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改善情绪和行为?
要让孩子脾气变好,父母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可以尝试用积极的语言和行动来引导孩子,比如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家长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或伤害。家长还可以通过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情感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如果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现在的孩子容易一言不合就发脾气,哭闹、咬人、摔东西、打人,其实这是孩子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在宣泄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发脾气扔书,其实是孩子情绪的一个表达方式,是为了告诉我们她现在的情绪“我现在很愤怒。”孩子生气的本质是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很多时候咱们家长只观察到孩子的行为“哭”,就直接说“不要哭了,不要哭了。”结果没有什么用,孩子反而哭得更凶了。
这时该怎么办呢?咱们应该从关注孩子的行为转化为关注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情绪和内心的需要,让孩子把情绪从内在宣泄出来。
孩子内心非常希望我们感受到她现在内心想法,也就是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理解孩子情绪,让孩子情绪宣泄出来,让造成情绪的困扰,难题得到解决。
第一步,平时应该让孩子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
孩子小的时候,咱们可以教孩子认识情绪脸谱,告诉孩子什么情况下是发脾气,比如面红耳赤,吼叫,骂人,心跳加速。
还有在平时孩子看一些电视节目的时候,如果里面的人物有生气发怒的表现,咱们及时告诉孩子,这里面的人物正处于身体发怒的状态。
第二步、要有同理心。
当孩子生气发怒的时候,这个时候她并不希望咱们跟她讲道理,而是希望咱们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现在她心里的感受。
孩子最渴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又苦于没有语言可以表达自己,只能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这个时候咱们应该仔细的聆听孩子,问一下她到底怎么啦?仔细的听孩子倾诉,只要咱们理解孩子现在的情绪和感受,然后在跟孩子进行交流,孩子肯定愿意敞开心扉跟咱们交流。
第三步、给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
有的孩子生气发怒的时,会出现打人的情况,之前班上有一个孩子,如果其他小孩因为一些小事情惹到了这个孩子,孩子就会一言不发的去打其他的孩子,有的孩子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扔书,把桌子上的书全部扔到地上,孩子表达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有正确的行为,我推荐的表达情绪和需要的方法是让孩子用画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表达出来。
比如让孩子画图,画出自己的情绪,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写出来,然后撕碎这一页,平复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让孩子表达自己真正的需要。
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咱们就可以跟孩子聊一聊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情绪,当孩子自己也没有办法确认是什么原因的时候,咱们就跟孩子分析一下,他当天遇到的事情,然后找到这个情绪背后真正的原因,隐藏的需要,接下来咱们就跟孩子一起解决他的困扰、问题和需求,咱们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在下次再出现同样的情绪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发脾气,而是尝试去找到这个情绪产生的真正原因,并且去找一些正确的解决方法来对应,而不是一味的发脾气。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孩子想要什么,咱们就给什么,而是让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可以满足孩子,那么就满足,如果不能满足孩子,咱们不要知识简单的说一个“不”,而是要给予孩子最清楚的解释。
实际上这个很简单就像咱们上班一样,如果咱们想请假但是领导直接说“不。”这个时候咱们肯定会非常“苦恼”,因为领导不给咱们一个原因,同样咱们需要给孩子拒绝的理由。
更好的做法是咱们可以给孩子一些替代性的更好的选择,比如孩子吃零食,咱们其实可以给孩子一些选择,让孩子可以选择更健康食品。
比如孩子吵着要买一些玩具,我们拒绝但是可以提醒孩子咱们家里面已经有很多这类型的同类玩具了。
记得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孩子有一个非常喜欢的布娃娃,结果其他孩子来家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孩子的布娃娃给弄坏了,孩子就在地上打滚大哭大闹,不肯起来,孩子妈妈就跟孩子说:“孩子别哭了,我给你再买一个就好了。”结果孩子还是不依不饶的在地上哭,这就是咱们没有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因为布娃娃跟孩子玩了很久,孩子对这个布娃娃是有感情的,并不是新买一个布娃娃就能够替代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尝试跟孩子说:“宝贝儿,要不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布娃娃缝好好吗?缝好了,就跟之前一模一样了。”
一般只要咱们语气恰当,表达恰当孩子都会停止哭闹。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在孩子耍脾气的时候,咱们家长首先自己就要控制住脾气,有的家长朋友脾气火爆,受不了孩子在那里耍泼,直接就家法伺候,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孩子小的时候咱们很容易压制得住,但孩子一旦长大了呢?情绪没有得到疏导,长期压抑在心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容易青春期大爆发!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有益于孩子控制情绪的游戏,我喜欢把它叫做“猜情绪”,咱们可以跟孩子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玩法:一方扮演情绪方,另一方来猜,比如咱们爸爸可以来表演各种样的表情,比如生气、开心、愤怒、忧郁、思考等,然后让孩子来猜,接下来然后再交换让孩子来表演,咱们来猜,进行积分,看谁猜得对的多,就给予奖励。
这个游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孩子识别情绪脸谱,同时当自己有这样的脸谱的时候,自己能够感知到自己是处于这种情绪状态,然后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情绪上,而非行为上,很容易让孩子在情绪升起的时候就控制住。
80后小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童谣你还记得吗?
首先感谢邀请:
今天打开悟空问答,看到关于八零后小时候那些耳熟能详的童谣,嫣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写了,为啥呢?原因:只有一个我是一个标准的七零后,哈哈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年龄,不过分享一下如果能让更多的,整天为工作生活忙碌而占崭时忘记美好童年的朋友们增添点美好记忆,我也会感到欣慰的,说真话,我小的时候,在那个年代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像现在,相比较还是比较落后和贫穷的,家里如有二八大驴(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就已经算是家境比较好的了,到了八十年代电视才开始慢慢的流行起来,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br/>
说实话,要说那时候的小游戏真不少,童谣也很多,但能回忆完整的真不是很多,完了完了,是不是真的老了😔,哈哈,不过我尽量列举些我依稀记得的童谣吧😄<br/>
第一个,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后面不雅就不列出了。
第二个,属于姥姥_given教的,打箩箩,喂面面,狗吃麸子丸蛋蛋。
第三个,一年级打架二年级拉,三年级告诉王大妈,你家小明打架了,打坏了胳膊打坏了腿。
还有些拆字谣,你比如说: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下四滴血,这是个(照)字。
在有画画谣:一个丁老头,(鼻子👃)欠我两鸡蛋(眼睛👀),我说三天还(抬头纹),他说四天还(嘴和牙),去你个大鸭蛋(脸),三根油条三毛三(指的是头发和耳朵👂),脸部画完了,一张方饼(身体)六毛六(左右手),冰糖葫芦(衣服扣子)七毛七(左右脚)。<br/>
呵呵,好玩不有没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对于童谣,每个人的记忆都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有一颗童真的心。
就是我对童谣的一些前段记忆,欢迎朋友们给我就要互动,留下一些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