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游戏攻略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misa2 03-25 3次浏览 0条评论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文章有点长,不仅仅展现的是众多有趣的打油诗,主要还附加了打油诗的生动故事!)

趣谈打油诗,不能忘记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张打油。其《咏雪》:“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通俗易懂、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打油诗是一种俚俗诗体。其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通俗性,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

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打油诗深受大众喜爱。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语言大都运用俚俗口语,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上至饱学之士,下至黎民百姓均无阅读障碍,都能明白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人人均可“打油”。因此,千百年来它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第一、开山鼻祖张打油的趣闻

众所周知,所谓“打油诗”就是张打油的诗。张打油到底写了多少诗,没有诗集留传,散见也很少。但他虽存诗不多,却因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影响不少,后代不论雅人、俗人皆有仿作。

张打油谓谁? 明代李开先《一笑散·张 打油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中唐时有一年的冬天,一位家居南阳的高官祭奠宗祠,见宗祠内大殿的墙壁上有这 样一首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 的使锹。

高官读罢,顿时大怒:“谁敢在我宗祠内写下如此这般拙劣的诗? 这岂不是侮辱我祖宗?”即下令缉拿写诗之人。属下通过查寻,遂将不远处张家村平日喜作这类诗的穷秀才张打油抓了来,问:“这诗是你写的吗?” 张打油回答:“是!”高官心想,既然是秀才,缘何写出这等歪诗? 心中存疑。为了判断确否为他所写,即以眼前安禄山兵困南阳事为题, 令他再作一首。张打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

有朝一 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一听,哄堂大笑。这位高官 不禁笑了起来,心想:确然为他所写!罢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诗体!便未给张打油治罪。 于是,张打油远近有名。这打油诗开始风行 起来,成为一种独立诗体,为他人和后人所摹写!

张打油和他的诗,民间流传很盛,很有影响,只因不受正统文人青睐,过去的文学史不曾提及。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第二、历史上搞笑、有趣的打油趣诗及其故事

  • (1)当年苏东坡得了个儿子,一时得意忘形,高兴之余写诗打趣: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另外,诗人苏东坡的《静坐》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 四十。

民间流传苏东坡和 儿媳之间的丑闻,有一首诗:

(苏)红罗帐中一琵琶, 想去弹它理由差;

(媳)公公想弹是情义,肥水未淌外 人家。

对苏东坡丝毫不留情面地揭老底,同时又多有回护,偏责其儿媳,其实读者对这种低俗的玩笑是不必当真的,看看一笑了之。

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 (2)大才子唐伯虎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为此他作诗以咏:

《开门七件事》

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 (3)明代县令徐九经.为官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惩恶肃贪。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以示他的为官宗旨,诗云::

头戴纱帽翅儿,当官不省劲儿,

平事儿我不管,专管不平事儿。

  • (4)张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安徽桐城人。其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姓为邻。一次.吴家修房越界.张家与吴家为界墙争执不休。张家遂驰书赴京,要张英出面干涉。可是,张英并未干预,只是寄回一首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见诗明理,撤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亦让三尺。互让之地,后人称为六尺巷。

  • (5)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自幼目睹鸦片之害.遂在25岁那年写下一首劝人们戒毒的打油诗:

烟枪即炮枪.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

此诗语言明白如话.比喻生动形象.读来幽默风趣.发人深省。

  • (6)1927年.鲁迅写了一首打油诗嘲笑蒋介石的要员: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他们谒陵是假.排挤他人是真。

  • (7)193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的60寿辰.延安根据地为徐老祝寿。作家丁玲即席赋打油诗一首.活跃了现场气氛。诗云:

长征二万五,衣服自己补。马儿跟着跑,生活最艰苦。

闲暇爱读书,年老心不古。遵纪是模范,谦逊与人处。

革命主义真,名利当粪土。大家贺徐老,共撰英雄谱。

几句话,把徐老的风范情操.描绘得惟妙惟肖。

  • (8)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吟了一首《咏原子弹》的打油诗: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

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这首诗寓庄于谐.风趣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 (9)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经历坎坷,性情旷达。幽默潇洒。66岁时.他曾自吟《墓志铭》一首: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

谦慎的性格.豁达的胸怀.让人一目了然。

  • (10)还有一则趣事,是毛泽东主席为乔冠华写打油诗

1972年尼可松访华后中美决定互设联络处,中方由韩叙赴美建联络处,下榻于美国五月花旅馆,美方由詹金斯来华筹建,由乔冠华负责与之商谈。乔冠华与詹金斯谈判很顺利,高兴之中写了三句打油诗,征求第四句。当时毛泽东同志闻知,欣然续道:“莫道敝人功业小,北京卖报赚钱多。”

八重樱下廖公子,五月花中韩大哥。

欢欢喜喜詹金斯。莫道敝人功业小,北京卖报赚钱多。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如此续诗呢?原来,1967年外交系统造反派要打倒乔冠华,让他到大街上卖小报,而小报的内容就是打倒乔本人。乔每次都把小报收起来不卖,然后用自己的钱换成小额钞票到造反派那里去交账,说报卖完了,还赚钱。后来毛泽东同志也知道此事。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如此续诗,显出对乔的肯定,堪称打油诗史上的一段佳话。

  • (11)冯玉祥驻扎徐州时,下令禁伐林木,贴告示如下: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 (12)北宋状元吕蒙正发迹前写过一首打油诗:

一碗清酒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

真可谓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呢。不过此人后来青云得路,成为一代名臣,可见牢骚一下,说不定灶君真的上达天庭。玉皇才发现了他的才能也未可知。

  • (13)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 (14)传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见路边坟墓旁翁仲(坟前石人),不识,问随行翰林学士,孰料此公亦拿不准,说是“仲翁”,皇帝明白以后,作诗一首对误答皇帝问话的翰林做了这样的处置:

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

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作判通。

此诗故意将每句最后两字颠倒,嘲此翰林学士之不学,而能朗朗上口,颇见文思之机敏。

  • (15)鲁迅曾仿崔颢《黄鹤楼》一诗描绘了日军逼近时达官贵人们借口保护文化,只顾抢运文物,不顾百姓及学生的丑态。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同“迫”)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另外,1924年,鲁迅与徐志摩同在北大任教(鲁迅教小说史,徐教英文),此时徐志摩热追“多才美女”林徽因而不得,就整天哭丧着脸,见了谁都“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装出一副病态。林与他本是朋友,平时相互来往并常有 礼品、果品、诗文之类的馈赠,并不存在爱情,他是剃头担子一头热。鲁迅对徐志摩这一作态很反感,加之徐志摩平日与胡适、陈西滢等人在一起,同属“新月派”,政见不同,鲁迅就与他开了个大玩笑,写下了这首诗。诗为: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 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 去罢!

鲁迅说它“拟古”是 “新打油诗”,是指它模仿东汉张衡《四愁诗》 的旧格式,用现在的大白话写出来的。

  • (16)如宋代诗人陆诗伯的《咏雪》: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

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 (17)诗人高敖曹的《杂 诗》:

坟冢地瘤肿,星宿天围棋。

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

  • (18)清人钱咏《履园 丛话》载,浙人陈斗泉收到朋友赠送的金华火腿一块,因存放日久,煮不烂、咬不动、吃不 成,但又不得不表示感谢。故作打油诗云:

金腿蒙君赐,全家大喜欢

柴烧三担尽,水 煮一桶干。

肉似枯荷叶,皮同破马鞍。

牙关 三十六,个个不平安。

心藏怒火,不便发作,不吐不快,故语多讽,以求心头慰藉。

  • (19)北京寿安山南坡的卧佛寺,有尊长 5米、重量50余吨的铜质卧佛。道光年间, 陕甘总督杨玉春游览到此,见到这卧佛,有所感,即吟诗四句:

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

我若像你样,江山谁人保?

批评语言风趣,但思想主旨严肃,是一首典型的打油诗!

  • (20)从前有个叫郑广的海寇,被朝廷招安后因同僚不甚礼遇,于是当众作诗曰: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都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快人快语,直斥道貌岸然的假正经之流。

  • (21)极为有趣的打油诗不能不提。一首是明代解缙写的《解嘲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据说是诗人四五岁时,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围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击众人以解其尴尬处境。

  • (22)这也是一首极其有趣的打油诗,是新嫁娘写的《逐客诗》: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

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新婚之夜,闹洞房的宾客不肯散去,坚持让文才出众的新娘子赋诗。夜阑更深,新娘无奈,遂以诗代逐客之令,巧用双关之语,含蓄委婉,众人听罢乐不可支,哄然而散。

  • (23)广西三江县长宴请本县一位进士,席间众人只是向进士敬酒,受冷落的老师出于气愤,就对众人趋炎附势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讽 刺: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

敝 乡文章数进士,进士跟我学文章。

  • (24)古代官府公文往往使用“该”字 , 有时流于冗滥 ,或所指不明,或官腔十足 ,于是有人 作诗讽刺:

一纸公文九个该,一该该出是非来;

尔后 该员该注意,不该该处不该该 。

  • (25)在我国古代,数字入诗屡见不鲜。一些文思敏捷 的诗人,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诗中.读来别 有一番情趣。如纪晓岚的一首咏舟诗 :

一蓑一笠一 渔舟 ,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上一下一来往 ,一人独钓 一 江秋。

全诗用了十个“一”字 .写出了渔 人的悠闲自在。

  • (26)讽刺昏官的一首诗 :

老爷坐大堂 ,衙役站两旁 。

为官清似水,——米汤!

诗先用三 句渲染 ,然后用两个字实现全然相反的转折,取得了强烈的嘲讽了效果 。

  • (27)倒是晚唐诗人崔护的书僮兴儿的一首“打油 诗”,很有点儿味道。去年,崔护在城外途经一座农 家小院,因为悦恋一位美女,叫书僮兴儿三次上前讨 水喝,以耽延时间。今年再来,不见了那位美女,十 分失落,遂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 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兴儿也 很有感慨,于是依葫芦画瓢吟了一首:

去年今日此 门里,人与桃花相映美;

今年若有佳人在,兴儿还喝 三碗水。

  • (28)元代文化“沙漠化”,杂剧和南戏中 的许多诗词曲白之外,大量无名氏的散曲中就有许多绝妙的打油诗。《[正宫]塞鸿秋·村夫饮》: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

管什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

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

打得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 (29)清代乾隆也有一首类 似的打油诗,题为《咏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四片五 片六七片,

八片九片千万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 (30)传说朱元璋 打败陈友谅之后,来到一座庙前要进去,看门僧问他姓名,触犯了他的尊严,就在墙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 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妄自哓哓问姓名。

那口气,果然像,非同一般。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提出要来看当年题诗,既是为了重 温光辉历史,恐怕也不无向山僧报复寻仇的用意;其时题诗早被铲去,这可如何是好?山僧灵机一动,作 了一首阿谀皇上的打油诗: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犹有龙光射斗牛。

这才幸免了杀身之祸。

  • (31)才子解缙也会拍马。 有一次,解缙陪朱元璋钓鱼,朱元璋久钓不获,很扫 兴;解缙说:“皇上,别看鱼儿小,却懂礼节呢。何以见得?有诗为证: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 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 一笑,总算摆脱了尴尬的局面。

  • (32)明代流传下来的打油诗,其内容涉及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作者涵盖了官民工商僧俗 人等。徐文长的一首祝寿诗,如今许多人依然耳熟 能详: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 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

  • (33)从前.有个考生,在考场半天,文章还没写成,忽然灵机一动,在考卷上写了四句打油诗:

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采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染黄泉。

考官批阅试卷时,看到这首打油涛,觉得好笑,于是提起朱笔,在每句诗后面分别写了“不必”、“未必”、“势必”和“何必”个字这样,整首诗就成:

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

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

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

回家一命染黄泉——何必。

  • (33)早年有个不孝之子,其父年老体衰后,便被其关锁在破屋之内,且只让老父吞糠咽菜,他却和自己的儿子遍吃珍肴。这事被老人看到后,他感伤无限,就吟出了《明日他儿饿我儿》的打油诗:

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

今日我儿来饿我,明日他儿饿我儿。

这首打油诗看似平淡无奇,但为后世起着警世策人的作用。

清代诗人袁枚所著的《随园诗话》里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是有一箍桶匠对儿子十分疼爱,怎奈年老体弱不能自食其力后,其子经常让他饿肚子,而把好饭留给自己的儿子吃。箍桶匠触景生情,感慨之余哼出打油诗:

曾记当年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

我儿饿我凭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结论:

由于打油诗的首创者或曰首倡者张打油是个穷秀才,来自社会底层,故它反映的多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或普通人的所见所闻,在内容上接地气。但流行了一千几百年,后 来这种形式亦为达官贵人或上层文人所利 用,故在内容上也有所扩张,社会政治、社会 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在打油诗中也有所反映,与通常传统诗歌的内容有所靠近。

事实也证明,打油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

打油诗的出处是唐朝的张打油的一首标新立异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咏雪诗,通篇没有一个雪字,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后来,大家把这类“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称为打油诗。

列几个不错的打油诗给大家欣赏下。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张打油)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幕天寒无一事,竹时寺里看梅花。(唐寅 )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郑板桥的《赠梁上君子》)

民国的军阀张宗昌的打油诗,很出名,很搞笑。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张宗昌《咏泰山》)
忽然天空一火燫 ,可能神仙要抽烟 。如果不是要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燫。(张宗昌《咏闪电》 )
无题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张宗昌,无题)

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死亡令人无比恐惧,科学证实原来人死后,会以这种方式延续,看完也就不那么害怕了!

长期以来,死亡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害怕生死,却又不得不面对,无论是谁?终究避免不了这个问题,少部分人能够坦然面对,但是大多数人,无比的惧怕死亡,尤其是上了年纪的

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让人心疼

我舅老爷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拉着我表哥的手说:“我还不想死啊!但这回不得不死了,已经熬不过去了”

看得出来他对人间是多么的留恋,但生老病死又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扭转乾坤,就像当年的秦始皇,派人寻找长生不老药,最终也是无可奈何,不管你多么的想活着,但老天不容许,尽管你害怕到了极致,也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死去

还有一个得了绝症的老年人,每天在病床上无比煎熬,因为疼痛让他撕心裂肺,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想死去,虽然医生宣告无法救治了,回家安度最后的日子吧!但每次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就拼命的呼喊家人送他去医院

或者用最后残留的力气,强撑着坐起来,生怕躺着就这样睡过去了,家人让他不舒服就躺着休息!老人却说不敢躺,因为睡过去了,就再也醒不过来,所以半夜三更困了,也不敢睡,用尽最后的力气睁着眼睛,然后跟家人说不想死!

死亡这个话题跟一些老年人也探讨过,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恐惧,尤其是70岁左右的,因为这个岁数离死亡越来越近了,虽然说农村人有迷信的思想,认为死后还有“阴曹地府”,但这太虚幻了,更多的人认为死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一切都陷入了虚无之中,几十年之后,或许人们已经把你忘得一干二净

除了老年人甚至年轻人也会害怕,不想还好,如果你陷入了这个问题,想到以后再也不可能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了,又有多少人不失落难过呢?

记得我有一个朋友在检查出尿毒症时,根据他的讲述,难过了一个月吃不下东西,我们去看望他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大样又瘦又黑,而且他爸爸的一句话更是让人陷入沉思,他说好好的治,多活两年,看看这个世界也是值得的!

人死后会有怎么样的经历,能不能遇见已故亲人?

在民间一直有这样的流传,人死后还有另外的世界,那就是“阴间”,死去的人,会以鬼魂的形式存在,他们还要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然后准备投胎,这样也就有了下辈子

但这只不过是人们想象出来的迷信说法罢了,或许是给活着的人一个安慰,这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在古时候医学不发达,心跳和呼吸停止了,就被判定为死亡,但是到了现代,即便呼吸跟心跳肉眼是观看不出来了,但是或许还有微弱的生命体征,经过及时抢救,可能还能活过来

所以只有心跳呼吸停止,加上脑死亡,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脑干遭受到了无法恢复的损伤,被医生判定为脑死亡的人,是无法挽回了

一个19岁的女孩遭遇了车祸,呼吸跟心跳都停止了,甚至也没有了脑部活动,连医生们都以为救不过来了,但是她感觉自己的身体飘了起来,还能听到医生们讨论自己的问题,后来又到了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世界

这里无比的温馨舒服,甚至沉浸在了这个虚幻的世界里,突然之间有一对老夫妇在呼喊着她的名字,原来是从未谋面的爷爷奶奶,而且已经过世了多年

此时医生正在奋力的抢救,爷爷奶奶也吩咐她回去,这时终于有了生命体征,两小时后,她就苏醒了过来,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她还留下了泪水,这就是她的濒死体验

杰佛里利·朗,就是研究濒死体验的一名国外专家,他认为遭遇濒死感的人,首先意识就会脱离了身体,会以这个视角在看着自己的身体,或许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经历,就像遭遇车祸的那个女孩子,之所以她流下的泪水,医生说可能是她的视觉系统突然受到了刺激,然后进入了快速眼动的睡眠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还能回忆起梦境,所以就把濒死体检告诉了医生

有些老年人在临死前,也是说会看见去世很久的亲人,这或许是他们的意识陷入了混乱的状态,出现了模糊不清的情况,于是产生了幻觉

死后会是什么样的世界

没有科学证实过死亡之后,还有阴间、地狱或者天堂,有过濒死体验的人,会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他们也会更加珍惜活着的日子,他们进入了不同的时空,估计是产生了时空错乱的幻觉,也有人表示,这是大脑缺氧造成的

人死后不存在天堂和地狱,但或许会以原子的方式得以延续

等一个人死亡之后,各部位的身体机能也停止了工作,线粒体也不会再制造ATP,因为细胞也死亡了,但是人死亡之后,还存在原子,会以原子的形式延续下去

或许在火化时,原子就会从烟囱中逃离出来,然后跟随雨水落回地面,火化时能够产生45公斤的二氧化碳

组成生命形式的原子,在尘世间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们会组成其他的生命形式,或许会被花草树木吸收,成为它们的一部分,如果从原子的角度来看的话,你的生命或许就延续到了植物上,得知这一切后,对死后的世界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但是原子并不能代表生命,也没有任何的感知能力,所以等你死后,即便原子被植物吸收了,你也不可能知道,也不会有任何的意识,在没有实行火化政策之前,你尸体中的营养成分,也会被坟墓周围的植物吸收,长的特别的茂盛,所以初中的地理老师就说过,当人们死后,也不必害怕,你的生命延续到了植物上,成为了它们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身上的原子,也可能是其他物体上不断循环而来的,所以人死后,你的原子也可能在不停的循环利用,但原子并不代表生命,不会有任何的意识形态,也感知不了这个世界,所以还是应该珍惜眼前的每一天,不要空留遗憾!

人死了以后,那么你也就消失了,我想问,最后到哪去了?

人去世了就消失了吗?从人文伦理上来看,这答案一点问题都没有,不是说一了百了么,但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说明的话,人去世后的过程就是物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总量并不会发生改变,那么问题来了,传说中的“灵魂”或者说人的“意识”去哪了呢?

人体是有那些物质组成的?

说起来可能大家都不相信,组成人体的部分原子和宇宙的年龄一样久远,比如占组成人体元素比例的9.5%的氢元素,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大约10^-6S时就诞生了,不过那会还只是原子核,在一团超高温的等离子浓汤中徜徉38万年后才捕获电子形成原子,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上的氢原子和宇宙是一样古老的。

而碳原子和氧原子则要相对晚一点,因为宇宙大爆炸时候产生的元素是有限的,其它比如碳元素和氧元素等需要在数亿年后恒星诞生才会继续产生,但不管如何,这些原子的寿命有的高达135亿岁左右,有的则刚诞生,比如太阳风无偿赠与给地球的高能粒子(质子流,就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意识是怎么来的?

生命的诞生过程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我们知道一块石头不可能有意识,因为组成它的原子复杂程度非常有限,或者说只是原子的堆积,它是无法形成意识的,那么一条虫为什么没有意识?更大的蛇有意识吗?或者从原上猿到腊玛古猿,直到南方古猿一直到智人,在这过程中,肯定在某一处从量变达到了质变的程度,从一个生命体上升到了有自我意识的人类?

什么是意识?也许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组成我们大脑的无数有机分子的组合模式,但组成这些分子的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和一对沙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以直接替换而不产生任何影响,两者的差别是,我们的大脑中产生了意识,因为它们的特定组合构比如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以这个骨架为基础构成了有机大分子成为氨基酸的重要基底。

20种不同氨基酸连接形成的多聚体的蛋白质,再通过复杂的组合和脂肪等一起构成了大脑中的100亿个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个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有1万个以上的联系,这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我们无法用原子这种低级模式来形容。

我们将南方古猿称之为人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结构,而绝非他们的智商水平,但我们知道从直立行走开始他们的大脑发育就开始突飞猛进,因为大脑的发展需要配合,需要个中精细的制作,而手的解放则刚好提供了这个途径,因此以南方古猿作为猿和人的分界线是有道理的,但本质依然是大脑。

《柏拉图和技术呆子》中介绍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即分层思想,比如我们家里的电脑中最基本的单元逻辑门,它只能实现最简单的功能,但千百万个加在一起构成了一台复杂的电脑!整合的数量多了,它将会展现完全不一样的逻辑。

关于意识的起源,人类的研究仍然还非常粗浅,但我们知道它是随着人类这个有机的整体体一起出现,至于它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也许没有一个人类学家可以告诉你。

人去世了,意识还会在吗?

从意识来自于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观念,那么如果这个有机整体被摧毁,意识也会随之消失,但事实上历史上却有一个著名的灵魂21克的实验告诉大家,灵魂是有重量的,它在人去世的死后离去,因此人体少了21克!

1906年美国麻萨诸赛州州立医院的医生丹甘‧马克吐加做了一个濒死灵魂称重实验,几个案例中的数据都不一样,而且称重机构也会受到人体动作等干扰,简单的说这个实验非常不科学,但结果发布后这个21克也称了灵魂的代名词,不过后来求证发现,所谓的21克灵魂实验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证据明显不足,因此在科学界,灵魂21克的说法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灵魂到哪里去了?

我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哪都没去,随着有机体的消失而彻底消失!在我们地球上这个大致封闭的系统中,无序度增加了,也就是每一次死亡都将会使熵增加,但新生命的出现会在局部让熵减小,但这个生命将会在他的生涯中产生更多的无序,这也许将预示着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和宇宙的结果似乎有异曲同工,但却会更早出现。

攻略游戏by顾三声
光线反射益智类的手机游戏?几岁孩子可以玩手机游戏? steam火影忍者究极风暴4值得买吗?火影风暴4手机游戏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