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篝火晚会的报名流程是什么?
千岛湖篝火晚会怎么参加?
千岛湖篝火晚会是一个有趣的活动,您可以参加当地的旅游团或者自行组织篝火晚会。
如果您想参加当地的旅游团篝火晚会,您可以在当地旅游咨询中心或者酒店咨询相关信息,了解旅游团的篝火晚会活动安排和费用等。此外,您也可以选择自己组织篝火晚会,需要准备一些相关的设备和燃料,并在安全的场地内进行。
在篝火晚会上,您可以和当地居民一起享受美食、唱歌跳舞、点起篝火,围坐在一起聊天,感受大自然的夜晚。同时,篝火晚会也可能会有一些表演节目和抽奖环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无论您选择哪种方式,参加千岛湖篝火晚会都是一个难忘的经历,建议您提前做好安排和准备,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等人第一次议事就顶撞上级,为何没被免职?
还是我杨角风来讲一下吧:
大明王朝高翰文就任知府后的第一次较量,终于明白啥叫最终解释权!
一、
大明王朝讲到这里,才真正进入到了正轨,我们的男一号海瑞也终于开始施展抱负了,那么他的第一战结局如何呢?
我们先分析一下现在的局势:
浙江官员,以郑泌昌和何茂才为主,他们是遵守朝廷下达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针同时进行两项工作。一项是“赈济灾民”,一项是“改稻为桑”。其主要执行策略就是,不让老百姓自救,让他们必须贱价卖地,并同时捞一把。
胡宗宪,离京去江苏借粮,半路截了高翰文,并通过跟他的对话,告诉他“改稻为桑”执行的实际困难,并暗示,如果浙江官员低价买地,最后百姓反了,高翰文第一个难辞其咎。
高翰文,半路本不想跟胡宗宪对话,结果听了胡宗宪的话后,半信半疑地来到浙江。并在上堂之前跟海瑞和王用汲见了面,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坚决不能让丝绸大户贱价买地!
王用汲,其实比海瑞要乐观一些,也知道浙江官场的难,跟海瑞的针锋相对不同,他对高翰文要客气的多。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王用汲此行确实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海瑞,摆明了就是来送死的。
海瑞,这次来浙江,本就知道问题的艰难,所以跟高翰文的第一次对话,还是采取的试探性方针。但最终通过海瑞的敲打和讽刺,高翰文的书生气上来,说了一句:
“只望二位一片爱民之心,在堂上能坚持就好!”
至此,三位“背锅侠”全部到齐,开始了他们的“背锅”与“反背锅”之战……
二、
高翰文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心事重重的进了门,可以看出郑泌昌还是站起来打了声招呼并迎了迎的,可惜高翰文根本不鸟他,径直走向了面对何茂才的座位。
气氛就此凝固,作为浙江省的省委书记,主动给杭州市长打招呼,结果市长大人不理那套,直接就座,连让一下的礼数都免了。当时郑泌昌和何茂才的脸色相当不好看,若不是看在高翰文是严世藩举荐的份上,估计就开骂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天这场会议,必然不会太顺利。
既然海瑞和王用汲是“背锅侠”,自然知道的越少越好,安安稳稳等着“背锅”就是了,所以这次会议本就没有淳安和建德两个知县的座位。说到底,在郑泌昌和何茂才的心中,这次会议就是严党内部会议,杂干人等都得退下,何茂才发话:
“省里议会从来没有知县与会的先例,定下来的事情让他们干就是了,你们下去吧……我说的话你们听见没有?下去!”
这时候的王用汲打算下去了,结果一看海瑞还在,立马又停住了。
其实杨角风对王用汲颇具好感,这个人重义气,有良知,虽然熟知官场道道,但并不随波逐流。后来海瑞当钦差办案时,王用汲也是紧跟他的步伐,以死相待,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像王用汲这样的官员。
其实这种事,即使是敢于直言的海瑞,也没办法自己替自己求情的,只能寄希望于刚才与高翰文达成的一致,这也是考验他们之间的友情的时候,果然高翰文给予了求情:
“事情要他们去做,就应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做……”
这句话刚才王用汲对海瑞也讲过,他是有执政经验的,明白事情得靠我们去做,劝海瑞不用太着急。
正是高翰文的这句话,这才让海瑞和王用汲有了参与会议旁听的资格,记住,他们只有知情权,并没有决策权!
三、
其实很多人看到这里时,并不理解,为什么郑泌昌和何茂才会听高翰文的意见呢?
这正是高翰文抓到的他们俩的软肋,那就是事情必须还得由海瑞和王用汲去做,这也再次点出我们的主题,什么叫“背锅侠”?
假如郑泌昌和何茂才在这时直接罢免了,高翰文和海瑞以及王用汲的职务,那么灾区马上断粮,人民马上饿死,或者逼反,那么这个锅谁去背?
所以,郑泌昌和何茂才,虽然对这三个人不怎么满意,但是绝不能给他们免职,免了他们的职,背锅的就成了自己了,他们才不会这样傻!
如果,他们俩知道后来自己的小命就是死在海瑞手上的话,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解决了县一级的“背锅侠”,那么怎么让市一级的“背锅侠”背起锅来呢?
这就是郑泌昌和何茂才的聪明之处,虽然他说了很多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在强调一点,那就是省里面关于赈济灾民的大体方案都是:
“你给朝廷提的那个“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略……根据高府台的这个方略,我们谋划了好些日子,总算拿出了一个方案……”
看了没有,每句话都紧扣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案说事。也就是说,最后由于低价买地,老百姓饿死或者反了的话,要么是高翰文提出的方略有问题,要么就是海瑞和王用汲这两个知县执行方略有问题。
这是一个坑,如果没有之前胡宗宪的友情提示,高翰文很可能就栽在了第一道坎上……
四、
看完提案,海瑞是挨个看了一遍众官员,担心高翰文一口应允了,那时候就麻烦了,马上站了起来要反对。
说到底,虽然之前在门房三个人达成了一致意见,但是海瑞并不放心这个严世藩的门人,直到高翰文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这才再次坐下。
这时候的高翰文之所以敢反对,就是因为他现在手握两张牌:
第一张牌就是刚才提到的“背锅侠”理论,要想这项政策落地,必须要有“背锅”的人,也就是说,不管他怎么制定政策,只要落地,就绕不开淳安知县海瑞和建德知县王用汲,也就绕不开杭州知府高翰文。
只要这三个人不同意执行,或者坚决不执行,他们这个“锅”就扔不下去,所以他们也只能想方设法在不让对方撂挑子的前提下,让他们同意这项政策。
第二张牌就是高翰文的另一层身份,那就是“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政策的提出者,也就是最终解释权也在他手上,所以他才敢反对:
“这个议案只有方略的前四个字,没有后四个字……”
高翰文随后巴拉巴拉说了一大通,总体意思就是说,这个方略的初衷绝对没有问题,出问题的地方就在于执行上面。如果丝绸大户可以压低地价,那么老百姓是卖还是不卖?朝廷是管还是不管?
郑泌昌、何茂才你俩弱爆了,敢跟翰林院的知识分子玩文字游戏,知道我高翰文就是所谓的专家、教授不?
最后政变一番后,何茂才彻底怒了,要参高翰文,高翰文更绝:
“不用参,你们现在就可以免我的职!”
这时候就彰显团队的重要性了,海瑞和王用汲赶紧跟上,要免职,就把我们三个都免了吧!
这下子彻底将了他们一军,真的免职了怎么解释,如果只有一个高翰文,可以以他顶撞上级的理由,一个海瑞,可以以他没有执政经验的理由,再加上一个干了好多年知县的王用汲,怎么解释?
恐怕是你浙江省的方略出了问题吧?
更何况,他们还需要“背锅侠”……
更何况,这项政策的最终解释权在高翰文手中啊……
那么,面对手握两张牌的高翰文,郑泌昌和何茂才又该怎么对付呢?为什么芸娘的一首《广陵散》就让高翰文中了“美人计”?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回再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