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大臣为什么教后宫分金币的故事?
战国时期大臣教后宫分金币的故事?
我们从三姬分金的故事说起。
话说有一天韩非子到一大将处索要军饷,发现大将军的三个妃子在玩分金币的游戏,韩非便道:“这个游戏没意思,不如咱们玩点更刺激的”。怎么刺激呢?
游戏规则:三人按顺序提议分金方案(甲、乙、丙),若是提议未获半数以上(不包含半数)通过,提议人将被处死,剩下的二人接着提议,还是如未获半数以上通过,提议人被处死。
附加条件:这三位妃子是聪明(利益最大化)、理性(保命第一)且人性本恶(杀死对手)的。
游戏开始!
一
3个女人,100个金币,怎么分?
若是甲妃最先提议,就被乙妃和丙妃否决,那么就剩两人;乙任何提议,哪怕把金币全部给了丙,丙妃也会坚定地否决她的提议,从而得钱又杀人,因此乙必是获不了半数以上通过,这样乙妃也是必死无疑。若是乙妃聪明过人,她就决不会选此种方案的,也就是一定不能让甲妃死,所以她会支持甲妃的一切提议。
那么甲妃经过盘算,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便会采取这样的方案:100枚金币都给自己,乙和丙一个也不给。乙因为要保全自己,所以不管甲妃的方案是什么,她都会支持甲妃,甲获半数以上票,拿到100枚金币,而其他两人一无所获。
如果要让游戏更有意思一点,我们可以再加一个人“大将军”,出于身份原因,大将军就放在甲前面。那么将军应该怎么提议呢?分析甲妃的策略后,将军开始自己的提议,甲妃1枚也不给,自己留下98枚金币,然后乙和丙各给1枚,估计她们得感激涕零,为啥呢?若将军提议未过被杀,那就变为将军加入之前的战局了,甲妃顺理成章地拿到所有金币,乙和丙两位啥也得不到,所以不管甲妃同不同意,另外两位一定赞成,毕竟结局不会比之前差,将军的提议会安全通过。
这便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先手优势”,将军是先手,可使利益最大化。而乙妃和丙妃最后选择,虽没什么决策力,却还是大王拉拢的对象,没有什么危险,收益却很低。再看甲妃,没有“先手优势”,得不到最大利益;又不是将军的拉拢对象,就有点尴尬。如果我们自己就是甲妃,该怎么活下去呢?事已至此,甲妃只能破釜沉舟,干掉将军,重获“先手优势”,甲妃自然就是老大啦。
不过现实生活中,甲、乙、丙三个妃子可能还有新玩法,她们把酒言欢共谋大计。不管将军说什么,咱都不同意,这样就可以把将军干掉了。然后,这金币咱们一人三十一,剩下一个扔海里,这收益就是杠杠的,这就叫“共谋”。不过当共谋之后,若是这甲妃反悔了,乙和丙还会什么也拿不到,所以乙妃和丙妃必须得把这事想清楚。如果游戏是持续的,这共谋是没有问题的,甲妃如是破坏了共谋规则,以后就没人带她玩了。但若是这游戏只玩一次,甲妃则必反水无疑,这个风险也就没人敢冒了。所以,说回来,别挣扎了,乙和丙定会同意大王的提议。这就是数学中谈到的“博弈论”。
怎么看荀子的性恶论?
这个人根本不是儒家,他自成一派。
古时候了儒家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时候,规定的内容四书五经,大中论孟,其中有一本书叫做尚书,讲的是上古时期尧舜时代华夏的政治。其中尧舜德耀千古,舜德被江河。其中上古诸夏修行之本叫做德。所以华夏本质是德政。
孔子老子曾有过对话,怎么治国,答曰先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仁义礼智信都是德的化现。所以上古诸夏的治国原则是仁义礼智信。
这样一来,就和儒家理论是相符合的。华夏华夏,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义之大谓之夏,由于是德政,所以天道是仁,因为天道是仁,所以人性本善,所以一方面注重教育,要教给民众仁义,另一方面人人有向善之心,所以应该爱民如子,而不是防民如贼,这就是中国本来坚持的德政。
荀子虽然尊敬孔子,但是他的理论什么人性本恶,既然恶那就要治,所以牧民,疲民,劳民都是有理论基础的,所以他的两个学生都是法家。春秋时期,诸侯都是义战,秦之后,屠城,杀降,烧宫殿都是他开的头,所以其理论基础和华夏本质上的夏法不一致,所以他并不是儒家,他自称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