝国师而建,即便没有找到建文帝,里面那块牌子还是大主持为感念皇帝的恩德而设。
这是不是暗示,宣德皇帝来过此地呢?各位,壁画上,年轻的僧人,是建文帝还是宣德帝呢?你怎么看呢?
总之,建文帝居无定所,永乐大帝终其一生也没有可能找到建文帝,而建文帝一生的梦想依然是恢复江山,重登皇帝宝座,而他们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