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亚子小说结局原文?“梦”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梦”的?
奈亚子小说结局原文?
小说结局是奈亚子和真寻在一起了,并结婚了,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作品背景:
身为《假面骑士》系列的粉丝,作者也理所当然的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相当的梗。
作者最终卷的后记中曾经说,这部作品的整个框架其实早在第1卷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完成了,他把所有能够推动剧情的要素都放了进去,即便是就这样子不结束,也是可以一直地写下去的。
不过,他并不怎么喜欢“永远”这个字眼,他说“人类是一种无法承担‘永远’的生物,要是没找个地方打上终止符,在前方的将会是全部烟消云散之后的惰性。”于是,他最后还是决定要为奈亚子和千寻的关系做个了断。
他第1集的后记也写到,这部作品是奈亚子与真寻的故事,两人相识之后历经曲折离奇的过程而结合,这是个非常单纯的快乐结局。
“梦”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梦”的?
我们每个人夜里都做过梦,做的梦也是光怪陆离,醒来才发现都是梦,还有一种梦,却是我们的理想,一种希望达到目的的梦想。
梦是什么?没有人能解释清楚,我们对梦的了解还沒那么深入,很多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
《庄子•齐物论》云:“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梦是怎么产生的?人在睡眠时,脑细胞也进入放松和休息状态,但有些脑细胞没有完全休息,微弱的刺激就会引起他们的活动,从而引发梦境。
如果,白天你有一件事让你很高兴,睡前你还在想着这件事,当你睡着了,大部分神经细胞都休息了,但还是有一部分神经细胞还在兴奋, 结果,你就会做一个内容相似的梦,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郝滨老师认为,梦境的内容其实是人们神经系统的感知、记忆、存储等功能下所产生的,蕴含着人们潜意识中的愿望和情感,如果可以在专业工作者的陪伴下获得领悟,会有助人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早对梦进行研究的国家是中国,在弗洛伊德2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一本《周公解梦》,这是本关于梦的专著。由于当时的科学还不够发展,这本书对于梦的解释并不科学,相当大的历史、社会局限性。
但古人相信,人之所以做梦,应该是要有原因的,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王符就曾说“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就是说做梦总有其原因的。
但目前,人类依然无法解释梦形成的机制原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他的《梦的解析》,被认是一部划时代的不朽巨著。被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弗洛伊德把梦的根源分为四种:
1、外部(客观)感官刺激,如雷声滚滚、雄鸡打鸣、被子掉落、被拍打、闻到香味等等;
2、内部(主观)感官刺激,如入睡前的幻觉、对话语、名字等的幻听等;
3、内部(器官)躯体刺激,如肌肉的感觉、呼吸的感觉、胃的感觉、性感觉、末梢的感觉等;
4、心理刺激源,如日间所从事之事、醒着时感兴趣之事等。
《梦的解析》是人类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经典,奠定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解释了他的三大发现:一、梦是潜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伪装的满足;二、伊底帕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三、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
梦,既真实,又虚幻,梦,是梦想、是希望、是美好、还是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
弗洛伊德的理论,知道梦必须经过以下步骤才会形成梦。概括来说,梦是这样形成的:白天,人的左大脑半球工作最忙,它从感觉器官中接受信息,进行加工,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右大脑半球也悄悄地工作,大脑神经元记录下那些自己来不及考虑的情绪和信息。当人们熟睡后,切换到右大脑“主持”工作,白天印在右半球里的全部潜意识以虚拟梦的形式进行释放。
梦的动力-------性是梦形成的Power;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原动力,性欲,成为证明一个人魅力的最主要表达与展现方式。他还把性称为libido,即利比多。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愿望达成-------愿望达成是梦的本质;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愿望不一定是目前的心愿,它们可以是过去的愿望或是已经放弃的愿望,甚至是受潜意识抑制而深藏的心愿。弗洛伊德认为,决不能认为它曾复现在梦中而认为心愿继续存在。
梦的改装--------梦传达的意思往往包括两种:显意和隐意。梦的显意即表面意思往往是痛苦不堪的,但梦的真意通常也是隐意却是美好愿望的达成,要解读这种真实的愿望并不容易。明明是一个美好心愿的梦却看起来痛苦万分,原因就在于梦在形成过程中进行了改装。每个人在心灵内都有两种心理步骤或叫做倾向、系统: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则形成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梦的置换-------梦是一种虚拟的物质,我们之所以称梦为物质是因为梦是客观存在的,但凡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梦的置换就是指梦者接触到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在梦中经过加工润色然后复现。
梦的替代--------梦的替代跟梦的置换有所不同。梦的置换强调的是现实中的人置换成梦中的人,现实中的事置换成梦中的事,这种置换是并列的关系,重在“换”。而梦的替代往往是通过联想或抽取两种事物之间相同的属性,由梦中的A物象征着现实中的B物,往往具有比喻意义,是梦者为了遮羞、掩丑等目的,经过梦的审查制度而形成的心里扭曲行为。
梦的凝缩---------在介绍梦的凝缩作用之前,需要预先介绍一下自然界中的“逆反定律”。所谓“逆反定律”可以自定义如下:当原来的状态或平衡被打破时,物体或系统要反抗现在的力或状态,欲保持原来的力或状态的一种现象。自然界中符合这条法则的物体和系统很多,可逆反应中的勒夏特列原理:当化学平衡的条件(温度、压强、浓度等)被外界打破时,化学平衡一定会朝着减弱这种反应的方向进行移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移动只能减弱但不能抵消。可逆反应本身的属性决定平衡会发生移动但是不会恢复到平衡移动之前的状态。
物理学中的楞次定律,当条形磁铁穿过螺旋形的导电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力方向一定是阻碍(但不是阻止)条形磁铁运动的方向。光的本质是电磁破,当光在照射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发生衍射,衍射的方向一定是朝着阻碍光线传播的方向进行扩展。从众多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共性,当系统原有的状态或平衡被打破时,系统虽然一定会朝着外界驱动合力的方向进行运动,但是一定会受到一个阻力的作用,一个反抗当前外界驱动合力的阻力的作用。
“逆反定律”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应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见企业中下属不支持上司的做法或决定,但是下属又不得不依照上司的吩咐去做,这样下属虽然表面依照上司吩咐行事,但并不是心悦诚服,内心深处会自觉地排斥上司的这个决定。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地说他已经把整个梦完完全全地解析出来。尽管所作的解释都没有什么问题,令人满意,但他仍可能再由同一个梦找出另外一个意义出来,对已经解析令人满意的梦仍可以继续分析下去,就会挖掘出更多藏在梦里的意义,也就是说梦可以一层一层往下解析。可见梦不是表面看起来那样浅显简单,而是经过“凝缩”的。
所有看似秘密性梦的隐意部分经过逐层解析都会变成显意。但是实际当中,梦的完整解析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梦的解析逐渐深入,梦的显意和梦的隐意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嵌套,涉及梦的情节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是梦在解析过程中,符合“逆反定律”,会受到梦的情节看似不符合逻辑、梦醒后遗忘了梦里某个重要细节等各方面的阻抗作用以阻止梦继续深入解析下去。所以要想彻头彻尾解析一个梦几乎是一个不可能事件。从理论上讲,如果梦一直分解下去,会挖掘到一个人道貌岸然下最原始的劣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直解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