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婴中期和后期分别有多少重?
元婴中期到后期有几重?
七重
元婴期是修真的一个阶段。道家修炼的元婴又称道胎,先是大周天通,然后身体三开合,中脉现,三花聚顶,丹成,三田育婴。
元婴期是修真的一个阶段,而修真又包括两种:
第一:旋照、开光、融合、心动、灵寂、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飞升。
第二:开光、辟谷、成丹、金丹、元婴、出窍、分神、融合、度劫、大成、飞升 。
修道是:引气入体、练气化神、炼神返虚、天仙、金仙、混元大罗金仙(圣人)、大道(鸿钧、天道) 。
第二:筑基,蓄气,开窍,外景,法身(人仙,地仙,天仙),传说,造化,登岸(彼岸者,古老者,最古老者),道果。
一般来说,修道这种说法是写洪荒类型的小说的,修真这一类写仙侠之类的小说。 气功之类的一本是后天级,先天级,宗师级,接着有些书是写以武入道的,入了道的是大概是金丹期,所以气功的是不够修真的好打。
古代太医是如何制作丹药的?
首先要说一下这个“太医制作丹药”可以说是一个伪命题,明确一下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丹药”多是指道家思想中为祈求长寿升仙而炼制的药物,太医并不负责制作丹药。
太医的任务是什么呢?以元代为例。
元代太医院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隶属单位:1、广惠司:《元史·百官志》记载其职能是“掌修制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因元帝国疆域广阔,沟通中西,故很多西域乃至西方来的医师带来了不同于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元代统治者择其优者纳入广惠司以供皇帝和皇室御用;2、御药院、御药局、行御药局、御香局:这四个部门,也都是负责御用医药的机构,包括御用药物的收采、储藏、加工制造以及对皇帝随行药品的管理。如《元史·百官志》记载“(御药院)掌受各路乡贡、诸蕃进献珍贵药品,修造汤煎”;3、惠民局与惠民司:这是官办的社会救助性质的医疗机构,《元史·百官志》有“(惠民局)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的记载;4、医学提举司、官医提举司:这两个单位分别负责全国的医学教育和医户的管理。
可能从以上您也发现了,太医和炼丹没有任何关系,那么炼丹是谁应该干的活呢?是方士、道士。如秦始皇追寻长生不老,遣徐福领童男童女出东海访蓬莱寻仙药,汉武帝信从李少君炼制所谓“仙药”,乃至到清代雍正皇帝宠信的张太虚、王定乾等人进行的炼丹活动,都和道家的神仙信仰相关联。
说清楚了“太医”与“丹药”,然后再来说下丹药是怎么炼成的。我们来看几段文献记载。
《周礼》中就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的记载,汉代郑玄注解:“五毒,五药之有毒者,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蝥,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败骨则尽出”,这可能是中国人炼制丹药的最早记载。
《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的炼丹家李少君曾向汉武帝刘彻进言:“祠灶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
《汉书·郊祀志》:“种五梁禾于殿中,各顺色置其方面,先鬻鹤髓、璃、瑁、犀、玉二十余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也”。
《抱朴子·论仙卷》中也曾经谈到“甘始以药含生鱼,而煮之于沸脂中,其无药者,熟而可食;其衔药者,游戏终日,如在水中也。又以药粉桑以饲蚕,蚕乃到十月不老。又以住年药食鸡雏及新生犬子,皆止不长。以还白药食白犬,百日毛尽黑。”
《抱朴子·内篇》:“取雌黄、雄黄、烧下,其中铜铸以为器覆之。”
…………
如此种种炼丹之法,在《淮南子》、《抱朴子》等经典道家典籍中均有记载,不再详述。
可见炼丹是为了受升仙思想影响下的古人为追求长生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并服用的一整套活动,炼丹原料也多是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璃、瑁、犀、玉等等如此的自然矿物。
参考文献:
马明达、武香兰:《元朝的太医院》,《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