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陪玩”,但不是为了上分
本文为今日头条“编舟计划”系列文章第18篇。编舟计划,记录游戏与时代,只收集与游戏相关最优秀的文章。
时间快要到了,这是我和兜兜的最后一局《绝地求生》。
我和她一边在雪地里茫然地前进,一边聊天。聊到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她含混地回了一句:“也许去找个上班的工作,或者就接着做陪玩,我也不知道。”
五秒后,我们被经过的一队玩家扫射成了两个盒子。
兜兜是我花45元一小时请的“大神陪玩”,但我已经逐渐接受了她并不能带我吃鸡的事实。我甚至有些庆幸她是按时间而不是局数收费,因为我们在这一个小时里已经连续跳了七八次伞。
这其实并不意外。她用来加我的Steam账号,并不是陪玩平台上认证的那个“王牌”;她的个人资料照片,也是可以用谷歌搜图搜到的“混网圈男女网红头像”;所以在游戏技术上,我早该不对她抱太多期待——何况很多技术不太行的陪玩们,都和她一样会在资料里写上“技术尚可”
1
兜兜只是陪玩平台上众多“大神”中的一个。
根据平台的宣传,这些或全职或兼职的“大神”们都是经过水平认证的高手,只要花点小钱,他们就会和你一起打游戏。
平台通常会开设很多可供选择的陪玩项目。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这样的手游,到《英雄联盟》、《魔兽世界》之类的PC游戏,就连《动物森友会》都能找到对应的陪玩,其中一位自称岛上资源丰富,有很多家具可以让“老板”摸,甚至有七个人购买过他的服务。
但技术只是其中一个用来吸引顾客的理由,在大部分陪玩平台APP的UI里,“大神”的游戏段位往往只是巨大头像下的一行小字。
无论男女陪玩,通常都有着很精致的头像(精致到仅凭常识就能捏出水分)。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但很多“大神”的头像都可以在网上搜到,偶尔还有不小心拿明星照片当头像的,想来是并不认识。
也有人坚持本真,用十分日常的大头照当头像,不过有这种自信的几乎都是男性陪玩。他们的信心很少有回报,“已服务人数”通常比其他人低一大截。
男陪玩的市场本身也比较有限,他们一般只能走技术路线,在简介里反复强调自己是排行榜前列,甚至“前职业选手”。相比之下,女陪玩们的门槛就会低一些,简介的重点也变成了“可萌可御”、“你的小可爱”这种风格。
还有一件反直觉的事。虽然看起来是你主动去挑选陪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陪玩主动来毛遂自荐:只要有人浏览到他们的页面,他们就会得到通知,然后向你发消息。
只要自我推销足够积极,确实很难让人拒绝。
它有点像当你逛淘宝的时候,客服突然私聊你“老铁,你都看了八次这件衣服了,我给你打个折,你就买了呗”。当你意识到发来信息的不是个机器人时,就会觉得自己有回复对方的必要了。
开头提到的兜兜,也是这样得到她的单子的。当时我正在APP首页看她发的一条动态(和微博类似),谈”家人对陪玩职业的看法“,还没看完,她就已经向我发来了信息。
她不仅主动声明自己不是自动回复,而且对我的“已读不回“表示抗议。最后,兜兜干脆打出了我的ID,问我要不要一起玩——这让我感觉几乎已经被揪着衣领说话,很难再拒绝了。
不过,抛去游戏外存疑的个人信息和游戏内存疑的技术,她依然是个友善可爱的姑娘。就像很多陪玩的评论区里会写的那样,兜兜也表现得很有职业感——比如用营业声线问我想跳哪里,”我这里有把98k你要不要“,还有为了不冷场的各种没话找话。
虽然我亮明了采访的来意,她显然还是不太适应被”老板“问太多问题,也习惯用模糊的方式来回答,比如在我问她是兼职还是全职的时候,她竟然回了一句——”都有点吧“。
但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熟悉期之后,她开始更放松了。兜兜告诉我,她从去年开始当陪玩,现在毕业在家,兼职就变成了全职,一天平均会有几单到十几单,每个月能赚两千块钱,“不用找家里要钱,就挺开心的了。”
不过她的家人当然不太理解她的选择。“我妈就老和我说,觉得我应该去找份正经……稳定点的工作。”
她停顿了一会,然后补充了一句万金油式的结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吧。”
在服务结束后,我们互相加了微信。因为存在“私下交易”的可能,平台并不鼓励这样做,但对陪玩们来说,这意味着增加回头客的可能。
她用来加我的微信账号设成了半年可见,每隔一段时间会发一条朋友圈,像她在平台上的动态一样配一张照片,用以表现生活状态——不过微信大概比较疏于维护,以至于不同朋友圈照片里的人都长得都不一样。
这大概是她们的常态,一种并不需要过分深究的真实。
2
在一些社交平台,我看到有陪玩从业者介绍“养号”的经验。其中一个人自称加入了某个陪玩组成的“公会”,公会里负责培训的人告诉她“不要用真人照片,就算对自己长相很有信心也不要”,目的是保持神秘感。
但也有一部分“大神”,是更需要真实感的。
比如说,有的平台除了游戏陪玩之外,还加入了“心理咨询”版块,认证的方式,是一张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去年开始国家已经停止发放该证)。
这个版块里的从业者们分裂成了两种流派,年轻人一般像其他项目的陪玩一样用养眼的头像,他们得到的评价大多是“很治愈、很温柔”,而高年资人士们的评价区里,则出现了“xx老师真正让我解决了问题!”
平台们也会强调真正意义上的“大神陪练”,招揽现役或者已经退役的职业选手入驻,一些知名主播也被算入其中。很难说这更接近噱头还是高端服务,因为大部分职业选手都没有任何接单记录,看起来更像是请来的门面。
这些“大神”里面,包括因为某些原因销声匿迹的前《英雄联盟》职业选手死亡宣告。在平台的陪玩列表中,宣告的服务价格约合371元一小时,“已服务”了36人,好评率100%,被评价说“像大哥哥一样”。
和死亡宣告在同一个平台上的,还有标价接近1000块钱一小时的王思聪。根据宣传,你花这个钱就可以约到他和你一起玩《云顶之弈》,他还真的有5个好评,但那已经是接近一年前的事了。
更多的“老板”还是选择普通陪玩,而这是个供大于求的市场。
比如说,陪玩应用里会有“派单中心”。“老板”写上需求,陪玩们通过主持人的协调排队上麦自我介绍,老板把其中满意的“暂留”,然后再筛选一轮,最后挑一位下单。
这种方式虽然被陪玩们自己吐槽说“和KTV选公主一样”,但依然是他们一个很重要的单子来源。有人甚至在这里一挂几个小时,期待被老板挑中,就像首都机场外等着接活的出租车师傅们一样。
人们找司机师傅唯一的目的是坐车,找陪玩的理由就很多种多样了。有人是想要找高手帮忙上分,也有人只是为了和(异性)交流。
一位陪玩告诉我,也许是因为陌生人反而更好开口,不少“老板”都会在游戏里向她大倒苦水,倾诉自己生活中的不顺利。游戏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遁离现实的隧道,这样一来更是如此。
也有一些更不寻常的理由。我有几位女性朋友,她们都是国内某位未成年小偶像的粉丝(类似TFBOYS的早期版本),一天天在陪玩平台上偶然发现了一个长得和小偶像神似的陪玩,就这样下了一单。
从朋友口中的评价来看,这位陪玩很懂个中门道,不仅一直嘴很甜地喊她们”姐姐“,还主动送枪送药,把敌人打倒之后叫她们来补刀。再加上隐隐有种被小偶像服务的快感,让她们成了他的长期”老板“。
“小偶像”实际上是个念高二的学生。和她们一起玩了几次之后,他就很义气地宣布不再收钱,从此成了朋友。可惜好景不长,学校以网课形式开学,他的在线时长也应声下跌。
3
但和老板“做朋友”,本身也是一种走钢丝式的行为。它既可以意味着相对稳定的长期收入,也可能变成无尽的麻烦。
尽管平台们禁止陪玩通过其他方式接单,但实际上互加微信已经是常见操作。很多陪玩也是靠这种方式维系和“老板”们的长期关系,可这也意味着相应的风险——有些“老板”会因为陪玩接了其他人的单子而不高兴,进而拉黑走人;也常有陪玩公开挂“老板”,指责对方卖人情找他们一起玩,过后却并没有付钱。
对于陪玩们来说,有一个或者几个长期的固定“老板”是件值得炫耀的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不用再殚精竭虑寻求派单或是推荐位,就能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冠名”,这也是他们自己开发出的玩法,后来得到了官方的默许。它有点类似于直播行业的VIP等级,只要你为陪玩花了足够多的钱,就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ID后面加上你的名字,并且根据你消费的金额,让你在一定的时间内享受VIP服务。
这种做法的似曾相识感,让陪玩行业看起来很像等比缩小的网络直播业。在直播间里用金钱来满足“占有欲”或“优越感”的模式,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活用到了新的行业上。
无论是在平台自己的社区,还是其他社交网络,很多陪玩向新人介绍经验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不要有真感情!”。可是,无论对下单的“老板”们还是接单的陪玩来说,这都是个难以绕开的话题。
在这样一个还没有得到成熟规范的服务行业中,情绪对双方的作用比想象中大得多。有些陪玩平台还将“虚拟恋爱”、“叫醒服务”等同样列为可选的项目,更加让它变得模糊不清。
“老板”们经常分不清服务中的态度与真实感情的区别,进而向陪玩表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陪玩行业变成了性骚扰的频发地段。虽然陪玩有拒绝并退单的权利,但很多人担心差评,也只能含混应付过去。
类似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陪玩的身上。在和“老板”长期互动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很难说清楚是因为“老板”出手大方而带来的好感,还是对屏幕那边的人真正产生了感情。
又或者,后者本来就是个伪命题,虚拟空间的感情向来容易发展成无头案。即便是比陪玩发展得更早的直播业界,也没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以至于一掷千金的金主与主播的故事总是不时出现。
结语
很多陪玩都喜欢在个人简介里写上一句“你要的样子我都有”,这让我想起了在《银翼杀手2049》里,那个陪伴着男主角的AI,Joi。作为一件产品的她,也有这样一句类似的广告语——“Joi能满足你的一切幻想。”
对于陪玩行业来说,人们确实是带着幻想以及满足幻想的愿景前来的。
真实情况比平台们标榜的“大神带上分”更加复杂,甚至有时截然不同:在明码标价的时间里,“老板”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想要的体验,而体验远非只有“上分”一种。
而体验亦真亦幻,人们也亦真亦假。这个既没有明确定位也没能真正职业化的市场上,至今依然氤氲着遮住未来面目的雾气。
(本文由今日头条游戏频道“编舟计划”独家支持,今日头条首发。点击编舟计划,即可访问全部编舟计划文章。编舟计划,用文字将游戏与时代编织相结。每周一篇,敬请期待。未经授权,内容不得转载。)