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战争2各个版本优缺点对比分析
高级战争2哪个版本最好?
我个人认为高级战争双重打击好玩一些吧,GBA上的版本画质差了点,但也还可以,如果把一整套都玩下来会觉得剧情比较好,对于毁灭之日我只能表示...看不太懂......毕竟和前几部没什么关系的。
要说哪一个更好玩,还是推荐你玩NDS上的双重打击,相比GBA上的成熟些,新的人设也挺好。
抗日战争时期,军统有没有成功暗杀日军高级将领的行动?
1940年11月29日中午,已经沦陷三年多的北平城东皇城胡同里面,连续传来七声枪响,当日本宪兵和伪警察闻讯赶到时,有两名日本军官已经倒在了血泊里。消息传来,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中将都快疯了,因为被刺杀的这俩军官虽然军衔不高,却是大有来头:日本天皇裕仁的特使、日本贵族院成员、陆军中佐高月保和乘兼悦郎,两个家伙还都是男爵。
(多田骏剧照)
这俩家伙为什么来北平得瑟呢?原来在1940年5月间,我八路军奋勇发起了百团大战,华北日伪军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军界对多田骏中将的指挥能力颇多微辞,多田骏脸上挂不住,一边纠集兵力进行报复,搞所谓的“百万大战”,一边上书裕仁为自己辩解,大概意思是华北方面军兵力稀薄,这事真不赖我。多田骏是个中国通,他曾经受聘北洋政府担任过陆军大学的教官,也是鼓吹侵华的狂热分子,毕业于陆士第15期,比“荣耀16期”的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还高一届。
尤其是七七事变爆发时,多田骏时任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兼陆军大学(日本的)校长,是辅佐70多岁老眼昏花的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的主要助手,所以跟日本皇室、军队高层的关系很深。朝中有人好做官,裕仁接到上奏后非但没有指责他,反而还派出两名特使前往中国华北进行“宣抚”,以示对华北的控制得力和对多田骏的勉励,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高月保和乘兼悦郎两人,都是日本贵族子弟。
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来到北平后,多田骏当然不敢怠慢,对这两个家伙照顾得非常周到,安排居住在孙中山1924年来北平时所住的行辕:“和敬公主府”,也就是今天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四合院。这两个贵族子弟还都喜欢骑马,为了显示北平“治安”的良好,几乎每天都出来骑行或者遛马,当然,每次出来日军司令部也都会派警卫人员骑自行车随行保卫。
这俩鬼子就这样在北平大街上公然骑行,确实是太猖狂了,因此惹毛了军统北平站的潜伏人员,尤其是高月保和乘兼悦郎每天的骑行时间和路线很有规律,是实施刺杀的良好条件。军统华北区区长马汉三、北平站长刘文修根据上峰“伺机刺杀日本军政要员”的命令,决定干掉这两名特使,以重挫鬼子士气,提振沦陷区的抗日信心。
他们选用了北平站行动组组长麻克敌执行任务,并且将行刺地点初步定在从隆福寺到皇城根锣鼓巷一带,具体计划是由麻克敌开枪,然后另一名狙击手邱国丰负责掩护。选择的这个地方位于北平市中心,表面虽然危险其实也最安全,因为这里没有日军宪兵的警戒据点,而是由伪警察维持治安的,安保工作相对比较松懈,同时这里胡同和小巷密布,七拐八弯路线复杂,便于在开枪刺杀后实施撤退。
麻克敌原名麻景贺,河北遵化麻家村人,早年是张砚田通州警备队的排长,著名的“通州事件”中该警备队反正被改编为第118师。1938年,为了加强华北地区军统的力量和重建被破坏的平津两站,戴笠向张砚田要来了麻景贺等36名下级军官,送到军统设于湖南临酆训练班学习,结业后有26人被派回华北潜伏,因为这些军官多为当地人,便于进行隐蔽工作,而麻景贺是其中枪法最好的,为了表示抗战决心,他特地改名为“麻克敌”。
麻克敌接受任务后,在第一次跟踪时就曾经准备下手,但是因为日军警卫跟得太紧只好放弃。11月29日,麻克敌穿着黑布袍怀揣手枪骑着自行车再次跟踪,终于逮着了机会。当时这俩日本特使突然扬鞭加速,而骑着自行车的日军警卫一时没有跟上来,麻克敌见机不可失,紧蹬一阵冲上去一口气连开七枪,两个日军中佐应声落马,其中高月保当场毙命、乘兼悦郎身受重伤,麻克敌随即穿小巷钻胡同,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了,北平日军的军警宪特通通出动,北平全城戒严城门紧闭,城头拉上电网,禁绝任何人出城,北平通外地的火车全都停开。市民不准上街买菜,连出殡都要申请,全城搜捕刺客,日伪当局还悬赏5000大洋缉凶和征集线索。急疯了的多田骏要求限期破案,日特机关压力极大,疯狗一样捕人,临近省市的日伪宪兵、特务机关也派人来支援。
按常理,麻克敌完成刺杀任务后应该立即撤出北平,但是艺高人胆大,他不但继续隐匿在北平后海他哥哥的家里,还在不久以后带着搭档邱国丰实施了第二次刺杀行动,这次的对象是个大汉奸、伪华北储备银行总裁汪时。得手后在撤离时邱国丰喊了句“老麻”,结果被汪的手下听见了,于是日伪军在全城处抓麻子,凡是脸上有麻子的人都要一一进行审查,严刑拷问,但是折腾了好—阵子,还是一无所获。
不过麻克敌的身形已经暴露了,只好继续藏起来避风头,而日本特务机关的侦缉能力也是很强的,其中最阴险的一招,是调来了已经叛变的原军统天津站工作人员裴级三,这家伙跟刘文修等人是旧识,天天带着便衣特务在街上辨认。由于刘文修行事不周贸然上街,终于在电车上被日伪特务发现并抓捕,他不堪日本人酷刑的折磨,供出了北平站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供出了交通员任国伦。
任国伦级别不高,位置却非常要命,因为他了解北平站几乎所有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1940年12月12日任国伦被捕,随即叛变,也把麻克敌藏身的位置供了出来。日伪立即组织抓捕,12月21日麻克敌被捕,年后的1941年1月8日,麻克敌的搭档邱国丰也被捕,在日伪这一轮疯狂的抓捕中,军统新北平站所有人员几乎被一扫而空,损失非常惨重。
侥幸生还的北平站张承福回忆说:“我们被捕后,先被送进了日本宪兵队,分别单独关押。在宪兵队除了被审讯、对质外,还受到鞭抽、灌水、用烧红的铁钩子烫等酷刑,有一天我被打得昏死过3次。在宪兵队呆了近一个月,然后被送到炮局监狱,炮局监狱分东院和西院,东院关押待判决的犯人,西院是监狱,关押判刑以后的犯人,我们开始先被送往东院,在那里受到两次审讯,一次是在侦察厅,一次是在审判厅”。
“在东院呆了近一个月,进行了宣判,被判处死刑的没有和我们一起宣判。我们也没有当厅宣判,在送西院监狱前,将大家叫出来排成队,由翻译宣读了判决书。我被判刑五年,周良辅五年,任国伦七年,金琅七年,其余不记得了” ,而被判死刑的,正是麻克敌、邱国丰、薄有錂、张清江等四人,显然,麻克敌在狱中并没有屈服。
1941年2月15日,麻克敌等人被日伪当局枪杀于北平天桥刑场,时年36岁,而他的搭档邱国丰(辽宁营口人)年仅25岁。但是他们所实施的刺杀行动,极大震撼了日伪当局,伪《新民报》曾经于1940年12月1日发布头版头条消息:《京师一大不幸事 日本军官突被狙击》,并且详细说明事发地点,是在皇城根14号远东宣教会门前,消息迅速传遍华北和全国,影响甚剧。
对于在那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士和志士,无论阵营如何,都是应该表达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