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松花江坠龙是怎么回事?真的从天下坠下龙了吗
在很久以前,龙就是天子的专属图腾,唯有皇帝可以使用龙图腾的物件,营口坠龙事件中的这条龙,双鹿角、有鳞、蛇形、吼声如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专属龙的样式,这要是在清朝发生“坠龙事件”,绝对是一件轰动性事件——毕竟,寓意皇帝的龙从天上掉下来摔死,并不是什么好征兆,满清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一定会将此事进行曲解、美化,而不是干巴巴地将“坠龙”写在新闻里。
在“营口坠龙”事件发生的同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1934年3月1日,大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伪满洲国举行登基仪式,第三次出任皇帝,并改国号为康德(妥妥的日本国号)。
溥仪登极仅仅半年,就发生了营口坠龙事件,这不禁让人觉得此事的目的,真真是耐人寻味。
往前推半个世纪,还有一则与“龙”相关的新闻。
1871年,日本刚刚开始推行明治维新,国力迅速提升,这一年,一个日本商人从一位不知姓名的中国商人手里,购买一条幼龙,这条幼龙被带回日本,涂以金粉制成标本,至今仍摆在日本瑞龙寺供人观赏。
一前一后两件事,具体有无关联?无可知晓,然而从瑞龙寺公布的“幼龙”标本来看,这是一条专属于满清皇帝的“龙”——有鳞、四爪、鹿角、蛇形,牛头。
这两次发现龙的新闻都与日本人有关,而且出现的时间点都如此之巧:一次是日本与清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次是日本逼迫清国末代皇帝出任伪满皇帝,真相只有一个:两次发现龙都是日本人伪造的新闻。
擦亮双眼,营口坠龙事件不过是日本人伪造的新闻罢了,奈何至今仍有人信?真相总会大白。
《后会无期》歌曲原唱是邓紫棋,由韩寒作词、Anthun Kent和Dee Syluia作曲,也是电影《后会无期》同名主题曲,歌词深情而富有哲理,表达了对人生离别和未知前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