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的原著是什么?
《九阴真经》是唐朝的著作,最初只有三百六十四个字,后来有人把它改成了一千多字,并添加了“九阴白骨爪”等一系列源自《九阴真经》的武功,到了南宋时期,它传给了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手中,经过他多次参悟,再加上“九阳神功”,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九阴真经》。
《九阴神功》,又称《先天真气》,是全真教祖师王重阳所创,被视为玄门罡气类神功,可以快速修炼成为玄门内功,练成后,这种“至阴至柔”的罡气能够抵御严寒,同时具备自我防御的能力,被看作是炼就金刚不坏身的无上神功。
上卷:玄功
正功:
-
第一重
- 口诀:“子午卯酉四正时,归气丹田掌前推。”
- 面向北方或南方,盘膝坐定,面向天盘腿。
- 心情宁静,意守丹田,气从丹田开始运转,向上推动掌心。
- 连续转动小周天三十六次,速度要快,气返回丹田,掌心向下收回到丹田。
-
第二重
- 口诀:“极寒午时正,独坐寒冰床。”
- 卧于寒冷的地面上,面向北方,五指朝天,身体直立,闭目凝神。
- 气行小周天,五指并拢,形成螺旋形。
- 冷气螺旋进入体内,动作流畅,保持呼吸平稳,直到体内的寒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关闭两个穴道,丹田内有一个像冰球一样的寒气不停地旋转。
-
第三重
- 口诀:“法如第二重,阴阳互相克。”
-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环境中,闭目凝神,气行小周天,保持平衡,动作灵活。
- 注意保暖,让寒气对抗热气。
-
第四重
- 口诀:“法如第三重,阴合阴为生。”
- 在平静的水域中,五指朝天,身体直立,静心凝神。
- 把丹田中的寒气注入水中,动作要轻巧,保持水流不受影响,直到水位不超过脖子时停止。
- 重复这个过程81次,直到全身充满寒气,无法融化。
-
第五重
- 口诀:“采气不在气,口闭双目开。”
- 太阳升起之前,站在高处,闭眼凝神,想象太阳气由眼睛吸入,汇聚于上丹田,吸入一定量后从天目穴射出,然后收回,反复进行。
- 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比如在地面或水中进行气运。
《九阴真经》原文绝对是正版!
补充:横空挪移
-
《横空挪移》是一种特殊的身法,需要结合“螺旋九影”神功,主要特点是在平地上或者空中,左右不停挪移,但不会受到阻碍。
-
具体口诀:
- 左转一,左转半;
- 右转一,右转半;
- 左转半,右转半。
-
作用:
加强“九阴白骨爪”的威力,提高攻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