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不应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骗人的
父母应不应该告诉孩子童话都是骗人的
成人是儿童精神世界的独裁者
童话故事本就是成人为孩子创作的文学样式,童话故事中生动的形象,浅显易懂的道理可以帮助孩子认知世界,明辨是非。
在《奇葩说》最近一期,正反双方就「父母该不该告诉小朋友童话是假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反方胜出(认为不该告诉),傅首尔提到:如果父母告诉孩子童话故事是假的,等于给孩子提前“剧透”,孩子需要自己学会去分辨,而非由大人来直接告诉他们结果。
《三只小猪》是英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之一,三只小猪是兄弟,为抵抗大野狼而有不同的遭遇,大哥盖草屋,二哥盖木屋,三弟盖了砖屋,最后只有不嫌麻烦的三弟的屋子没有被大野狼弄垮,还把大野狼给煮来吃了。
但是在某些版本中,译者认为结局太残酷,对孩子不好,于是将狼吃猪,猪吃狼的情节修改掉,变成三弟最后保护了大哥和二哥,并用巧计赶走大野狼。
不同的译本体现的是译者的文学态度和教育倾向,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成人世界的真假善恶美丑都带有主观的成分(成人可以任意更改故事的结局),我们一边创造出童话故事陪着孩子孩子看,一边又告诉孩子童话故事是假的,这是有悖于教育逻辑的。
父母希望孩子看书是看到真相还是享受读书的乐趣?这一点至关重要,就像《奇葩说》辩手星悦提到的爸爸陪她读《哈利波特》的经历,虽然她有一天终于发现《哈利波特》中描绘的事实是假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心怀梦想,期待美好。
所以,对于成人的父母来说,陪伴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非用事实去戳穿孩子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渴望,孩子阅读书籍享受的是精神愉悦,而不是片面的去追求真与假。
童话故事本就是虚构的,为什么我们还那么爱看?
童话是虚构的故事,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童话故事中好人绝对的好,坏人绝对的坏,这种通过夸张的方式反映真实生活的艺术手段符合孩子的认知逻辑。
处于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幼童来说,世界是两元的。
拿孩子吃糖来说,当他提出吃糖的要求时,只有吃和不吃这两种结果,给吃就高兴,不给吃就哭闹,父母给他讲再多的道理都没用,比如糖吃多了影响牙齿发育,会长虫牙之类。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世界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在他对世界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的时候,他无法理解好人和坏人是需要辩证看待的。而童话、神话故事并仅仅只是告诉孩子一个简单的道理,而是父母教会他学会感受和享受。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推荐图画书《快乐的一天》是一个由“嗅觉”引发“视觉”寻找春天的故事,冬天大雪纷纷,松树、土拨鼠、狗熊、蜗牛他们同时朝一个地方奔跑而去,他们究竟在寻找什么呢?当看到最后一页,画面中央出现了一朵小黄花。
在陪孩子看这本书时,他特别钟爱雪地里那朵小黄花。虽然只有一朵,但是他坚持说好多花花呀。我说: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小黄花🌸!
我想此刻,我是绝对不忍心告诉孩子冬天低温,小黄花会被冻死的,虽然这是事实,也是真相,但是我说不出口。
日本图画书大师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提出:图画书不是孩子自己读的书,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的书,亲子共同重点不是读了什么,而是你抱着孩子坐在你腿上,享受爱意的的流动。
所以,童话故事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根无形的纽带,透过书中的意向,我们教会孩子更好的认识世界,同时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童话故事并不是写给孩子看的,它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
美国图画书作家玛莉·荷·艾斯创作的《在森林里》,是一本黑白图画书,这本书创作于第二任丈夫病重期间,她从孩子般纯真的视觉出发,用黑白双色勾勒出画面,营造了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
书中小男孩“我”走进了一个幻想中的世界(森林),在那里他遇到了狮子、大象、熊、兔子等小动物,小男孩跟他们玩耍,游戏,最终因为爸爸的出现,一切回归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一群动物跟着一个小男孩的屁股后面大游行,这本书也并不怎么样?
但是彭懿教授在文中指出:“池塘边那只风烛残年的灰鹤,是她丈夫的象征。而那只默默不语的兔子,则是作者自己的化身。”
这本《在森林里》既可以作为一本认知类书籍给孩子看,成人也可以联系作者的经历体会生与死、爱与被爱这些沉重的命题。
除了外国童话书,还有古人所著《桃花源记》,你能说它是假的就不要相信了吗?不能,陶渊明的这篇文章构建了中国历代文人精神的栖息地,桃花源中自由安宁的生活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期待的理想世界。
童话书、神话传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关于真假的探讨上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作为读者,重要的是我们愿不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什么是真相,如果你相信,那就是真的,如果你不相信,那就是假的。
——感谢阅读——
(本文为淑的宝麻麻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淑的宝麻麻,爱好古典文学和育儿心理,左手带娃,右手码字,欢迎关注,一起探讨诗词育儿、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